提高厚层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产能的井位优化设计

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欧31-H7井是部署在欧31块沙三中低渗透厚层块状底水油藏的一口水平井,针对该块厚层块状底水油藏的特点,选取水平井开发方式可以控制底水上升速度,减缓底水锥进。同时,进行水平井开发可以使该断块低渗透油藏充分动用,提高断块的采油速度和采出程度。在水平井部署过程中,采用地层对比,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等技术与手段对断块地质体进行了准确的刻画,掌握油气水分布和夹层分布特征。工程设计上,在实施水平段之前,优先设计实施导眼井,卡准了目的层顶面位置,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钻井过程中,实时进行跟踪和及时调整,保证了油层钻遇率。通过采取以上工作方法和手段,欧31-H7井得以顺利投产,并取得的良好的效果。这为其它同类型油藏的水平井实施提供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欧利坨子 气顶底水油藏 低渗 水平井
  1 部署设计背景
  欧利坨子油田欧31块地理上位于台安县高力房乡境内,构造上位于东部凹陷中段欧利坨子断裂背斜构造带中部。本区钻井揭露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段、沙一段、东营组、上第三系馆陶组、明化镇组及第四系平原组。其中下第三系的沙三段为主要含油层系。此次井位部署目的层段选取欧50井区、欧31-22-28井区沙三中油层。
  欧31-22-28井区和欧50井区内至2006年4月有油井11口,开井11口,日产油101t,日产气2.2×104m3,日产水39.2m3,综合含水28.0%,累计产油39386t,累计产气885.8×104m3,累计产水14343m3,采油速度1.8%,采出程度1.9%,可采储量采出程度7.8%。
  2 部署设计目的
  欧31-22-28井区和欧50井区为厚层块状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可以控制底水上升速度,减缓底水锥进;该断块沙三中储层平均渗透率为83.2md,属低渗油藏,进行水平井开发可以使断块油藏充分动用,提高断块的采油速度和采出程度。欧31-H7井设计水平段长度550m,单控储量30×104t。
  3 部署设计依据
  3.1 区块内含油目的层发育稳定
  欧31-22-28井区S32Ⅰ油层埋深2400m,构造高点位于欧31-25-27井附近,油层最厚为17.7m(欧31-21-26井),最薄为4.2m(欧31-21-28),平均厚度为11.2m,含油面积0.47Km2。欧50井区S32Ⅰ油层埋深2350~2400m,构造高点位于欧50井附近,油层最厚为16.2m(欧50井),最薄为15m(欧31-27-28),平均厚度为15.6m,含油面积0.206Km2。欧31-22-28井区S32Ⅱ~Ⅳ油层埋深2450~2500m,构造高点位于欧31-25-27井附近,油层最厚为138.9m(欧31-23-27井),最薄为12.5m(欧31-17-25),平均厚度为60.4m,含油面积0.478Km2。欧50井区S32Ⅱ~Ⅳ油层埋深2450~2500m,构造高点位于欧50井附近,油层最厚为88.6m(欧50井),最薄为24.1m(欧31-27-28),平均厚度为54.7m,水平井部署在油层厚度大于50m以上的有利部位。
  3.2 直井初期具有一定自然产能
  欧50井区和欧31-22-28井区有4口井(欧50、欧11C、欧31-17-25、欧31-23-27)投产初期未实施压裂改造,采用常规射孔方式直接投产,初期平均单井日产10.1t,说明该套储层具有一定产能。
  3.3 水平井生产见到良好效果
  在本次水平井部署之前,已有一口水平(欧31-H1)井生产,该井2005年12月28日投产,初期5mm油嘴自喷生产,日产油47.7t,日产水4.6 m3,目前5mm油嘴生产,日产油42.3t,日产水1.0 m3,累积产油4229t,累积产水120m3。从该井的生产效果上看,产量比周围邻井高出3倍左右。因此,可以明确的是,水平井在开发低渗厚层块状底水油藏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4 实施过程及效果
  4.1 实施过程
  本次设计欧31-H7井的过程中,经详细研究论证,共设计2个导眼井,欧31-H3导1和欧31-H3导2。设计的两口导眼井有不同的地质目的,欧31-H3导眼1用来落实欧50逆断层的具体位置和断块北部S32砂体分布范围;欧31-H3导眼2用来落实两口水平井(欧31-H3和欧31-H7)各自目的层的顶面位置和油气显示情况。
  欧31-H3导眼1井于2007年1月20日开钻,2007年2月15日完钻,完钻井深2664m,从钻遇显示情况看,该导眼井未钻遇S32砂砾岩储层,说明欧50逆断层向西北方向徧移,徧移约300m左右。
  欧31-H3导2于2007年3月24日完钻,完钻井深2745m,从该井钻遇显示情况看,S32中Ⅰ组油层顶界抬高,分析认为受欧50逆断层的牵引,地层倾角增大,构造位置抬高。平面上由于欧50断层位置的摆动,使Ⅱ组的砂体延伸距离缩短。根据这口导眼井的实施情况,对欧31-H3、欧31-H7、水平段进行相应调整。欧31-H3水平段长度由原来的 777m,调整到600.4m,欧31-H7水平段长度由原来的550m,调整到450m。
  4.2 投产过程及效果
  该井于2007年6月13日投产,初期7mm油咀日产油52.5t,日产气5664m3,2008年9月13日停喷下44泵,日产油13t,日产气5500m3,日产水3m3,目前日产油6.3t,日产气956m3,日产水6.8m3,累积产油2.48×104m3t,累积产气1097.2×104m3。欧37-H7井投产效果好,初期原油日产量是周围邻近直井产量的2.9倍。
  5 成功原因分析
  (1)通过地层对比,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等技术与对断块的地质体进行了准确的刻画,掌握油气水分布和夹层分布特征;
  (2)通过设计导眼井,卡准了目的层顶面位置,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
  (3)钻井过程中实时进行跟踪,及时调整,保证了油层钻遇率;
  (4)水平井实施有效抑制底水上升速度,延长了油井的无水采油期。
  6 总结及认识
  (1)该井的顺利实施和成功投产,说明水平井在开发低渗透厚层砂岩底水气顶油藏的生产效果优于直井;
  (2)设计两口导眼井,实现了多目标、多任务的目的。不仅卡准了S3中目的层顶面位置,为后续实施水平井奠定了基础,而且也落实了欧31-H3井目的层变化情况,调整了水平段的长度,同时也对断块南部逆断层的平面走向进行了准确的落实;
  (3)加强精细地层对比,充分与三维地震资料相结合,是水平井部署和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周陆扬,刘怀山,等.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欧利坨子地区原油性质与成因[J].石油实验地质,2007,29(5):490-491
  [2] 曹喜文.欧利坨子油田火山岩油气藏开发特征[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6:133-134
其他文献
【摘要】胜坨南部沙三段沉积中发育有大量的浊积砂体,它们构成了完整的浊积岩体系。广泛发育的浊积岩为周围可作为良好生油层和盖层的深水暗色泥岩所包围,成藏条件优越。因此,我们对东营凹陷胜坨南部沙三中浊积岩体系进行了精细地质研究。在井震结合建立研究区地层格架的基础上,结合钻井、测井资料,对该区大量发育的如坨74、坨143浊积砂体作了统层划分,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该区浊积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结果表明,胜坨南部
【摘要】随着油田的发展,定向井钻井技术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是从定向井的剖面设计、工具的选用、钻井轨道的保证以及水泥注入工艺方面讨论了定向井钻井的工艺技术。  【关键词】定向井 钻井 剖面  定向井是作为一种新型的实用技术,在我国的钻井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技术主要涉及到定向井剖面的设计、工具的选用、钻井轨道的保证以及水泥注入工艺,以下就这几个方面进行定向井钻井相关探讨。  1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东区南热采区由于泥质含量高、注汽压力高、多轮次吞吐后井间形成了热连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该井区增油效果变差,在此基础上对油藏进行再认识并实施了综合治理措施,提高了该井区的开发水平。  【关键词】稠油油藏 泥质含量 注汽压力 热连通 开发效果  1 东区南热采区地质概况  东区南热采区位于南部Ⅱ号断层附近,包括16-1井区和24-3井区,含油面积3.36km2,地质储量304.
【摘要】为解决中原油田高温低渗油层解堵存在的技术难题,研制了高温缓蚀、高温缓速、深部穿透的解堵剂配方,解堵剂比常规土酸缓速率提高94%,可应用于150℃的地层,现场应用增油增注效果显著。文中对解堵剂配方性能进行了全面评价。  【关键词】高温 深井 解堵剂 缓速 缓蚀 应用  中原油田部份油层深度为3 1 0 0~3800m,温度为130~149℃,矿化度为275000~347000mg/L,渗透率
【摘要】特低渗油田,油层压力低,油井供液能力差,气油比率高,常规热洗清蜡工艺存在热洗液漏失污染油层,影响油井伴生气量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特低渗油田 清防蜡 改善  近年来,据实践证明,热洗清蜡——这一长期被众多油田用于正常生产的技术,在今天已经不适用了,尤其在开采低渗透油田时,原因如下:一方面,油层很容易被倒灌所污染,因为油井较深且油层的压力系数较低,于是油层压力便低于静水柱的压力;再者
【摘要】本文利用无因次采液指数在实施化学驱的全过程的变化特点,在进入后续水驱阶段后,综合含水会恢复或超过到实施化学驱前的水平,在高含水期采液指数呈现大幅度上升,需要强化采液。另根据毛管数理论强化采液也可以改善开发效果。以进入后续水驱单元的提液井效果表明了实施化学驱后的后续水驱单元具备强化采液的可行性。  【关键词】后续水驱 强化采液 提高采收率  化学驱是中国东部老油田提高采收率的主要开发方式,在
【摘要】本文通过对三次加密调整井注水受效的过程及动用状况进行分析,充分认识了该区块的受效特点和油层的动用情况,为其它区块的开发调整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三次加密 注水受效 动用状况  1 三次加密区块注水受效特点  纯油区三次加密调整井设计井位616口(采油井377口、注水井239口),其中2007年下半年在纯油区东部投产115口井,其它井为2009-2011年的基建产能计划。  三次加密区块共
【摘要】阜东5井区是2012年开发的新区块,在钻井工程施工经验上来说没有多少可以借鉴的地方,针对难点制定了一整套钻井技术措施,并在施工中不断完善。通过优化钻井方案,加快钻井施工进度,选用合适的钻头选型和工艺技术。经过对阜东5井区2口评价井积累的经验和总结,已形成了一套钻井配套的成熟技术,对提高机械钻速、缩短钻井周期、减少钻井工程事故和复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阜东5井区 技术措施 钻井液
【摘要】A区块加密井完钻后,利用新老井资料,进行了地层对比重新组合断点;开展了全区116口井储层精细描述;重新绘制了各沉积单元水淹分布图。从构造、储层、剩余油三方面进行了区块地质再认识,为射孔、压裂及注采系统调整方案编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加密 地质 再认识  1 引言  A区块属于油田三类区块,1998年一次加密,2012年采取井间加井,排间加排的加密方式,区块部署加密井42口。加密后对区
【摘要】钻井周期是油气田进行工程投资测算、勘探开发钻机部署的一个关键参数。为此,系统分析了国内石油钻井周期定额统计方法(经验估算法、统计分析法、技术测定法等),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现用的“3、5、2”分段加权平均法钻井周期定额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先用“黄金分割”原则处理已完钻时效数据,再用“3、5、2”分段法进行工时测算的新的钻井周期预测方法。改进后的预测钻井周期方法与地质深度、工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