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知道垃圾箱在哪儿!”听到这个回答时,我有些怀疑自己的听力,并为之气结。四年级的孩子,不知道学校垃圾箱在哪儿?此时,面对一脸无辜地看着我的孩子,我一时无语。
是学校的垃圾箱难找吗?并非如此,出于方便的考虑,学校的垃圾箱都放置在比较显眼的地方。而且其中有一个就在厕所附近。在学校读书四年了,怎么会不知道?
是孩子故意找岔吗?也不像,眼前这名学生回答得如此理直气壮,表现得如此无辜。
就在此时,原本负责倒垃圾的孩子来到我身旁,悄悄地把垃圾拿走,倒了。我这才恍然大悟:今天,我之所以会听到“我不知道垃圾箱在哪儿!”的回答,是因为我破坏了“游戏规则”,让他——一直负责“整理讲台”的男孩去“倒垃圾”,把别人的任务加在他的头上,扩大了他的“劳动范围”,也难怪,他会那么无辜!
这件事引起了我对班级卫生制度的反思。学校一般都有具体明晰的制度,考核各班的纪律、卫生等情况,加分、扣分细则都清清楚楚。与班级卫生制度相对应,各班都会采用小组轮流制。学生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我的班级也不例外,全部学生分为八个小组,每组负责一天。清洁范围包括窗台、书柜、讲桌、黑板、地面。组长根据每个组员的不同特点,分配不同的值日区域。如:小个子同学承担收拾讲桌、擦窗台的任务;高个子同学承担擦黑板、拖地面的任务;细心的孩子负责收拾整理书柜;力气大的孩子负责倒垃圾。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这一值日安排已经持续了四年。四年间,每个孩子都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习惯了这种安排。对于自己的任务,几乎每个孩子都能认真完成,教室卫生一直令人非常满意。因此,班级经常能得到卫生流动红旗。
但是,今天无意中的“违规”让我产生了疑问:学生是否只会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对“别人”的工作不管不问,而且又心安理得?带着这个疑问,我做了个“实验”——故意让一直负责扫地的孩子去负责收拾书柜,让一直负责擦黑板、倒垃圾的孩子去收拾讲桌。结果不出所料,书柜中的书不能按照每门功课的需要摆放在相应的位置;而讲桌上的所有东西,都被一股脑儿地丢到了桌洞里
是学校的垃圾箱难找吗?并非如此,出于方便的考虑,学校的垃圾箱都放置在比较显眼的地方。而且其中有一个就在厕所附近。在学校读书四年了,怎么会不知道?
是孩子故意找岔吗?也不像,眼前这名学生回答得如此理直气壮,表现得如此无辜。
就在此时,原本负责倒垃圾的孩子来到我身旁,悄悄地把垃圾拿走,倒了。我这才恍然大悟:今天,我之所以会听到“我不知道垃圾箱在哪儿!”的回答,是因为我破坏了“游戏规则”,让他——一直负责“整理讲台”的男孩去“倒垃圾”,把别人的任务加在他的头上,扩大了他的“劳动范围”,也难怪,他会那么无辜!
这件事引起了我对班级卫生制度的反思。学校一般都有具体明晰的制度,考核各班的纪律、卫生等情况,加分、扣分细则都清清楚楚。与班级卫生制度相对应,各班都会采用小组轮流制。学生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我的班级也不例外,全部学生分为八个小组,每组负责一天。清洁范围包括窗台、书柜、讲桌、黑板、地面。组长根据每个组员的不同特点,分配不同的值日区域。如:小个子同学承担收拾讲桌、擦窗台的任务;高个子同学承担擦黑板、拖地面的任务;细心的孩子负责收拾整理书柜;力气大的孩子负责倒垃圾。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这一值日安排已经持续了四年。四年间,每个孩子都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习惯了这种安排。对于自己的任务,几乎每个孩子都能认真完成,教室卫生一直令人非常满意。因此,班级经常能得到卫生流动红旗。
但是,今天无意中的“违规”让我产生了疑问:学生是否只会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对“别人”的工作不管不问,而且又心安理得?带着这个疑问,我做了个“实验”——故意让一直负责扫地的孩子去负责收拾书柜,让一直负责擦黑板、倒垃圾的孩子去收拾讲桌。结果不出所料,书柜中的书不能按照每门功课的需要摆放在相应的位置;而讲桌上的所有东西,都被一股脑儿地丢到了桌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