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来源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d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几年来,笔者在听力教学中作了一些摸索和尝试,并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听力训练的预备阶段
  听力训练的准备工作比较繁杂,但其宗旨是为训练扫除障碍,提供便利条件。
  1.丰富语言知识,提高听辨能力
  听力训练是让学生能达到听音辨义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必须让学生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在语言方面,学生自身必须掌握音标的拼读方法,做到发音规范标准。对语音变化、连读、失去爆破等语言现象要充分把握,并能克服着方面的障碍。此外,还要掌握大量的语言词汇、习惯用语、文化背景知识等。
  2.克服畏难心理,增强自信心
  根据外语教育心理理论,一个人听力理解能力的好坏与其心理素质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教师在指导听力训练时要多肯定、多鼓励、多引导,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要谨慎处理,与学生之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
  听力始前阶段
  在听力训练开始前,对材料中的信息作必要提示,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材料,减少学生接受信息的难度。
  1.介绍相关背景知识
  听力材料中有时会涉及英语国家民族、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文化知识乃至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等常识。这些背景知识大多为学生所不熟悉,自然给学生接受、理解信息造成困难。因此,在进行听力练习前,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
  2.语言、语意难点突破
  听力材料中,往往会出现难于辨识的语言,难于理解的语义。如语言中的语音省略、同化等。语义中的生疏词汇,习惯用语等,这些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障碍,应把这些难点挑拣出来进行暗示,提前扫除障碍。
  3.问题提示
  对听力材料内容的把握可以通过问题提示的方式来进行。教师依据训练材料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快速浏览这些问题,并根据问题猜测材料内容,这种方式较为有效,十分适用,学生能准确把握材料的性质和大体意思。不过,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听力中间阶段
  1.注意力要集中
  在听力训练中,获得信息的手段是“听”,“听”的对象是语音,而语音又有稍纵即逝的特点。因此,学生要获取信息,必须听清、听准语音,着就需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地把意连念集中在目标对象上。
  2.采用正确的听法
  (1)摘要选听,了解其大意。
  在听力训练中,注意力不能集中在单个词上。从材料信息本身来看,有的信息无关紧要,可以忽略过去,不必深追细究;有的信息则是听者必须了解,应细心留意,准确把握。
  (2)听后即知,无需心译
  听的主要目的就是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思路。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往往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而是借助于中文作中介,中间经历了一个心译的过程,无形中减慢了听的速度,而且分散了“听”的注意力。
  (3)作随听笔记
  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大多放在辨别信息上,却记不住已听信息,听力内容结束后,脑海中只有零散记忆。解决办法就是作随听笔记,记下关键词(材料中最能反映和概括事物特征与本质的词),特别是人名、地名、时间、地点、数字等,这将有助于记忆。
  听力的后期阶段
  学生在听完训练材料并完成听力练习后,听力训练并没有到此结束。教师应再放一遍录音,加上相应的讲解。这一环节可以全面检阅学生听的情况,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连贯流畅的语言美。
  总之,要想提高英语听力能力,希望能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不断总结,细细揣摩,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有很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探讨心磷脂激活NLRP3炎症小体而促进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变的机制。方法1.分别使用高脂饲料和低脂饲料喂养C57BL/6J小鼠各10只,16周后取肝脏组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笔迹特征的变化及笔迹特征变化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并初步探讨伴有攻击行为对患者笔迹特征的影响。  方法:收录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入院时、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