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写作课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培养学生英语写作技能、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上好英语写作课,如何充分实现写作课程教学目标,是一直困扰英语写作教师的一个难题。由于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更多注重自己的主导作用,再加上写作课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写作课教学往往显得很枯燥,学生不能保持长时间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由此看来,对英语写作教学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入手,探讨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拓宽英语写作教学的思路。
一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问题解决是心理学家们长期关注的研究课题。问题是“给定的信息和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1]。而问题解决是就某一个问题找出解决办法的过程,它具有认知的性质,常常“发生在一个问题解决者参与旨在克服某一问题的认知活动之际”[2]。心理学家波利亚(Polya)把问题解决定义为:“发现一种摆脱困难的途径,一种绕过障碍物的途径,以达到无法在瞬间达到的目标”[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所以对问题的解决办法自然也不一而足。问题解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然有规律可循。杜威曾经在1910年提出问题解决的五个步骤:(1)感觉到问题的存在。(2)确定问题的性质。(3)提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4)考虑这些解决办法的各种可能结果。(5)试验其中最有可能达到目的的解决办法。[4]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理论,问题解决的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一是问题表征阶段,二是搜索阶段,三是评价和实施阶段。[5]
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就是把问题解决作为主要情境来实施教学的模式,它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下形成的。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该理论主要探索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揭示意义建构的过程和学习环境对知识建构的作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境紧密联系的自主操作过程,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其知识的获得不单纯依靠教师的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意义建构。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内容、能力等只能被建构。但是,这种建构过程不是从零开始,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学习者在已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有选择地获得信息,也就是“同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理论支撑下形成的一种模式,它强调学生知识构建的过程,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
二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
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对已有知识和信息的重组,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它非常适合英语写作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具有极大的可行性。
第一,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符合英语写作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英语写作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课,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写作知识都是高度凝练的理论精华,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其作用主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来实现。所以,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突出学生的写作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符合英语写作课的教学内容。英语写作课的教学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文体写作,一方面是文章写作。文体写作是按照文体的具体特点和写作规律进行。文章的写作包括一般的综合的写作方法和具体的写作技巧,同时也包括英语语言的使用技巧。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都是需要写作实践来实现的。写作能力归根结底是写文章的能力,学生只有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在不断尝试解决问题各种途径的过程中磨练自己,才能真正掌握英语和提高写作技能。
第三,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英语写作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面对的是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所以往往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写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需要概括、分析、综合、推理等抽象思维的能力。学生通过不断解决问题的写作实践,可以提高这些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更自觉、更深刻、更持久地掌握英语写作知识和技能。
三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实施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既然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非常适合英语写作教学,那么应如何把这一模式切实有效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做好总体规划。在采用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时,教师应该总体规划英语写作教学的全过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如何,教学步骤如何,设置什么样的问题,哪部分应该由教师加以指导,哪部分应由学生独立操作,如何组织学生间的交流,如何进行结果评价等,教师都应该心中有数,做到统筹安排。一般来讲,这种模式的英语写作教学大体可分为三部分:一是知识的准备,二是问题的解决,三是结果的评价。教师应该安排好各部分时间和权重,突出重点。在此,教师切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时间不宜过长,课程的大部分时间应用来解决问题,由学生充当主要角色。
第二,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在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中,问题的设置是最关键的环节。设置什么样的问题、设置多少问题都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鉴于写作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应该设置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问题,问题尽量贴近大学生活,贴近社会现实,让学生们感受到时代的韵律和青春的气息,同时也可以使他们的情感得到提升。例如,在学习描写文的时候,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描写自己的爸爸、妈妈、朋友、校园等。在学习记叙文的时候可以设置:The Most Important Day in My Life, An Unforgettable Event in My Life等问题。在学习议论文的时候则可设置这样的问题:Is College the Only Way to Success? Is It Right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Skip Classes? Shopping on Line。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学生们会对所涉及人和物进行详细观察,对相关的事件进行回忆和思考,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和论证,这不仅使学生们对各种细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从而使他们在提高写作技能的同时,提高了心灵的感悟能力。在学习实用英语写作的时候,所设置的问题更应该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让他们就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开动脑筋,给出解决方案。比如,在学习便条的时候,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班级要召开班会讨论如何提高英语口语的问题,你是班长,请写一个便条邀请系主任参加。而在学习信件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真实情况写一封求职信。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学生们可以感觉到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
第三,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与自由,鼓励有效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问题的解决要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才能完成,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自由。教师要放得开,摆脱旧的观念,把课堂的主要时间留给学生。教师还要打破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教师应鼓励学生深入社会,走进图书馆,充分利用图书、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各种学习资源。学生们可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做实际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分析和总结。这既可增长学生的才干,又可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第四,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有效交流。教师应充分估计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时为学生提供正确指导。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感性的,所以教师应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科学系统地给予指导。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知识的准备,鼓励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扩大阅读,广泛涉猎,增加各方面知识,提高自身修养。在这方面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读书目和可读书目,让学生有一定的参考目标。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间的互相交流,让他们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评价,互相鼓励,创造良好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环境,共同进步。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提高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学生应该在生活中仔细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生活、体味生活,从司空见惯的东西之中,发现新事物,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生活的真谛,从一点一滴中,发现人间真情。学生只有通过有意识地观察和思考,才能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才能形成深刻的情感体验,提高思想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五,建立切实可行的英语写作评价体系,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在以往的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偏重于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却经常忽略学生写作综合能力的培养。其实,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高低不单纯表现在语法是否正确,句子是否合理。英语写作课对学生有更高的要求,这包括学生对文体的把握程度、对文章结构的把握程度、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等等。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从以往的误区中走出来,寻找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断地获得前进的动力。
总之,把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应用到英语写作教学中去,具有其先进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英语写作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有利于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是值得尝试和推广的。英语写作教师应该勇于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挑战,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形成完整的有特色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沃建忠.智力研究的实验方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320.
[2][3]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22-223.
[4]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476.
[5]佟庆伟,秋实.个体素质结构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0-81.
一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问题解决是心理学家们长期关注的研究课题。问题是“给定的信息和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1]。而问题解决是就某一个问题找出解决办法的过程,它具有认知的性质,常常“发生在一个问题解决者参与旨在克服某一问题的认知活动之际”[2]。心理学家波利亚(Polya)把问题解决定义为:“发现一种摆脱困难的途径,一种绕过障碍物的途径,以达到无法在瞬间达到的目标”[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所以对问题的解决办法自然也不一而足。问题解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然有规律可循。杜威曾经在1910年提出问题解决的五个步骤:(1)感觉到问题的存在。(2)确定问题的性质。(3)提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4)考虑这些解决办法的各种可能结果。(5)试验其中最有可能达到目的的解决办法。[4]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理论,问题解决的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一是问题表征阶段,二是搜索阶段,三是评价和实施阶段。[5]
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就是把问题解决作为主要情境来实施教学的模式,它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下形成的。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该理论主要探索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揭示意义建构的过程和学习环境对知识建构的作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境紧密联系的自主操作过程,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其知识的获得不单纯依靠教师的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意义建构。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内容、能力等只能被建构。但是,这种建构过程不是从零开始,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学习者在已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有选择地获得信息,也就是“同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理论支撑下形成的一种模式,它强调学生知识构建的过程,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
二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
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对已有知识和信息的重组,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它非常适合英语写作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具有极大的可行性。
第一,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符合英语写作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英语写作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课,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写作知识都是高度凝练的理论精华,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其作用主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来实现。所以,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突出学生的写作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符合英语写作课的教学内容。英语写作课的教学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文体写作,一方面是文章写作。文体写作是按照文体的具体特点和写作规律进行。文章的写作包括一般的综合的写作方法和具体的写作技巧,同时也包括英语语言的使用技巧。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都是需要写作实践来实现的。写作能力归根结底是写文章的能力,学生只有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在不断尝试解决问题各种途径的过程中磨练自己,才能真正掌握英语和提高写作技能。
第三,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英语写作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面对的是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所以往往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写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需要概括、分析、综合、推理等抽象思维的能力。学生通过不断解决问题的写作实践,可以提高这些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更自觉、更深刻、更持久地掌握英语写作知识和技能。
三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实施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既然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非常适合英语写作教学,那么应如何把这一模式切实有效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做好总体规划。在采用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时,教师应该总体规划英语写作教学的全过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如何,教学步骤如何,设置什么样的问题,哪部分应该由教师加以指导,哪部分应由学生独立操作,如何组织学生间的交流,如何进行结果评价等,教师都应该心中有数,做到统筹安排。一般来讲,这种模式的英语写作教学大体可分为三部分:一是知识的准备,二是问题的解决,三是结果的评价。教师应该安排好各部分时间和权重,突出重点。在此,教师切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时间不宜过长,课程的大部分时间应用来解决问题,由学生充当主要角色。
第二,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在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中,问题的设置是最关键的环节。设置什么样的问题、设置多少问题都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鉴于写作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应该设置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问题,问题尽量贴近大学生活,贴近社会现实,让学生们感受到时代的韵律和青春的气息,同时也可以使他们的情感得到提升。例如,在学习描写文的时候,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描写自己的爸爸、妈妈、朋友、校园等。在学习记叙文的时候可以设置:The Most Important Day in My Life, An Unforgettable Event in My Life等问题。在学习议论文的时候则可设置这样的问题:Is College the Only Way to Success? Is It Right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Skip Classes? Shopping on Line。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学生们会对所涉及人和物进行详细观察,对相关的事件进行回忆和思考,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和论证,这不仅使学生们对各种细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从而使他们在提高写作技能的同时,提高了心灵的感悟能力。在学习实用英语写作的时候,所设置的问题更应该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让他们就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开动脑筋,给出解决方案。比如,在学习便条的时候,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班级要召开班会讨论如何提高英语口语的问题,你是班长,请写一个便条邀请系主任参加。而在学习信件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真实情况写一封求职信。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学生们可以感觉到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
第三,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与自由,鼓励有效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问题的解决要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才能完成,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自由。教师要放得开,摆脱旧的观念,把课堂的主要时间留给学生。教师还要打破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教师应鼓励学生深入社会,走进图书馆,充分利用图书、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各种学习资源。学生们可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做实际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分析和总结。这既可增长学生的才干,又可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第四,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有效交流。教师应充分估计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时为学生提供正确指导。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感性的,所以教师应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科学系统地给予指导。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知识的准备,鼓励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扩大阅读,广泛涉猎,增加各方面知识,提高自身修养。在这方面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读书目和可读书目,让学生有一定的参考目标。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间的互相交流,让他们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评价,互相鼓励,创造良好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环境,共同进步。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提高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学生应该在生活中仔细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生活、体味生活,从司空见惯的东西之中,发现新事物,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生活的真谛,从一点一滴中,发现人间真情。学生只有通过有意识地观察和思考,才能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才能形成深刻的情感体验,提高思想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五,建立切实可行的英语写作评价体系,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在以往的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偏重于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却经常忽略学生写作综合能力的培养。其实,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高低不单纯表现在语法是否正确,句子是否合理。英语写作课对学生有更高的要求,这包括学生对文体的把握程度、对文章结构的把握程度、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等等。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从以往的误区中走出来,寻找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断地获得前进的动力。
总之,把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应用到英语写作教学中去,具有其先进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英语写作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有利于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是值得尝试和推广的。英语写作教师应该勇于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挑战,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形成完整的有特色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沃建忠.智力研究的实验方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320.
[2][3]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22-223.
[4]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476.
[5]佟庆伟,秋实.个体素质结构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