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州区满月乡——一个位于大巴山腹地的偏僻山乡,所属的开州区北部山区,位于全国11个集中特困连片山区之一的秦巴山区南麓。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的劣势,导致满月贫困程度较深、基础设施建设较弱、产业发展缓慢。
然而,经过两天的实地采访,CQDK全媒体记者分明感受到一种纵横激荡、决战贫困的力量——那是各类发展要素经过优化重组所激发出的发展合力。
要素一:人
——作为地方发展最基层的要素,“人”的重组不仅仅需要激情和信念,更需要责任和制度。
2017年8月8日,下午4点30分,开(州)城(口)路旁的一座农舍里,建卡贫困户叶泽富的老婆张清兰正在盘点“家业”。
“我养了三头猪和一群山地鸡,地里还有厚朴和魔芋……这些,都是老陈帮我张罗的……”张清兰念叨着,眼睛里隐隐有光。
张清兰所说的“老陈”,就是陈潇,是开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老陈”有两重身份。
第一重身份是叶泽富家的帮扶负责人。
为履行这个身份赋予的职责,陈潇多次跑到叶家,帮他们家协调产业扶贫资金,张罗种养殖技术……
而“老陈”的另一重身份,是满月乡扶贫工作团团长。
这个身份,源自开州区狠抓扶贫工作的精确落实。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精准”是脱贫攻坚战成败的关键。
而“精准”的基础和主体,就是“人”。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方法论——不管是“加强贫困村两委建设”“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还是“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着眼点都在“人”上。
在贯彻、落实层面,如何夯实“人”这个基础?
对此,开州区委、区政府打造了三级扶贫责任体系:在乡镇一级,成立了38个扶贫工作团,由区领导牵头,带领若干区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对口帮扶,做到“乡镇都有工作团”;在村一级,427个村全部进驻扶贫驻村工作队,不脱贫不脱钩,做到“村村有工作队”;在建卡贫困户一级,全覆盖落实帮扶干部,做到“户户有责任人”。同时,探索建立以“精准”为核心,以责任到人为着力点,以督察暗访、考核评估、追责问责为实现方式的配套机制。
一个以“有形之手”优化配置扶贫人力资源的制度“引擎”,就此稳健运转。
在“引擎”催动下,上万名机关干部、党员大户、本土人才深入贫寒人家,成为和贫困群众休戚与共的“老张”“老李”和“老朱”“老王”……
8日下午,“老陈”又来到叶泽富家,询问情况。
“等生猪出栏,一头可以卖3000元,加上卖山地鸡、厚朴和魔芋的收入,今年脱贫摘帽没问题。等年底家里存了钱,‘家业’还可以慢慢扩大。”张清兰笑道。
要素二:路
——基础设施要“外联”,更要“内通”!满月人积极争取政策,通过兴建一系列通村路、通组路和人行便道、景区便道,全面对接外部基础设施改善的利好环境,并以此激活内部蕴藏的产业资源。
8月9日上午,满月乡马营村景点大道。
从山顶俯瞰,万仞峭壁间,一条盘山公路如巨龙盘旋。路面两侧,挖掘机轰鸣咆哮。滚滚沙尘间,筑路工人来回奔忙。
工地旁,满月乡党委书记李聪深有感触地说:“让大山通公路,是满月人祖祖辈辈的夙愿……”
千百年来,面对重重山水的阻隔,满月乡双坪村就像一座被围困的城池,仅憑峭壁上凿出的狭窄山道和外界相连。
路,让当地人望眼欲穿。
1999年,双坪村村民决定修一条土坯车道,连接山脚下的开城路。
可是,他们掏不出修路的钱。
怎么办?
“就算卖了猪也要修路!”时任村支部书记凌瑞原站出来,毅然卖掉了自家的猪;其他村干部和党员大户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条能勉强通汽车的土坯路,就这样出现在满月山间。
如今,站在老支书奋战过的路基旁,李聪心潮奔涌。
“习近平总书记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上级党委、政府对满月乡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极大支持——土坯路硬化成了水泥路,如今又开始拓宽路面和铺设沥青……满月‘外联’的硬件条件越来越好。”李聪说。
可是,要脱贫致富,仅仅“外联”还不够。
“‘外联’是接驳外部市场的渠道,而要盘活贫困地区内部资源,还得‘内通’。”李聪说。
为此,扶贫工作团领着满月人持续发动了“内联”攻势。
“在扶贫工作团协调下,全乡积极加强景区支道、产业支道、游览步道及其配套硬件建设。目前已形成‘一线三环多点’的‘内通’乡级道路体系,对全乡五村一社区实现了覆盖,将原本彼此割裂的产业资源有机整合了起来。”李聪说。
随着致富道路不断延伸,各类基建项目也不断开工——
在天子村,区委老干部局牵头的村卫生室项目正在推进,年底就将完工。
在顶星村,由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协调的3公里村级便道项目即将动工。
在甘泉村,区水务局牵头的河堤整治工程进入攻坚阶段。
…………
8月9日上午10点过,李聪的眼神越过魂牵梦绕的公路,转头眺望重重大山:“随着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曾作为脱贫‘拦路虎’的大山,将成为乡亲们致富的‘聚宝盆’。”
要素三:业
——脱贫不光靠政策,也得靠市场;不光靠产业培育,更要靠集约化经营。通过“对标”国际化成熟景区,为快速发展的本地产业夯实基础,拓展空间。
8月9日上午,满月乡马扎营养生旅游区跑马场旁。
然而,经过两天的实地采访,CQDK全媒体记者分明感受到一种纵横激荡、决战贫困的力量——那是各类发展要素经过优化重组所激发出的发展合力。
要素一:人
——作为地方发展最基层的要素,“人”的重组不仅仅需要激情和信念,更需要责任和制度。
2017年8月8日,下午4点30分,开(州)城(口)路旁的一座农舍里,建卡贫困户叶泽富的老婆张清兰正在盘点“家业”。
“我养了三头猪和一群山地鸡,地里还有厚朴和魔芋……这些,都是老陈帮我张罗的……”张清兰念叨着,眼睛里隐隐有光。
张清兰所说的“老陈”,就是陈潇,是开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老陈”有两重身份。
第一重身份是叶泽富家的帮扶负责人。
为履行这个身份赋予的职责,陈潇多次跑到叶家,帮他们家协调产业扶贫资金,张罗种养殖技术……
而“老陈”的另一重身份,是满月乡扶贫工作团团长。
这个身份,源自开州区狠抓扶贫工作的精确落实。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精准”是脱贫攻坚战成败的关键。
而“精准”的基础和主体,就是“人”。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方法论——不管是“加强贫困村两委建设”“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还是“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着眼点都在“人”上。
在贯彻、落实层面,如何夯实“人”这个基础?
对此,开州区委、区政府打造了三级扶贫责任体系:在乡镇一级,成立了38个扶贫工作团,由区领导牵头,带领若干区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对口帮扶,做到“乡镇都有工作团”;在村一级,427个村全部进驻扶贫驻村工作队,不脱贫不脱钩,做到“村村有工作队”;在建卡贫困户一级,全覆盖落实帮扶干部,做到“户户有责任人”。同时,探索建立以“精准”为核心,以责任到人为着力点,以督察暗访、考核评估、追责问责为实现方式的配套机制。
一个以“有形之手”优化配置扶贫人力资源的制度“引擎”,就此稳健运转。
在“引擎”催动下,上万名机关干部、党员大户、本土人才深入贫寒人家,成为和贫困群众休戚与共的“老张”“老李”和“老朱”“老王”……
8日下午,“老陈”又来到叶泽富家,询问情况。
“等生猪出栏,一头可以卖3000元,加上卖山地鸡、厚朴和魔芋的收入,今年脱贫摘帽没问题。等年底家里存了钱,‘家业’还可以慢慢扩大。”张清兰笑道。
要素二:路
——基础设施要“外联”,更要“内通”!满月人积极争取政策,通过兴建一系列通村路、通组路和人行便道、景区便道,全面对接外部基础设施改善的利好环境,并以此激活内部蕴藏的产业资源。
8月9日上午,满月乡马营村景点大道。
从山顶俯瞰,万仞峭壁间,一条盘山公路如巨龙盘旋。路面两侧,挖掘机轰鸣咆哮。滚滚沙尘间,筑路工人来回奔忙。
工地旁,满月乡党委书记李聪深有感触地说:“让大山通公路,是满月人祖祖辈辈的夙愿……”
千百年来,面对重重山水的阻隔,满月乡双坪村就像一座被围困的城池,仅憑峭壁上凿出的狭窄山道和外界相连。
路,让当地人望眼欲穿。
1999年,双坪村村民决定修一条土坯车道,连接山脚下的开城路。
可是,他们掏不出修路的钱。
怎么办?
“就算卖了猪也要修路!”时任村支部书记凌瑞原站出来,毅然卖掉了自家的猪;其他村干部和党员大户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条能勉强通汽车的土坯路,就这样出现在满月山间。
如今,站在老支书奋战过的路基旁,李聪心潮奔涌。
“习近平总书记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上级党委、政府对满月乡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极大支持——土坯路硬化成了水泥路,如今又开始拓宽路面和铺设沥青……满月‘外联’的硬件条件越来越好。”李聪说。
可是,要脱贫致富,仅仅“外联”还不够。
“‘外联’是接驳外部市场的渠道,而要盘活贫困地区内部资源,还得‘内通’。”李聪说。
为此,扶贫工作团领着满月人持续发动了“内联”攻势。
“在扶贫工作团协调下,全乡积极加强景区支道、产业支道、游览步道及其配套硬件建设。目前已形成‘一线三环多点’的‘内通’乡级道路体系,对全乡五村一社区实现了覆盖,将原本彼此割裂的产业资源有机整合了起来。”李聪说。
随着致富道路不断延伸,各类基建项目也不断开工——
在天子村,区委老干部局牵头的村卫生室项目正在推进,年底就将完工。
在顶星村,由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协调的3公里村级便道项目即将动工。
在甘泉村,区水务局牵头的河堤整治工程进入攻坚阶段。
…………
8月9日上午10点过,李聪的眼神越过魂牵梦绕的公路,转头眺望重重大山:“随着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曾作为脱贫‘拦路虎’的大山,将成为乡亲们致富的‘聚宝盆’。”
要素三:业
——脱贫不光靠政策,也得靠市场;不光靠产业培育,更要靠集约化经营。通过“对标”国际化成熟景区,为快速发展的本地产业夯实基础,拓展空间。
8月9日上午,满月乡马扎营养生旅游区跑马场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