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l01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变化,对初中历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历史教师在教授学生历史学科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核心素养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和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而时空观在历史核心素养中承担着重要角色。时空观的建立就是帮助学生获取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对历史变迁、历史发展有更深刻的认知,有效提升教师历史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历史知识。
  关键词:时空观 初中 历史教学 培养策略
  时空观作为初中历史学科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掌握并学习好初中历史课程的必备综合素质,是培养学生提升学习历史课程的重要能力。在过去历史教学中,教师常常会让学生死记硬背历史事件发生时间、发生意义等内容,使得学生在历史学习时充满疲惫感。初中历史教师需要思考开展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因此,教师应当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创新现有教学实践方法,在历史教学实践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时空观,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下良好的思维基础。
  一、建立各历史事件坐标轴,加强学生记忆
  学生在初中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记住各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只有掌握了各个事件的发生时间,学生才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才能了解历史变迁的规律。我国历史悠久,有长达五千年的发展变化,漫长历史长河中发生的事件数不胜数,学生进行时间记忆时会觉得难度较大,比较困扰。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帮助学生进行时间梳理是教学中的重要项目。
  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历史事件坐标轴,横轴为时间,纵轴为空间。通过为学生构建坐标轴帮助学生有效把握一段时间内各个历史事件发生情况。就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单元的教学来说,教师可以根据这段时间内发生的各个重大历史事件为学生建立坐标轴,在代表时间序列的橫轴上填上各个历史事件的名称与发展时间。1840—1842年因为虎门销烟事件的发生导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6年10月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通过这样的时间发展变化,学生能够有效把握每个时间分别发生了什么事件,学生也能够逐步了解中国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迁的历史流程。
  二、结合历史地图,培养空间观念
  历史教材中常常包含各种历史地图,帮助学生在学习历史事件发生地点时产生直观印象,结合地图旁的文字材料,学生能够从时间、空间上对历史事件产生更深刻的了解。为了实现学生历史时空观培养目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该积极使用历史地图,让学生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提升历史学习兴趣,对历史知识有更深刻的记忆。
  就八年级《北伐战争》的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然后结合书中文字材料告知学生北伐军在半年时间内就消灭了孙传芳、吴佩孚两方主力,发生战争的地点是从珠江流域到长江流域。通过这样的多媒体展示,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北伐战争在短期内取得的巨大成果,让学生对于北伐战争的发生原因、发生过程以及意义等有更深刻的了解。让学生在历史空间中掌握历史知识。
  三、强调历史事件在空间上的联系
  世界历史看似毫无联系,但事实上是呈现出交叉错杂的关系。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可以将不同国家发生的类似历史事件进行对比与分析,在阐述中国史的时候可以适当穿插同一时期内其他国家的发展情况。例如教师在进行甲午中日战争相关内容教学时,可以向学生展示同时期内西方列强的表现,西方列强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并积极对外扩张。通过同一时间内的空间对比,学生可以对当时国内环境现状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除了同一时间内的空间对比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不同时间内的空间对比。举个例子,在进行文艺复兴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国内曾经发生过的新文化运动,让学生比较这两个事件之间的异同。教师可以适当给出提示,要求学生从事件的时间、内容、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经过对比,学生就可以总结出两者实质内容比较接近,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提倡新思想、新道德,而文艺复兴所倡导的是人文主义,寻求个性解放与自由创造。在思考不同点时,学生能够第一时间反应出两者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不同,文艺复兴运动发展时间长达三百年,而新文化运动从发展到结束才数年之久。
  四、掌握历史事件在发生时间上的联系
  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要向学生强调历史事件之间都是存在一定联系的,没有独立发生的历史事件。为了让学生对于历史发展脉络有更加清楚的把握,教师教学时要告知学生前因后果,注意各个事件直接的过渡、衔接。
  比如说在开展鸦片战争的教学时,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结果,让学生进行背诵。而是要结合鸦片战争爆发前1839年发生的虎门销烟运动进行教学。教师须带领学生进行虎门销烟运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从而把握战争爆发的原因。通过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加强学生
  记忆。
  总之,为了满足教学理念的变化,缓解学生在学习历史时产生的困难感,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空观,时空观的建立能够加快教学速度,提升学习质量。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空间轴、积极应用历史地图、重视历史事件空间上的联系、告知学生历史事件时间之间的联系等手段为学生创造能够培养时空观的机会。在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基础上培养时空观,可以帮助学生对历史内容有系统化的了解,在遇到历史题目时可以举一反三,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实现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巍《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高考》2018年第36期。
  [2] 周成平《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探讨》,《新课程·中学》2018年第2期。
其他文献
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新《课标》要求教育工作“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无比希望自己能做到立德树人,让每一个学
摘 要: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其中必要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如何做好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方式的运用进行探究,以期通过提问技巧的应用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提问 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1.022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主体的地位。语文学科有很多和美术学科相联系的地方,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将美术学科和语文学科进行融合,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绘本 小学语文 小学美术 融合策略  绘本由图片和文字两个要素组成,绘本里有大量图片,这就是美术学科的要素,同时绘本又能讲故事,教会人生活的道理,这就为语文科目的教学带
唐代散文大家韩愈笔下的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意谓早春的绵绵细雨使都城西安的百姓如同喝了酥油茶那样滋润。远看浅绿、近视鹅黄的小草,比起暮色四月百般红紫的鲜花芳草和杨花榆荚不知胜过多少倍!齐梁间著名文人丘迟笔下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那是粗线条的勾勒。而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笔下的春,像一部多媒体视频,把一个个初春的美景,分镜头似地
摘 要: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遗留下很多史料,有效将这些史料融入到高中历史教学,能够扩充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教学效果。基于此,文章以“新式教育的发端”为研究对象,对数据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数据史料 高中历史 新式教育的发端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1.055  一、课堂导入  大量实践表明,历史教学较为枯燥,
摘 要:社会的发展必然会推动教育的进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学的目标。换而言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但要注重数学、语文、英语等主科课程,同时还应重视其他课程。其中,道德与法治课也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教学  小学生年龄较小,不
摘 要:当今时代,随着国内各个教学领域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受到教学工作者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师不断探索实现此理论的教学策略,并且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效果对教学策略进行改进,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本文围绕着初中语文教学,分析“教学做合一”理论的运用策略,并且提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希望为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进行教学创新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做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逐步渗透于中学历史的教学中,其中,“简约对话”教学法在中学历史课堂被广泛应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老师与家长的认可。于是,教育者将“简约对话”这种教育方法进行了推广。“简约对话”教学方式一改以往的教学方法,它使中学历史知识不再枯燥乏味,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对中学历史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历史成绩,提升了综合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将核心素养作为首要的教育目标,关于“核心素养”的课题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为了填补核心素养课题实践案例的空白,本文以“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思考”为题,结合四年级语文教学的具体案例,深入探究学生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提出有效优化措施,并针对优化措施的可行性与具体成效进行探究,希望能为核心素养的推行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优化措施  高
摘 要:记得《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中曾这样说:我们不但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要懂得如何去爱孩子。就好比一名外科医生,拿着手术刀,诚恳地告诉病人,“我非常愿意帮助您,尽管我没学到什么技术,但是我充满爱心!来吧,请相信我”。如果您是这位病人,一定神色大变,从手术台上跳下来就逃走了。那么,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懂行”的老师呢?其实,没有哪个老师不竭尽全力对待学生的,但美好的愿望不一定给学生带来最好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