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及其表面分子的变化

来源 :中国热带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anhua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57BL/6小鼠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后脾脏不同免疫细胞的含量及其表达的细胞表面分子的变化.方法 将10只C57BL/6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感染组,每组5只,分别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和伯氏疟原虫虫株,6天后分离小鼠脾脏,制备单细胞悬液.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巨噬细胞(Mφ)和树突状细胞(DC)及其细胞表面分子CD69、MHC Ⅱ、CD80、TLR2的百分比含量.结果 感染组小鼠脾脏巨噬细胞所占比例低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面分子CD69、CD80、MHCⅡ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均升高,且CD69、CD80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HC Ⅱ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的TLR2百分比较正常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小鼠DC所占比例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小鼠脾脏DC表达CD69、CD80水平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表达TLR2、MHC Ⅱ所占比例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伯氏疟原虫的C57BL/6小鼠脾脏中DC含量降低,巨噬细胞和DC表达细胞因子CD69、CD80的能力上升,由此笔者认为巨噬细胞和DC可能会通过增加其自身CD69和CD80的表达水平来抵抗伯氏疟原虫的感染.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在我国尚未建立针对同性恋的法律的背景下,关注同性恋现象和她们与家庭、社会的冲突,不仅关系到女同性恋者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发展。异性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研究以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居家老人与成年子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面描述居家老人与成年子女代际互动的主要内容、居家老人与成年子女在代际互动中产生的矛盾,探索影响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