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英语教学模式在英语听力课中的运用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试通过分析多媒体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指出建立在多媒体教学基础上的互动式英语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扩充西方文化知识,得出互动式英语教学是现代英语听力教学大趋势的结论。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
  
  互动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的三个主要要素,即教师、学生、教材之间构成的互动关系,即教师、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阅读教材、研究教材,与教材对话,从而对教材产生超越字面意义的理解。然后,通过教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将知识点和观点交换和融合在一起。这样既对教材进行修正、补充和丰富,也使教师、学生群体、学生个体在思考的基础上,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在现代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互动式英语教学模式常运用在英语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如综合英语课、阅读课上。在传统的听力课上,长期以来实行的是“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即:教师选择听力材料、教师播放材料、学生被动的接受信息。学生学习能力的建立和学习效果基本上是由教师来决定的。因此,在听力课堂上常可见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在上面操作播放设备,学生在下面听,听完后教师提问对答案。于是听力课成了听力测试课,教师则成了设备操作员,而学生只需在听完后做简单的选择,回答是 A、B还是C、D,或者判断正误。教师只需和学生核对答案,告诉他们“yes”或“no”。这样很容易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情感压抑,反应淡漠,教师也感觉无趣,师生在课上很少交流。将“互动式英语教学模式”运用到英语听力课中来,能改变听力课单调枯燥的传统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果。
  1 合理利用多媒体设施,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听力教学,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提供足够的听力材料和对话情景,给英语课堂教学带来高效、逼真的语言学习环境,使枯燥单调的英语学习内容变得富有趣味性,使英语教学形式多元化,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愿望和学习兴趣。
  目前我校英语专业听力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剑桥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剑桥流利英语听力》系列教程。教材内容新颖多元,但是配套磁带在实际教学中要多次反复倒带,使教学效率和效果有所影响。另外,仅局限于教材内容,不足以全方面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以达到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的训练要求。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如:幻灯片、VCD、实物投影等能辅助教学内容,起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第二册第五课讲的是Views,提到雅典和英国的地理和风景。笔者在备课的时候围绕材料内容制作了相关课件,补充了图片和视频资料。在听磁带前,先展示图片、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再带着兴趣去听。又如:第四册第九课Loud and aggressive和音乐有关,介绍了Nirvana和Sting等乐队和音乐人。笔者在制作课件的时候,选取了这些音乐人的照片、个人介绍和MP3音乐片段,还简单介绍了各音乐流派。学生听完后很有兴趣,再做书上的练习,就不再枯燥无味。
  除了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外,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听、说、读、写等活动。比如,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笔者布置学生每次课前做一个小presentation。要求学生每人选一首喜欢的英文歌,利用多媒体放给大家,同时做一段三分钟的介绍,介绍音乐、歌手或者对歌曲的理解。从实施的情况来看,学生普遍有兴趣。有的学生还为自己的歌曲介绍制作了精美的PPT素材。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样易于学生学习英语、理解英语、运用英语,进而能够有效地降低英语学习难度,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鼓励小组互动交流
  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现代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当今社会竞争与合作并存,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技能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标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共同合作以便解决问题,学生要发挥乐于团队合作精神,交流和分享彼此的研究信息、研究创意和研究成果。他们在与同伴分工合作、提出问题、制订方案、收集信息、寻找答案、完成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共享成果等。
  在日常的听力教学中,笔者围绕听力材料设计了一些课堂活动。例如:在第四册第十三课All you need is love中,笔者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小纸片,要求每人用英文写出自己对Love的定义。然后,将收集起来的纸片随机打乱,将大家分成小组,互相念出自己手上的纸片内容,讨论同意还是反对该定义。最后,教师将学生组内讨论挑选出的优美句子收集起来,由学生大声念出来,其他同学听写下来,最后教师在全班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致和参与意识已经被调动起来,再做相关听力练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对多媒体辅助听力教学的一点尝试
  研究者认为听力理解过程并非是单一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而是一种解码过程与意义再构造过程的结合。在此过程中,听者积极运用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情景知识和背景知识,对所听信息进行吸收和处理,以达到正确判断说话人意图、整体理解其话语的目的。(下转第64页)(上接第48页)
  首先,多媒体的应用为英语课堂创设了情景,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听力的兴趣,使英语教学情景化成为现实。在外语学习中学会“听”是至关重要的。听力训练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听音和辨音能力,学会辨别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辨别单词中的音素,并学会适应口语中简略式、连读、强弱处理和某些爆破音失去爆破等特点;二是培养捕捉听音材料的要点和重要信息的能力。学会理解所听材料的中心思想,扬弃那些不重要的东西,抓住关键性信息;三是培养预测、推导和猜测的能力,如根据标题预测内容、根据情节推导故事的结局等;四是还应加强语言信息接收、处理、储存、记忆能力的训练,扩大词汇量,拓宽知识面。如果只依赖于课本、教材等现有音资,未免有些单调枯燥,素材也不够充足。多媒体设备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听力材料,教师可以针对以上四个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有效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其次,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说,没有愉悦的心情、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就是学生沉重的负担。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靠老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课上从头讲到尾。这种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容易感觉枯燥。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丰富的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对视觉、听觉的刺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通过看、听、说、演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通过多媒体课件营造出多种场景,通过不断变更授课模式、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次,多媒体的应用为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架起一座桥梁。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学习者掌握适当的文化知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听力练习来说,如果学习者熟悉材料背景知识,了解各种常用表达,则听力效率将提高许多。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适当补充各个国家的地理风光、历史故事、文化常识、人物背景知识,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学习。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要求重视学生的心理过程,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将课内和课外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围绕同一个主题,把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适当运用可以将各种训练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它能将生动的场景、具体的形象呈现给学习者,并且可以把听、说、读、写的训练有机地安排在同一时段,达到资源共享,保证教学效果和效率。
  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使教学内容更直接、形象、具体、生动,可以在有限的英语教学课堂时间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言学习及实际交际的无限乐趣,是现代英语教学的大趋势。在英语听力课的互动式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播放贴切逼真的图片、形象生动的动画和悠扬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图文并茂、栩栩如生,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者变成了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主动学习者,寓教于乐得到了实现,英语听力教学的成功也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参考文献
  [1]毕玉敏.试论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广东教学研究,1998.7.
  [2]赵栓科,杨宏.从教学实际看多媒体英语教学.清华外语教育论丛(第2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6.
  [3]王绍钦,杨继环.对多媒体环境下外语学习的思考.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1-3.
  [4]陈汉生.新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指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3.
其他文献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从高中毕业立志“此生献给文学”起,我常梦见接到编辑回信。我颤抖着急急地拆开牛皮纸信封,抽出白纸黑字的信,小心展开,睁大眼睛,向信盯去,一下就醒了。再怎么闭紧眼,屏住呼吸,也回不到那梦境,看不成那信。这梦,多年来无数次地折磨着我。直到我在北京,拜识了《北京文学》的恩师们,才再没被这梦折磨。  2000年春天,我在蕲春开自行车店,大盖帽微笑着抄走存折,翻几十倍加税;闪着油亮的光头,三天两头推走自行车…
期刊
物欲横流的社会,欲壑难填的人心.这是我读完《自己埋单》这部长篇小说想到的第一句话.然而,这只是表象而已.rn小说的主人公周子浩,一个步入知命之年的男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我无从知道多年以后我身处何方,但我知道,我总会在某一个发呆时刻,想起我在这个城市走过的弯弯曲曲的路,想起那些远远近近来过我身边的人,纵使离开,依然热爱。  “来北京之前,总听人说,北京没有春天。  来北京之后,我却感受到了浓郁的春天气息。  樱花桃花玉兰花迎春花牡丹花开得如此灿烂,  阳光如此明媚,  只是多了些风,多了些沙。  我觉得,北京的春天,挺好!”  2004年春天,我曾这样写道。  在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作者在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中的体会,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公共关系教学中应积极采用“案例教学”的观点。对公关案例教学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自己的经验阐述了在公关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426文献标识码:A    公共关系是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它伴随市场经济而出现,也是人类文明的必然产物。我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起步较晚,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对公共关系的重要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