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重在细节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ber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细节是一种功力,它关系到事情的成败,细节做好了方能做大事,教育事业乃是国家大事它离不开细节,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习惯的培养离不开细节,老师要用心观察善于发现,把握细节,做好教育工作。
  关键词 细节 养成 培养 教育 习惯
  细节是一种创造 ,细节是一种功力,细节表现修养,不少人常常因细小的事而失败,但也有的人因细小的事而成功的。所以说,细节决定成败!综观历史,不得不承认,注意细节的人更能干成大事。西汉卫绾年轻时是个车夫,因忠诚老实做事谨慎,一直受到皇帝的青睐,步步高升,最后当了丞相;周恩来会待外宾的时候总是处处小心,仪表得体,着装讲究深受国际友人的好评;赵本山的小品让人过目不忘,源于他细腻的艺术表演……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这就是说,做一件难事必须从容易做起,做一件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我们从事于教育工作也是如此,细节关系到工作的成败。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下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渐渐消弱了他们的独立性,特别是刚入小学的学生,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依赖性特别强,如何培养他们的好习惯是思想教育的重要课题,下面我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谈一谈,自己如何从细节出发,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
  一、注重细节,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果大家注意观察不难发现,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是不懂讲究卫生的,早上穿一身干净的衣服来,晚上放学回去污渍斑斑,可爱的小脸近乎于小花脸,教室卫生也不堪入目,对于带来的矿泉水瓶桌上桌下满地打滚视而不见;大大的清洁桶里塞满垃圾,丢不进去的垃圾洒落满地大家熟视无睹,再看看学生的课桌,抽屉里的东西七零八落,书本、作业本中间不乏夹着纸屑和零食包装袋,只要动一动其中的一本,那些杂碎的东西便纷纷落下,学生的卫生习惯意识几乎是零!针对这个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杜绝零食。学生不能带零食来学校,在教室里吃东西既乱花钱又不讲卫生还影响学习。
  2.不乱丢垃圾。学生每天各自准备一个小塑料袋,自己的垃圾自己装,待放学后各自带出学校丢放指定的垃圾箱。
  3.成立监督小组。常言道:“学勤三年,学懒三天。”有些事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困难,坚持做下去就更困难了,为了防止不讲究卫生的现象反弹,成立了卫生监督小组,让学生管学生,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这小小的举动果然有效,学生没有零食,清洁桶的垃圾清净了,上课更专心了。小小的塑料袋也发挥它的作用了,把铅笔木屑、小纸片一一装下。垃圾没有了,孩子们的小手不再脏兮兮,小脸也干净透红了。大家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上课时多么惬意呀。
  二、注意细节,培養小学生收放东西的好习惯
  小学生刚上学,不知道孰轻孰重,把发下来所有的书都放书包里,鼓囊囊的书包背来背去,有的书一个星期都不翻开一次,但有时候老师已经上了大半节课,他还找不出课本。放学后桌子上横七竖八也不收拾就飞奔离去。我发现了这个情况后,心想:孩子年纪小我得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收东西和摆放东西。
  首先是减轻书包的重量,书包里放的东西太多,背起来太重,拿出来也不方便。书包里只准放当晚要看的书及要写的作业。课本、作业和文具盒要分层放好,当晚不看的书一律放在课桌的抽屉里;接着教学生分门别类地放好抽屉里的书,一摞一摞整齐地放好;然后教会学生看课程表,下课后及时收拾本节课的书与相关作业,并把下一节课的课本及相关作业摆放在桌子的右上角;最后要求学生每天早晚学都要把桌子上的文具收拾好并放进抽屉里方可离开教室。学生书包减轻了,书本文具放得井然有序,教科书提前准备好了,学生再也不怕因东西找不出而惊恐不安了,学习也顺心顺意了。
  三、注意细节,培养学生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列宁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在教育工作中我们也可篡改他的话“不会休息的学生就不会学习”。每周一我们都发现学生精神萎靡不振,一副疲倦的样子,甚至上课还有人打瞌睡呢,究其原因,原来是周末两天玩得太多,休息太少。小学生正处成长阶段,每天睡眠要有10个小时。经调查发现周末的孩子们或迷恋电视和电脑或随家长走亲访友或与玩伴游戏,很多家长都觉得是周末可以让孩子放纵一下,忽略了孩子的休息时间导致了周一疲劳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除了跟学生们讲道理,还跟他们商量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利用茶余饭后时间走访一些家庭,对于不及时改正的学生是不是还电话提醒。老师的洞察与关心感动了家长,在学生、家长、老师多方的配合下,周一疲劳现象得到了改善,学生休息够了,显得更聪明更可爱更有活力了。
  教育工作中的细节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及时指导,就能修正学生的行为习惯。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是啊,养成教育就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充分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好的生活习惯能培养学生自现能力;好的品德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强化的过程,要抓住关键从细节做起,只要家长与学校共同配合对学生的好习惯的养成常抓不懈,孩子们的屋子扫干净了又何愁扫不干净天下呢?
其他文献
小数的数位是由小数点确定的,小数点的移动必然引起小数每一位上的数值发生变化。这个变化规律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根据,也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通过“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教学,有助于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这部分内容既是“小数”知识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每届学生学习这个内容都有反复多次,往往口头会背规律表,但实际做时,却出现这样或那样错误。如9.1x10
期刊
摘 要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  关键词 学生为本 转变教法 合作探究 积累素材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一个在校期间善于阅读的
期刊
摘 要 建立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的重点在于教师以自己的真诚去唤起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体验到,教师是尊重他们的,并对他们的潜能、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充满信心,于是学生就会去掉畏怯之心,做出积极的反应,尽力不辜负老师对他们的信任,主动积极地回答问题。师生之间这种彼此信赖、彼此尊重的情感很自然就会使课堂气氛宽松和谐,为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树立了信心,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学生主体 自主学习 宽松和谐 
期刊
摘 要 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对培养学生体育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体育科目不仅是一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根本。所以,切实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意识, 具有重要意义。体
期刊
摘 要 古人云: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我却说:教《陈情表》后,其人必受教。李密《陈情表》因事陈情,以智陈情,经过他一番陈情,使得晋武帝甘心等他,直到他能出仕为止。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总结,我发现,李密的这两个技巧,我也可以运用于我的课堂中,使得我的学生能够更愉快、更有效地参与课堂,积极学习,  关键词 《陈情表》 因事陈情 以智陈情  古人云:“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期刊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  一、激发兴趣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那么,如何引起学生阅读兴趣?  (一)设疑激趣  一般在开课伊始,教师要想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运
期刊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拓展视野的过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加以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对于掌握一
期刊
摘 要 本文就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现实情况,从课前设问的基点、课堂提问的时机、师生答问的互动三方面来阐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体会与做法。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提问 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连接教师组织教学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学习的重要手段。掌握提问的方法,提高提问的技巧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技能。  一、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现实情况  在课堂上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索正念认知疗法对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为大学生负性情绪的临床干预研究提供参考论据。方法:先后对6名被试进行正念认知疗法的干预,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严重程度量表(YBOCS)、焦虑自评量表(SAS)、五因素觉知量表(FFMQ)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干预前、干预后1周及3个月的追踪测量,并在干预后1周对被试进行不少于30 min的半结构式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后1
期刊
沉重的书包、繁重的作业已成为困扰现代小学生的苦恼原因之一,挤压学生课余时间,反复做各种习题,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课堂效率低下造成的。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弥补课堂上的不足,老师不得不占用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不仅是学生,就连老师也厌烦了这种恶性循环。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提高课堂效率入手,向35分钟要质量。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放下包袱,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