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新出唐宦官妻南阳郡夫人张大娘墓志[1],志主天宝十三载(754)六月二日葬于长安县龙首原,志石高86厘米、宽87.5厘米,志石左上有缺损.志文32行,满行35字,隶书.由唐史光烈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新出唐宦官妻南阳郡夫人张大娘墓志[1],志主天宝十三载(754)六月二日葬于长安县龙首原,志石高86厘米、宽87.5厘米,志石左上有缺损.志文32行,满行35字,隶书.由唐史光烈撰文、陈度书并篆盖,盖已散佚.志主及墓志撰者、书者史籍均无载,其夫宦官李思艺的墓志亦同时同地出土,其夫卓卓政绩和特殊待遇另文有叙[2],此不赘述.志文中记载了志主“贤良淑德”“相夫教子”“琴瑟之谐”“虔诚信佛”等.其葬礼的“刍灵”“明器”“輁轴”“骖轜车”“碑繂”“鼓窆”等仪式,体现了志主的丧葬规格.大凡墓志铭常有“溢美之词”,但身为宦官之妻的南阳郡夫人张大娘,其葬礼规格之高,场景描述之详,在唐代墓志铭中堪谓鲜见,故作一考述,就教方家.
其他文献
唐代的女着男装是学界多方探讨的话题,举凡服装款式、穿着人群、出现原因等,都有不胜枚举的成果[1].但就是这个看似过度讨论的话题,却仍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那就是唐人对女着
中国佛教,虽根源译典,但义理发挥,在于本土撰述.隋代佛教,承袭汉魏以来数百年发展之成果,撰述渐丰.僧俗人士撰写的佛教撰述,以注疏、传记、目录等多种形式,表现了我国僧侣与
一、叙言rn唐代杜佑(735-812)的名著《通典》堪称中唐史学最为杰出的代表作.此书不但保存了唐代中期以前有关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方面的重要史料,更开创了后世以记载典章制度
传统史学认为唐亡于天祐四年(907)朱温篡唐,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至建隆元年(960)陈桥兵变人宋,是为“五代”,凡五十三年.大略同一时期,建立在南方的杨吴、南唐、
祖孝孙是我国隋唐间最为著名的乐律学家,并于贞观二年(628)勘定完成了《大唐新乐》,堪为一代盛事.目前,音乐理论界对于祖孝孙的研究颇有成果,但多是凭借中古史籍载述完成的.
清嘉庆间董诰领衔编纂《全唐文》一千卷,是继《全唐诗》后又一部清代官修大型唐人总集,二者同为一代文史研究提供基本文献,程功至钜,嘉惠学林.但限于各种原因,《全唐文》搜罗
汾阳公主,唐宪宗第六女,《新唐书·诸帝公主传》有关汾阳公主的记载很少,主要有三点:公主始封汾阳;公主“下嫁韦让”;公主去世后,追封及谥“郑国温仪大长公主”[1].rn目前,学
扬州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区域性地方城市,在古代城市史上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半个多世纪的考古研究工作,揭示了扬州城发展演变的总体轨迹,但迄今仍有不少未解谜团,值得我们继续
《唐刺史考全编》[1](以下简称《全编》)是郁贤皓先生在原作《唐刺史考》[2]的基础上不断增补修订的著作,增补时主要利用的就是碑志材料.近年来,新出墓志大量涌现[3],学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