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lhonger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收集26例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资料,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例(42.3%)患者有武汉旅居史,6例(23.1%)患者与武汉旅居人员有接触史,6例患者呈家族聚集性发病;中位潜伏期6d.26例患者中普通型18例(69.2%),重型6例(23.1%),轻型2例(7.7%).重型患者较普通型出现乏力和胸闷人数更多(均有P<0.05),而两组患者发热、干咳、肌肉酸痛、纳差、咽痛、腹痛表现无差异(均有P>0.05).将普通型和重型患者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重型患者淋巴细胞(lymphocyte,Lym)计数、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计数和CD3+、CD4+、CD8+T细胞计数均低于普通型(均有P<0.05).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重型组高于普通型(均有P<0.05).23例(88.5%)患者肺部CT出现磨玻璃样改变,15例(57.7%)出现小叶间隔增厚,10例(38.5%)患者出现马赛克征,5例(19.2%)患者肺部有纤维化病灶.结论 本组COVID-19患者多为武汉旅居人员或接触武汉旅居患者发病,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肺部磨玻璃样病变.普通型病例多见,患者外周血Lym计数、Eos计数和CD3+、CD4+、CD8+T细胞减少、CRP和SAA升高预示病情加重.
其他文献
针对当前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普遍效益不高的现状,通过对信息及信息不对称基本原理的分析,并将其概念引入到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中。对导致建设工程项目价值偏低,甚至失败的主要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教学实践表明,构建动态性生成课堂有助于实现对学生生命个性的关注和张扬,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呢?  1.创设“自由互动”学习氛围  教学实践表明,要想构建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必须着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
基于核-壳结构设计,采用简便、低成本的浸涂-固化法制得柔性、可拉伸、高灵敏且稳定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硅橡胶@多壁碳纳米管/聚二甲基硅氧烷硅橡胶(PDMS@MWCNTs/PDMS)压阻式应
期刊
目的 分析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31个省(区、市、兵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的近期防控态势,基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以方便面为代表的方便食品行业由于缺乏技术含量,进入门槛较低,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表现尤为突出。方便食品的市场竞争已经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描述2020年福建省111名COVID-19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