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的职业倦怠说“不”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f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工作压力不断增大,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严重的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身心健康及专业发展,也会导致学校教育质量下降,还会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危害。
  教师职业倦怠不是某件事或者某些事引发的,它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长时间超负荷运转,使不少教师在心理上和情绪上处于极度疲劳和衰竭的状态;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检查、评比过多,提供给教师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过少,容易导致教师身心疲惫;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要利用各种时间参加培训以提高自身素质,很容易形成职业倦怠。工作中,学生管理困难以及家长要求过高,教师个人不现实的理想和期望、缺乏信心等因素也容易让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充分挖掘教师们的内心激情、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有效排解压力,才能真正解决职业倦怠的问题。只有挖掘教师面对工作时那份激动人心的力量,还原他们热情、主动的工作精神,团队才能越来越好。
  积极倡导“融洽宽勉、和悦民主”的管理文化。例如,定期为教师进行心理疏导,减压;开办每周一讲的“春熙”大讲堂,不仅创设学习氛围、放松身心,而且进一步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作用;建立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励机制等,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和工作灵活性。通过建立民主参与制度,学校形成和悦民主的管理环境和相互宽容、相互勉励的文化氛围。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精神激勵往往比物质奖励更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特别强调对教师要关心、尊重、信任,对教师的工作成绩要及时肯定、赞许,使教师获得自尊、荣誉和成就感。学校倡导干部与教师交朋友,多倾听他们的反映,及时化解矛盾和潜在问题,帮助教师减轻工作压力。
  依托活动,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倡导快乐工作。针对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年轻教师比例偏小的现状,号召青年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依托活动达到凝心聚力的作用。在常规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工会休闲活动之余,依托教师新年联欢会和“七一”主题党日活动,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鼓励一线教师“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编辑 李瑞艳
其他文献
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全球设计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高校设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也如火如荼,促进了高等设计教育从“技术传承教育”向“社会创新教育”转型,跨界设计教育成为高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离不开专家型教师队伍。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算是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核心特征是什么?如何培养专家型教师队伍?  我们认为,那些“能够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把这种特长提炼出新概念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师”为专家型教师。在着眼于适应教育改革又强调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坚持在教育一线的市区级骨干教师和特级教师,都具有专家型教师的特征。  专家型教师
期刊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啥尔滨师范大学和中国国家画院共同主办的“八荒通神——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郑振铎(1898—1958)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收藏家,同时也是一名美术史家。但因为某些因素其美术史学方面的成就被人们所忽视,本文通过梳理郑振铎和鲁迅的交往来探寻鲁迅对其在美术思想上的影响。在二人数十年的交往中,他们的关注点集中在版画、俗文学等方面。二人通力合作,写就了《北平笺谱》《十竹斋笺谱》等。  【关键词】郑振铎;鲁迅;美术思想  一、郑振铎早期生平经历  1898年12月,
思维和语言是相互作用的.思维通过语言来表达,而语言的形成由思维来决定.不同的思维方式必定反映在语言的结构上,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造成了英汉语言从文字到语篇结构的不同
随着实践和认识的不断发展,曾经在学术界取得广泛共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现在遭遇到了新的挑战.因此,对目前学界的认识逐一评析,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入发
为促进教师的发展,学校建立了一系列有效的机制,保障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干部选拔和民主管理机制。在“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示范引领”管理原则的指导下,学校以“思想素质高、业务水平精、管理能力强、群众基础好”为干部选拔和培养目标,通过“日校园巡查制、周工作交流制、月工作反思制、专项工作总结制、满意度评价制”,使他们成为群众认可和信任的干部。在管理中,本着“尊重主体,共同构建,持续完善,有效执行”的制度
期刊
产品设计类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三维空间造型能力,对纯粹形态与产品差异性、关联性的认知提升有重要作用,应以实践性课程为主.另外,学生在初期及中期应掌握工业设计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书林画语:马书林中国画作品展”8月31日至9月12日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展览由卢缓策划,《美术》杂志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