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gst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泰州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泰州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对泰州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为政府制定农业科技创新政策提供参考,并为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出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评价;泰州
  中图分类号:F323.3;F22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0.037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已成为衡量农业现代化的必备条件。当前,我国农业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只有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才能突破农业发展中的资源和市场等瓶颈,加快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1]。
  近年来,中央出台的“一号文件”均提及要将农业科技创新放在重要的地位[2]。本文结合泰州农业科技创新现状,通过建立相关指标体系对泰州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科学评价,为政府制定相关农业科技创新政策提供参考,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1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成
  本文在查閱了大量农业科技创新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泰州农业发展的实际,设立了科技创新环境、创新发展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效益能力四个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一级指标。
  1.1 农业科技创新环境
  该指标是被评价对象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所拥有的外部力量和基础条件,它是促进科技创新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3]。该指标设置经济基础、基础设施,即农业总产值、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地方财政收入四个二级指标。
  1.2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能力
  该指标是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发明提供的基础力量,其强弱会直接影响到被评价对象的创新成果产出水平。该指标设置每万人口中大学生人数、R&D经费、科技论文、教育投资四个二级指标。
  1.3 农业科技创新产出能力
  该指标是评价被研究对象利用该地区科技及资源优势来产出科技成果的能力,是一个地区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体现,通常可以被用来反映农业科技资源的投入和利用效率。该指标设置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专利数量四个二级指标[4]。
  1.4 农业科技创新效益能力
  该指标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通过转化的直接度量指标,是真正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5]。该指标设置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贡献率、粮食总产量三个二级指标。
  2 泰州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实证分析
  本文在确定权重之前分别查阅了相关文献和咨询了泰州市相关专家,按照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得出权重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以下是借助层次分析法软计算权重以及计算综合评价指数的过程。
  2.1 建立层次模型
  泰州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见表2。
  2.2 判断矩阵
  (2)判断矩阵
  得到B1~B4的权重结果分别为0.094 0、0.142 8、0.302 9、0.460 3。从表4中可以看出,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中效益能力占的比重最大。
  得到B1~B4的权重结果分别为0.0940、0.1428、0.3029、0.4603。
  从表4中可以看出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中效益能力占的比重最大。
  得到C1~C4的权重结果分别为0.427 9、0.162 6、0.162 6、0.247 0。从表6中可以看出,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最大。
  从表6中可以看出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最大
  得到C5~C8的权重结果分别为0.192 2、0.384 3、0.122 8、0.300 7。从表8中可以,看出R&D经费的比重
  最大。
  得到C9~C12的权重结果分别为0.390 5、0.138 1、0.276 1、0.195 3。从表10可以看出,农业机械总动力的权重最大。
  从表10可以看出农业机械总动力的权重最大。
  得到C13~C15的权重结果分别为0.198 5、0.454 6、0.346 9。从表12可以得出,第一产业贡献率的权重最大。
  从表12可以得出第一产业贡献率的权重最大。
  2.3 综合评价指数法
  根据建立的农村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即运用综合指数法分析,分析流程如下。
  (1)无量纲处理,将原始数据标准化
  (a)
  a式子中,pk代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二级指标ck的标准化值,代表cK的均值,δk为ck的标准差。分别用j,k表示一级二级指标(j=1,2,3,4;k=1,2,3…,15)
  (2)计算一级指标评价指数
  (b)
  b式子中,Ej表示第j个一级指标的指数,ωk为第k个三级指标的权重。
  (3)计算综合评价指数
  (c)
  c式子中,E表示农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指数,ωj表示第j个一级指标的权重。
  最终从E值来反映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数,越大说明创新能力越强,用此方法来计算泰州地区不同时期的农业创新能力(其中数据标准化是用SPSS描述功能完成)。从表14可得,2011-2015年,泰州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数从-0.856 523 842增加到
  0.939 830 239,增长速度较快,农业科技创新作用不断突显。其中2011-2013年指数的值大多都是负数,但此后指数均开始从负变正,说明泰州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
  3 泰州市农业创新指标评价指数分析   3.1 创新环境分析
  泰州市农业科技创新环境评价指数由2011年的-1.048 726 035上升为2015年的0.711 595 651,上升速度非常快,尽管泰州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创新环境权重最小,但它能够反映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底蕴和外部环境的可靠性。
  3.2 创新发展能力分析
  农业创新能力对于创新发展能力的反映更加敏感,泰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能力评价指数由2011年的-1.288 419 023
  上升为2015年的1.031 568 399,整体呈增长趋势。创新发展能力包括研究论文以及教科研投入,总体来看,农业发展所花费得资金去培养人才和投入的研究项目经费,其投入和产出是正相关的。
  3.3 创新产出能力分析
  泰州市农业科技创新产出能力评价指数由2011年的-0.617 080 277增加到2015年的0.526 391 881,總体上增幅较大,尽管中间年份数据有升有降,但仍然呈现出较强的上升趋势。产出能力反映在农业机械总动力,用电量,从业人数以及专利数量上,虽然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开始下滑,但是平均到个人的产值是提高的说明农业创新使从业人员能力提升。
  3.4 创新效益能力分析
  泰州市农业科技创新效益能力评价指数由2011年的-0.840 851 059增加到2015年的1.230 041 668,呈快速递增趋势。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从2011年的
  11 046元到2015年的16 450元,提高了近50%,远远高于通货膨胀水平。
  4 提升泰州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4.1 优化农业资源,建立创新体系
  泰州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主体资源的整合,集聚现有农业资源,如技术、资金、市场和人才等要素,鼓励农业科研机构与企业、大专院校等开展合作,推动农业科技集成创新。坚持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采用园区示范引导,建成具有典型创新经验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4.2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泰州市政府要持续加大财政对于“三农”支出的比重,确保农业科技投入增长的幅度要大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此外,还要不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农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和良种补贴力度,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财政保障。
  4.3 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建立金融支持平台
  泰州市政府要不断完善农业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推动农业金融体制改革,为农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投资条件,积极引导商业投资基金投向农村科技型企业,促进农业科技投入多元化发展。此外,要促进农业企业与金融机构良好合作,开发服务农业创新的金融产品,从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4.4 引进和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
  首先,对照泰州市农业发展战略,制定合理的农业科研人才引进计划,明确引进人才工作任务,增加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以及科技推广人才。其次,着重培训种养大户、农机手、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管理服务人员。最后,加快引进和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4.5 努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首先,健全农业企业内部运行机制和管理,使其规模化规范化运营,提升其在生产组织、技术服务、市场开发、品牌创建等方面的经营能力。其次,加快种业创新。依托目前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技术,重点发展具有泰州特色的种植、养殖、农机等新品种。最后,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培育优势农产品品牌,重点扶持一批农产品龙头企业。
  参考文献
  [1]安岩.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5):7-11.
  [2]李洪文,黎东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3(10):114-119.
  [3]温家宝.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道路[J].求是,2012(2):3-10.
  [4]张红辉,李伟.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动态关联机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11):149-151.
  [5]赵瑞雪,孟宪学,寇远涛,等.面向农业科技创新的多维知识服务体系构建[J].中国农业科学,2013,46(24):5113-5122.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在阐述图书馆战略控制内容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图书馆战略控制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增强图书馆内部评估的意识、建立正式的战略控制程序等战略控制对策。
对某区采用网格布点法设置16个采样点进行取样,用微波消解法对土壤进行消解,准确度高,通常取很少量即可达到分析的灵敏度[1]。微波消解操作简便,在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
为了反映重庆市农机化工作的基本情况,于2014年5月对重庆市的巴南区、潼南县、荣昌县、永川区、忠县、石柱县、丰都县7个区县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从“区县
摘 要 乡镇财政是我国财政体系中最末梢的一环,但却与农民、农业、农村有着最密切相关的联系,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资金涌入农村,乡镇财政财力日益增长,乡镇财务监督方面也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浙江省A县为欠发达贫困县,对该县乡镇财务监督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加强和改进欠发达乡镇财务监督的方式方法,并提出五点建议。  关键词 欠发达乡镇;财务监督;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
摘 要 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迫切需要改善生态、缓解生活压力的环境,城市园林化满足人们的需求,日益受到重视。分析城市园林化建设的必要性和作用,提出城市园林化建设发展建议,勾画打造“市郊园林、森林公园、林中城镇”的发展方向。在未来城市发展中我们需要转变观念,配套与市政建设同步的绿化措施。  关键词 城市;园林建设;生态效益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志码:C 文
刑事庭前会议制度确立的目的是集中解决庭审过程中的程序性问题,保证庭审顺利进行,提高诉讼效率,同时也更好地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但在司法实践中,囿于相关法律的模糊性,
摘 要 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龙眼种植面积为300 hm2,在龙眼生产过程中,严重存在“大小年”的问题,产量高的年份可达1500 t,产量低的年份仅有500 t。有针对性地提出通过施肥(采果肥、采后肥)、控制树势、大年疏花疏果、小年保花保果等措施,以便能够调节“大小年” 结果现象。  关键词 龙眼;大小年结果;解决措施;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  中图分类号:S667.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在解析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具体含义的基础上,分析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并探求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途径。
(云南省南华县五顶山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675200)  摘 要 我国能源现状不容乐观,因此需要将节能的思想及举措贯彻落实到生活及生产过程中。例如:在山地可以对牧草进行的引种和种植利用,通常情况下,可以利用山羊分区轮牧、饲养草食性鱼类、禽畜以及秸秆沼气制造等措施节约能源。实验发现,太阳能的利用率达到了1.32%,通过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方法,牧草转化率也有所上升。  关键词 山地;牧草种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