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拉利说开去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1983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谁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因为一次送孩子上学而成众矢之的呢?
  李先生开豪车送孩子上学,老师建议他不要这样做,说会诱导其他孩子的攀比心理,不利于教育。对此,李先生是一脸无辜,自己辛苦赚钱买来的车,何罪之有?
  初读这则新闻,我不禁莞尔,这是否真的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呢?
  汽车已走进大眾的日常生活,其价格少则几万,多则百万乃至千万,可究其本质,不过是代步工具。在李先生眼里,自己辛苦赚钱买来的法拉利跑车也只是适应他的家庭所需,并非用来炫富攀比。可他开自己的车送孩子上学,竟然使老师与某些家长认为不利于孩子的教育。
  然而,老师向李先生提出建议时,孩子的教育果真成了一大问题,并有了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
  苏格拉底曾说:“人需要的越少,越接近神。”他还说:“他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诚哉斯言!身外之物不过是生活的附属品,然而如今,这番话于老师等人来说早已变了味。乍一看,老师的话不无道理,开豪车不正是背离了苏格拉底的理念,并会引发孩子的攀比行为吗?可这只是遮挡在匮乏苍白的教育理念上的一件褴褛彩衣罢了。
  孩子的教育在于引导。我们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而不能只浮于表面,也不能只要求他人降低生活标准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与其艳羡豪车,甚至心生怨恨,不如靠自己的双手实现人生价值,创造美好未来。同样面对豪车,看待的态度可有千万种,而此处的老师与某些家长却选择了下策。
  托马斯·摩尔曾在《心灵书》中说,现世存在的问题是训斥太多教育太少。而我想说,教育之所以太少是因为妥协太多。众所周知,孩子认识世界极大地依赖于对世界的差异的识别与认知。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无论是才智还是金钱、权力、地位,无一是一模一样的,而老师与家长的职责便在于引导孩子对此做出正确的判断,并构建起正确的价值体系。“消灭”了一辆法拉利,还会出现千万辆“法拉利”,你又如何使它们一一为你妥协?
  透过这辆法拉利,窥见的是教育体系的不完善,甚至是多数人教育认知上的漏洞。
  因此,在教育中,接受差异是第一步。
  考场点评
  本文最大的亮点是辛辣。透过老师的建议,作者看到了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和多数人教育认知上的漏洞,目光犀利。“这只是遮挡在匮乏苍白的教育理念上的一件褴褛彩衣罢了。”“‘消灭’了一辆法拉利,还会出现千万辆‘法拉利’,你又如何使它们一一为你妥协?”直指问题核心,笔锋尖锐。不仅发现问题,作者还指明了解决办法———引导孩子对差异做出正确的判断,构建起正确的价值体系。作者能一层层说开去,皆因剥丝抽茧、思辨通透。(曹琳君)
其他文献
我的故乡在南方,那里的新年与这飘雪的北方截然不同。  南方的四季没有北方这么鲜明,过年时的茶园依然一片葱茏。  虽是早上五点,但袅袅的炊烟已经升上村庄的上空。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着,偶尔夹杂着几声鸡鸣。  刚还在睡梦中的孩童打着哈欠揉着惺忪的眼睛,似是被这鸡鸣声所唤醒,亦是被这春节的气味所唤醒,脑海里仍然回想着昨夜春晚喜气盈盈的画面。  街头流浪的大黄猫漫无目的地游荡着,看着满地燃放过的鞭炮的纸屑,
题目  《剪得秋光入卷来》中说:“金钱能买到很多东西,但买不到生命深处的诗情。”请以“生命深处的诗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中心明确,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题目解析  这是一道由大阅读题延伸而来的作文题,来自王清铭的散文《剪得秋光入卷来》。文中,作者有感于现代化进程中,忙碌的城市人越来越关注身外之物,忽视了内心的点滴感受,更无内在的生命观照。这一作文题摘自散文中
前段时间,微博上几张贵州大学老师带着年迈母亲上课的照片引发热议。照片中,老人坐在教室的后排,时而打盹儿,时而看着前方。老师在讲台授课,学生像往常一样正常听讲,似乎没有被老人影响。记者了解到,这位老师是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胡鸣,照片中的老人,正是他85岁的母亲,患有老年痴呆症,目前只认识自己的儿子,并且与儿子寸步不离。  胡鸣告诉记者,自从2010年父亲因脑溢血去世之后,2011年母亲的老年痴呆症
如果我是一朵小花  我要在春天的苏醒中  发芽  即使只有几个花苞  也要拼命地在阳光中获取温暖  呼吸新鲜空气  因为我要奋力生长  不辜负这春天的绿意  如果我是一朵小花  我要在夏日的骄阳下  盛开  尽情展现我的芳颜  让笑容绽放在那暖融融的风景里  作为一个小小的装饰停在那儿  留下永恒的美丽  如果这时  有蜜蜂因为我的芳香要来采蜜  我会对它说  采吧!愿花蜜甜进你的梦里  如果有人
亲爱的“圣诞老人”:  习惯了总是在平安夜收到你悄悄放在我枕边的信,因此在五月这个独属于你的节日里,我也悄悄把这封信放在你的枕边。  还记得第一次发现圣诞老人来信的那个清晨,我心情忽然由阴转晴,艳阳高照。我兴奋地冲进你的房间,与你分享这份喜悦,一字一句地将信读给你听:“这个学期你被评为‘三好学生’,口算、写字、跳绳都得了一等奖,还越来越爱看书了。你知道吗?你的每一次进步,爷爷都知道,打心眼儿里为你
“哎,听见了吗?‘冬瓜飞人’今天大放光芒了!”同桌满脸兴奋地冲进教室。其他同学“呼啦”一下围了过去,兴致勃勃地等待着他的下文。(采用倒叙开篇,设置悬念,引出文章的主人公。)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有点儿迷惑?“冬瓜飞人”是谁?我的班主任也。“冬瓜飞人”个子不高,整个身体看起来像个圆桶,脑袋也圆圆的,头上光秃秃的,发出锃亮的光泽,只有额头上稀稀拉拉地残存着一撮顽强的毛发,像极了冬瓜表皮的小绒毛。“冬瓜”
常规角度:任其泛滥,产生危害。表情包的出现本来是为了方便人们有效沟通,体贴人意,简单轻松,让人可以在文字之外感觉到对方传达的微妙情绪和不同心情。但如果任其泛滥,必将带来危害。表情包的存在让人们变得越来越懒,以致不想打字,如果话语、情绪全凭表情来传达,这就不仅是一种行动力的懒惰,更是思想的懒惰。  核心角度:辩证看待,因势利导。在表情包火热发展的势头之下,我们要正视其消极影响。狂欢化的表达方式,放大
如果我们感受不到彼此那炽热的爱意,并不是我们不够爱对方,只是我们爱的方式不同罢了。  我是一个笨拙又敏感的青春期少女,常常“为赋新词强说愁”,透着股酸腐的文人气息,而且羞于直接表达对你的爱。为了让你高兴,一句“您今天辛苦了,我爱您”在心里排练了无数遍,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凶巴巴的“烦不烦呢”,顿时,你如万箭穿心。明明是一句娇嗔的“别催了嘛,马上就好”,却口无遮拦地成了“你有完没完,大清早地催,催,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万事万物都有其内在联系。“祸兮福之所倚”,人类社会发展时,便要从命运的黑夜中听到光明的呼喊,从无序的繁星中察觉星座的指引,找到内在逻辑,发现转机,以无化有,以低生高,转化不断,人类才能生生不息。  低谷中孕育了茂盛的新生力量,善加引导,心有所悟,便能化腐朽为神奇。陶渊明与王阳明均离开官场,但他们知道这是拥抱新生活、寻求生命意义的契机,于是一个在田园收获山
苏子云:“白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不羡鸳鸯不羡仙,而乐亦无穷,此曰“自得其乐”也。  且看诸家“不亦乐乎”:金圣叹有《不亦快哉,三十三则》,贾平凹有《笑口常开》,其所以乐者何?皆一己生活中寻常之事,若羡他人之乐,则为之所累,而亦无可乐也。故曰:“自得其乐”存乎一心,倘得自身生活之乐趣,即细若微尘,逊于他人,甚或有憾,亦足一乐。  吾静坐细思上述短文,作者体察入微,善掘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