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毛毛虫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y8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周日早上,小桃一起床就过来找我说脖子痒痒。我一看吓了一跳,左半边脸上一片密集的小红疙瘩,一直延伸到脖子上,看着就瘆人。我立马就想到了日本南方高温潮湿,容易长壁虱,该不会是我打扫房间和晾晒枕头不够勤,让孩子对壁虱死骸过敏了吧?
  过了一会儿,小亚起来了,也喊痒痒。我一看,不得了,她的半边肩膀也长满了和小桃一样的小红疙瘩。我吓坏了,马上计划把全家人的被褥枕头都拿到洗衣房进行彻底消毒。
  孩子们痒得难受,有点抓狂了,我只好翻箱找药。家里备的西药类软膏基本都是英文名,并写成让人看不懂的片假名,我只能一个个到网上查作用——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治皮肤过敏的,赶紧给孩子们涂上,祈祷上帝保佑快点起作用。
  但此时,两个孩子身上的小红包也在蔓延。小桃从半边脸延伸到肩膀、胳膊、腿,小亚主要集中在肩膀和前胸后背,而一开始没有太大反应的双手,后来竟变成了最厉害的地方,指背、指腹,甚至手指的连接处都无一幸免,更严重的是,小红点开始肿成白色的小水泡了。
  这时,一直默不作声的老公突然冒出了一句:“她们是被毛毛虫刺伤了吧?”我觉得很不可思议,孩子没有摸过毛毛虫啊。确实,昨天是在有毛毛虫的树旁边玩过,我还叫两个孩子看毛毛虫呢,但并没有触碰到,这也会过敏?
  软膏好像不太管用,两个孩子的症状一点都没有减轻,而且连我自己的两只胳膊以及胸前也开始长出小红疙瘩了,忍不住直挠。第一天忍耐着过去后,第二天早上,我赶紧带孩子去医院。
  进了诊察室,说明了情况,医生就断定孩子们是被毛毛虫刺伤了。医生说,一只毒毛毛虫大约有150万根毒针,哪怕是最轻微的振动,都会导致这些毒针散发出去,由于太小太轻,它们在空气里悬浮也难以察觉,但只要是接近它们,就会被刺伤。最后,医生开了药,叫来两个护士给孩子们处理患部。看到孩子们周身布满小红点,护士们立刻感同身受地一边说“好可怜”,一边手脚麻利地上药,并在脖子和肩膀、手臂等厉害的地方轻轻地缠了绷带,微笑地告诉她们:“要开心哦,这样才会好得快。”
  经历过这次事件,我再次深深地感受到,自然界里有很多危险隐患,我自己就曾领教过蜜蜂和马蜂的厉害,而这次,小小毛毛虫给我们上了重要的一课。
  刺伤后怎样护理
  若不小心被毛毛虫的毒毛刺伤,应采取急救措施,可用胶布反复多次粘贴被刺伤部位,然后快速撕去胶布,将毒毛粘除。
  去除毒毛后,可用高浓度肥皂水反复清洗受伤部位,缓解瘙痒、疼痛症状,并外涂肤氢松软膏治疗。如果症状没有缓解,应立即前往医院求助。
其他文献
好多大人眼里,宝宝和狗狗是不能共存的,因为狗狗代表着危险。其实未必,狗狗作为人类的好朋友,它对宝宝的成长好处极多,关键是掌握好养狗与养娃的技巧。    去海边旅游的时候,两岁的女儿彤彤与我的两只七岁的金毛犬在海边嬉戏,小孩和大狗吸引了好多人的眼球,很多人都问我怎么放心让宝宝跟这么大的狗一起玩。作为一个妈妈,作为一个资深爱狗人,我有必要分享在有宝宝的家庭中如何养狗的经验。  与自然对话的窗  很多人
我跟然然在院子里摘枇杷,树有点高,我图省事直接揪了一串。然然看了看枇杷,把两颗未成熟的小小青枇杷拣了出来,严肃地对我说:“妈妈,它们还小,要保护它们。你摘了,它们的妈妈好伤心哟!难道你没听到它们在喊不要摘吗……”  我傻了,只好顺着女儿的话道歉:“是妈妈没做对,不该摘它们。妈妈以后注意点,好吗?对不起,小枇杷!”  “嗯,你以后要改正。”女儿批评完我,拒绝吃枇杷,全让我吃了。我的心情真是又酸又甜。
“好父母就是懂得如何慢慢往后退的父母。”加拿大心理学博士汤姆森大声说。“说得好听!”“谈何容易!”父母们小声嘀咕。  的确,书店里充斥着《虎妈战歌》之类的畅销书,不断暗示父母说:如果你不努力,孩子就完了;可实际上,比起“该做些什么”,父母们更迫切需要知道的是“该放下什么”。  断舍离,正好能解决这个问题。  断舍离原指瑜伽哲学中的断行、舍行、离行,鼓励人从外在身体的修行,带来内在心灵的改变。后来,
中午,我去接孩子。  放学铃响了,孩子们开始涌出来。  人很多。就在我没注意的时候,眼前突然“冒”出一个孩子,冲我做了一个鬼脸,伴随着一声长长的、低沉的“恐吓”声。我笑了,叫出那个孩子的名字,他笑嘻嘻地问:“叔叔,来接莉莉吧?”我点点头,他扬手做了个再见的姿势,蹦跶着融入人流中了。  我接着等。然后看到女儿的另一个同学走到我身边。她正想对我打招呼,手已扬起,却随即被另一处景象吸引了目光,扬起的手停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也是幼儿接受基本知识、技能教育、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天然场所。“人之初,性本善”,初生婴儿无所谓善恶,从胎儿起,饮食、走路、游戏、身心发展、知识、动作、语言、品行等各方面无一不受家庭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孩子,可塑性最强,喜欢模仿,身上深深地打着父母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烙印。面对家庭教育的巨大效力,幼儿园必须注重家园共育工作,努力争取家长配合,才能
据了解,我国目前3%~4%的儿童已经患上高血压,而且胖孩子患病比率居多。调查发现,在儿童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中,肥胖与其关系非常密切。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孩子中,50%是肥胖儿,每年体检筛出来的胖孩子中,又有1/3血压高。另外,首都儿科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米杰表明,儿童期血压偏高的孩子成人后比血压正常的孩子更易发生高血压病。因此,控制肥胖、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病一定要从儿童做起。
面试分两种,一种在报名后,一种在入学前:一般来说,优质小学的学位供不应求,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择优录取,大多会选择在报名后面试,实则为入学的“第二道坎儿”;而普通小学大多吸收的是就近入学的孩子,基本不存在打破头抢学位的问题,所以面试也就简单得多,安排在入学前,目的只是为了让学校了解孩子的情况,便于入学后的相关安排。  然而,即使伊伊属于后一种情况,为了给学校和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我们还是十分重视
连《舌尖2》都跑题谈起了学艺母女,感觉上中国父母个个都有一颗送孩子学艺的心,甚至不分内地港台,国内国外。  孩子学艺,初衷大多是因为兴趣;身后的家长,理念和态度却各自不同。于是有的什么都学,在不同技能中收获不同乐趣;有的从一而终,坚持苦钻终成一技之长;不过更多的还是中途放弃,一边重获更多时间玩耍,一边心里隐隐有些遗憾。  到底怎么做才对呢?真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孩子进入幼儿园,生病的几率会上升吗?拿这个问题问家长,超过一半的回答是:会。调查数据也显示,确实有44%的孩子在第一学期生病超过3次,以呼吸道疾病最为常见。  这有点像段子里说的:骑车子的时候看到前面有个小石头,总想着躲开;可实际情况往往是,越想躲就越会撞上去……  入园病,本来就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关键看家长的心态够不够淡定。
当孩子说将来要当面包师时,中国的妈妈大多数会说他沒出息,将来为什么不当科学家企业家呢?而日本的妈妈却会以孩子有生活目标而开心——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日前公布了与日本北海道大学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的结果,研究表明,中国妈妈对孩子的期望值更高、更加看重学历,并且不惜花重金对孩子从小进行教育投资,让孩子按大人的意愿学习;而日本妈妈则更看重孩子能力和性格培养,将目光聚集在孩子朴实、坦率、自强的性格及好奇心养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