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安全生产效率,企业的安全生产效率与PDCA循环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能降低企业的事故率,提高企业的生产率。本文针对企业安全管理中的PDCA循环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PDCA循环;企业安全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X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3-0070-01
前言
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工作有效的重要保障,提出企业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和要注重的问题,提出改进的PDCA管理模式,将改进的管理模式运用到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去,引入风险管理的概念,将风险管理融入到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对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1 什么是PDCA循环
PDCA循环是有四个阶段组成。由“计划一实施—检查—处理”四个文字英语的词头组成的PDCA循环,是一种基本运转形式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也是开展管理质量活动的一种科学的程序管理。PDCA循环是应用于平安任务的一种顺序,目的就在于建立安全工作保证体系,提高安全系数,利用零碎的定义和方法,改革须要的机构组织,利用安全管理活动把各部门、各环节再密切地组织起来,建立成一个有明确目的、相互配合的、共同进步的安全管理无机体系。PDCA循环的描述:P:严格按照组织具体方针和目标,去实现目标与控制风险、提高绩效有关指标。D:执行具体的措施和方法,并且去实施和运作。C:根据措施和目标来评估业绩,然后向负责人进行结果汇报。A:总结某一段时期内的业绩过程,把它制度化,并明确指出下一阶段的目标。
这4个步骤形成一个闭口的环状,并通过这个环状的不断进行运转,让管理质量的绩效螺旋上升。效劳和运营进程必须全面进行的系统化处理,工作服务的质量用最大限度去办到,企业之间的经济效益需要不断提高。片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引用为ISO9000品质管理和品质证体系系列标准的通用管理模式,也是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中所采取的管理模式。
2 PDCA的主要特点
PDCA循环模式的特点主要是指以下几个方面:
2.1 周而复始
PDCA循环模式在运行一次之后,还会继续运行,并且在整体上呈现着上升的趋势。在企业安全管理中运用PDCA的循环模式,每一次进行安全性的检查,都会发现不同的安全问题,并且需要在下一轮循环的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因而PDCA循环模式呈现着循环运用的特点,并且每一次循环运用,都会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质量。
2.2 PDCA循环模式具有大环带小环的特点
PDCA循环模式大环带小环的呈现方式主要指的是:小环之外设置中环,中环之外设置大环,从而实现环环相扣的目的,同时要保证环环之间具有合理的逻辑关系,进而确保PDCA循环模式的有效运行。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PDCA各个单项循环中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分别是:计划、执行、检查和总结。
2.3 PDCA循环模式具有循环上升的特点
在运用PDAC模式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发现新的问题,也会不断的去解决新问题,以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个循环过程会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同时也会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
3 基于PDCA循环的的企业安全管理
3.1 P阶段(计划和建立阶段)
在计划和建立阶段,首先要确定目标的实现方式;然后要对目标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其中不完善的地方;接着要研究引起问题出现的因素,并且要明确主要的影响因素;最后,要为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的方案,明确解决的方法。通常情况下,将计划和建立阶段涉及到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做的内容、做的原因、做的时间、做的地点、做的主体和做的方式。在P阶段,对于企业安全管理,则首先要合理科学的分析企业的安全现状,例如:安全生产形势、安全生产状况等等,并结合关于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的分析,从而有效的判断影响企业安全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制定企业安全管理的目标。然后,要明确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用性,即确保制定的安全管理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在目标的确定过程中,要有效的参考企业具体情况的分析,并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合理的运用目标预测方法,科学的明确目标。目标有结果性目标和过程性目标,结果性目标主要指的是工伤事故的发生频率、伤亡程度指标等等,而过程性指标主要指的是加强安全生产过程管理的指标,例如:企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率等等。最后,要为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解决的措施,同时还要确定安全施工的考核标准,明确安全施工的奖惩方法。考核标准是将安全管理目标合理的细化,奖惩方法是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3.2 D阶段(实施和行动阶段)
在D阶段,企业管理人员要依照安全管理的目标,逐步落实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首先,对于企业单位的每一个部门要明确其安全管理的工作,明确每一个部门需要承担的安全责任,从而保证建筑工程安全的施工。在企业安全生产一段时间之后,要及时的归纳和总结安全施工的具体情况,从而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也为建筑工程下一阶段的安全施工进行分析和研究,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目标可以实现,将企业安全管理的工作落实到位。此外,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要遵守“安全生產,忍忍有责”和“安全工作需要全员参加”的原则,要合理的分配企业工作人员具体的工作任务,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其工作过程中的责任感认识,全方位的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
3.3 C阶段(检查和评价阶段)
在C阶段,主要是检查和评价企业安全管理的效果,从而及时的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隐患,并且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保证去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安全为目标的企业管理,在一段时间之后,企业对于安全管理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安全施工,但是要合理的检查和评价的最终效果。一般情况下,企业安全管理效果检查和评价的内容有:安全计划的实施程度、完成的效果等等,检查形式有:领导层的检查形式、领导和群众共同的检查形式、专业检查和班组的自我检查。检查可以从动态上掌握企业安全生产的情况,从而及时的发现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保证企业运营的安全性。
3.4 A阶段(优化和改进阶段)
A阶段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总结阶段,该阶段是对总结的检查结果进行处理,肯定成功经验,并适当推广、标准化;总结失败经验,以免重现,该阶段是安全水平改进和提高的基础。在这个阶段,项目负责人召集相关单位的安全相关负责人对本次P,D,C阶段进行讨论、汇总与总结。处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纳入下一次循环的P阶段,给出书面整改措施,同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并加以推广。A阶段既是一次循环的结束,又是下一循环的开始,通过A阶段我们发现安全管理中的新问题并在下一次循环中进一步解决。
结束语
安全管理具有系统性、连续性等特点,通过将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企业安全管理,探讨了企业业安全管理的全新方法及其操作过程,借以降低企业安全事故率,提高企业业生产率,增加效益。所以,对PDCA循环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深入的研究探讨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杨光.基于PDCA循环理论下的环境审计流程设计[J].商,2015(41).
[2] 梁奇.PDCA循环下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2):53-54.
[关键词]PDCA循环;企业安全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X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3-0070-01
前言
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工作有效的重要保障,提出企业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和要注重的问题,提出改进的PDCA管理模式,将改进的管理模式运用到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去,引入风险管理的概念,将风险管理融入到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对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1 什么是PDCA循环
PDCA循环是有四个阶段组成。由“计划一实施—检查—处理”四个文字英语的词头组成的PDCA循环,是一种基本运转形式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也是开展管理质量活动的一种科学的程序管理。PDCA循环是应用于平安任务的一种顺序,目的就在于建立安全工作保证体系,提高安全系数,利用零碎的定义和方法,改革须要的机构组织,利用安全管理活动把各部门、各环节再密切地组织起来,建立成一个有明确目的、相互配合的、共同进步的安全管理无机体系。PDCA循环的描述:P:严格按照组织具体方针和目标,去实现目标与控制风险、提高绩效有关指标。D:执行具体的措施和方法,并且去实施和运作。C:根据措施和目标来评估业绩,然后向负责人进行结果汇报。A:总结某一段时期内的业绩过程,把它制度化,并明确指出下一阶段的目标。
这4个步骤形成一个闭口的环状,并通过这个环状的不断进行运转,让管理质量的绩效螺旋上升。效劳和运营进程必须全面进行的系统化处理,工作服务的质量用最大限度去办到,企业之间的经济效益需要不断提高。片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引用为ISO9000品质管理和品质证体系系列标准的通用管理模式,也是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中所采取的管理模式。
2 PDCA的主要特点
PDCA循环模式的特点主要是指以下几个方面:
2.1 周而复始
PDCA循环模式在运行一次之后,还会继续运行,并且在整体上呈现着上升的趋势。在企业安全管理中运用PDCA的循环模式,每一次进行安全性的检查,都会发现不同的安全问题,并且需要在下一轮循环的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因而PDCA循环模式呈现着循环运用的特点,并且每一次循环运用,都会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质量。
2.2 PDCA循环模式具有大环带小环的特点
PDCA循环模式大环带小环的呈现方式主要指的是:小环之外设置中环,中环之外设置大环,从而实现环环相扣的目的,同时要保证环环之间具有合理的逻辑关系,进而确保PDCA循环模式的有效运行。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PDCA各个单项循环中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分别是:计划、执行、检查和总结。
2.3 PDCA循环模式具有循环上升的特点
在运用PDAC模式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发现新的问题,也会不断的去解决新问题,以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个循环过程会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同时也会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
3 基于PDCA循环的的企业安全管理
3.1 P阶段(计划和建立阶段)
在计划和建立阶段,首先要确定目标的实现方式;然后要对目标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其中不完善的地方;接着要研究引起问题出现的因素,并且要明确主要的影响因素;最后,要为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的方案,明确解决的方法。通常情况下,将计划和建立阶段涉及到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做的内容、做的原因、做的时间、做的地点、做的主体和做的方式。在P阶段,对于企业安全管理,则首先要合理科学的分析企业的安全现状,例如:安全生产形势、安全生产状况等等,并结合关于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的分析,从而有效的判断影响企业安全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制定企业安全管理的目标。然后,要明确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用性,即确保制定的安全管理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在目标的确定过程中,要有效的参考企业具体情况的分析,并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合理的运用目标预测方法,科学的明确目标。目标有结果性目标和过程性目标,结果性目标主要指的是工伤事故的发生频率、伤亡程度指标等等,而过程性指标主要指的是加强安全生产过程管理的指标,例如:企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率等等。最后,要为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解决的措施,同时还要确定安全施工的考核标准,明确安全施工的奖惩方法。考核标准是将安全管理目标合理的细化,奖惩方法是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3.2 D阶段(实施和行动阶段)
在D阶段,企业管理人员要依照安全管理的目标,逐步落实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首先,对于企业单位的每一个部门要明确其安全管理的工作,明确每一个部门需要承担的安全责任,从而保证建筑工程安全的施工。在企业安全生产一段时间之后,要及时的归纳和总结安全施工的具体情况,从而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也为建筑工程下一阶段的安全施工进行分析和研究,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目标可以实现,将企业安全管理的工作落实到位。此外,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要遵守“安全生產,忍忍有责”和“安全工作需要全员参加”的原则,要合理的分配企业工作人员具体的工作任务,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其工作过程中的责任感认识,全方位的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
3.3 C阶段(检查和评价阶段)
在C阶段,主要是检查和评价企业安全管理的效果,从而及时的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隐患,并且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保证去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安全为目标的企业管理,在一段时间之后,企业对于安全管理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安全施工,但是要合理的检查和评价的最终效果。一般情况下,企业安全管理效果检查和评价的内容有:安全计划的实施程度、完成的效果等等,检查形式有:领导层的检查形式、领导和群众共同的检查形式、专业检查和班组的自我检查。检查可以从动态上掌握企业安全生产的情况,从而及时的发现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保证企业运营的安全性。
3.4 A阶段(优化和改进阶段)
A阶段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总结阶段,该阶段是对总结的检查结果进行处理,肯定成功经验,并适当推广、标准化;总结失败经验,以免重现,该阶段是安全水平改进和提高的基础。在这个阶段,项目负责人召集相关单位的安全相关负责人对本次P,D,C阶段进行讨论、汇总与总结。处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纳入下一次循环的P阶段,给出书面整改措施,同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并加以推广。A阶段既是一次循环的结束,又是下一循环的开始,通过A阶段我们发现安全管理中的新问题并在下一次循环中进一步解决。
结束语
安全管理具有系统性、连续性等特点,通过将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企业安全管理,探讨了企业业安全管理的全新方法及其操作过程,借以降低企业安全事故率,提高企业业生产率,增加效益。所以,对PDCA循环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深入的研究探讨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杨光.基于PDCA循环理论下的环境审计流程设计[J].商,2015(41).
[2] 梁奇.PDCA循环下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