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生成与进阶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jus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要求数学考查转向,实现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深度学习.学生的深度学习生成与进阶可以从四个方面实施,即明确教学三种逻辑,寻找学生最近发展区;合理设计体验情境,设计数学具身活动;把握学生数学需求,高效进行知识交互;助力学生知识建构,主动回归现实应用.深度学习的实施还需要教师确立学生体验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环节.
  【关键词】 复数;深度学习;HPM;具身
  2019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搭建“一核四层四翼”评价结构,其中“四翼”提出了考查要求,即“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2020年高考数学山东卷以及适应性考试的试题都清晰地体现了考查要求的转向,由考知识转向考应用,由考解题转向考方案,由考问题转向考创新,这种转向要求数学课堂教学能够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指基于人类探究、创新和有目的行为,旨在激发学生与教师的活力与激情,让学生更合乎人类的本性,让学生更直接、深度地投入、参与到学习中,进而实实在在地改变生活,改变世界[1].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二是反思生活与改变世界;三是促进核心素养的生成.
  1 深度学习在复数教学中的生成与进阶
  数学教学作为一个系统,包含静态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四个静态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以学生深度学习为导向的数学教学需要四个要素协调运作,教师需要发挥积极作用,为教学系统提供驱动力,将数学教学中的静态要素串联为动态系统,促进深度学习的生成与进阶,图1为生成深度学习的四要素关系图.
  1.1 明确教学三种逻辑,寻找学生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教师的教学设计首先要依据所教学生的学情,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立教学目标,即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够得着的潜在发展水平.教师可以从知识逻辑、教学逻辑、认知逻辑三种逻辑角度,分析并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案例1 复数的概念(2019年人教A版)教学分析
  学生现有水平:能够解决判别式大于或等于0的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问题,理所当然地认为判别式小于0时的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曾经历过一次数系扩充,即方程的根从有理数到无理数的过程,在没有无理数概念时,学生能够解方程x2-4=0,但是不能求解方程x2-2=0的根.
  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学习了对数的概念,如2x=3中x的对数表达,通过引入新的数学符号对概念进行定义.
  三种逻辑:①知识逻辑,数系的扩充已经完成了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四个过程,每一过程都是在上一数系基础上,重新定义新的数,同时后者的运算规则兼容前者的运算规则;②教学逻辑,即类比推理的方法可以得出复数概念的新定义与运算法则;③认知逻辑,面对方程x2 2=0,可以选择方程无解,也可以思考无解的原因是我们关于数的认识局限性,如在整数域内解方程x2-2=0,也是无解的,但是如果在实数域内解方程x2-2=0,则是有解的,所以是否有解与所处于的数域有关,自然得出复数的定义,这是一种基于自身体验产生的需求问题,是一种具身认知.
  点评 ①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将知识告诉学生,还应在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上构建新认知,所以教学首先要清楚学生关于所要学习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让新知识的构建有锚点,案例一中针对学生已经学过的数系扩充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一些数学概念进行了回顾,准确寻找到学生知识体系中的生长点.②三种逻辑中,知识逻辑基于数学大概念,教學逻辑基于归纳推理的严格逻辑证明,认知逻辑中学生的体验是教学的核心,三种逻辑的正确理解与应用是教学高效的保证.
  1.2 合理设计体验情境,设计数学具身活动
  情境体验是学生从“他心”到“我心”转化的环节,在体验前教师所展示的问题或学生所处的情境,对于学生而言,是与自身无关的身外情境,在经历过具身活动(物理具身、思维具身、想象具身与情感具身)后,学生成为情境的主角,问题的解决成为其自身的需求.
  具身活动指身体、思想、情感与想象协调参与的活动,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必须身体参与的教学活动才是具身活动.教学中的具身活动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情进行情境设计,学习内容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可以设计从现象到学科知识的全过程体验;学习内容来源于其它数学模块知识的,可以从HPM(数学史)的角度进行体验,这种体验是“像数学家一样学习数学”,是从数学旧知生成数学新知的体验.
  案例2 复数的概念(2019年人教A版)情境活动
  学生活动1:问题1:已知方程组x y=10,
  xy=40,分别求x,y的值.
  生1:代入消元,可得一元二次方程x2-10x 40=0,其中判别式Δ=-60
其他文献
抽疯  一天晚上,我在阳台抽烟,我抽一半,风抽一半,我没有计较,或许风也有烦恼,转念一想凭什么,于是我开始抽疯。眼拙的大妈  高一的时候,一次和爷爷出去玩。旁边一大妈说:“哟,您女儿长得挺漂亮的。”爷爷连忙摆手说:“没有,没有,这是我孙女。”我哇地一下就哭了。拼车  下大雨,很难打上车。  走了一段,见一美女招手。司机停车,美女请求拼车。  我的心怦怦地跳,oh yeah!司机回头看我,我狂点头。
摘要:当今全球体系格局和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进程正发生巨变,未来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大变局将走向何方?我们身在何处?又应当何为?时代的大变局呼唤我们理性的预判和进取的谋划。面向2035年教育现代化,聚焦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分类推动高等学校特色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全面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强高校创新体系建设,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推进高校科研体制改革与创新
这事打一开始,就显得有些荒诞不经,甚至称得上滑稽可笑。谁信呢?一个退休多年的教授,又瘦又小的瘸老头,竟然要从省城一路步行,到远在三百公里以外的慢云村,寻找什么花狼。听见没?是步行三百公里,寻找或许根本不存在的花狼。  舒坦清楚地记得,区教授第一次出现在他视野时,这个平原上的寻常小村正刮着年年春天都要刮的大风,呜呜呜地刮过来,又呜呜呜地刮过去,再呜呜呜地刮过来,像有一万只野狼在同时嗥叫。风这么一刮,
摘要:尽管我们在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与方法上,完成了一次革命性的思想改造,实现了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飞跃。但由于受到集体意志、思维惯性等因素的影响,相关学者仍然执着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既有观点与方法,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框框中艰难跋涉。“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对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而言无疑是重要的,但也凸显出前所未有的困境。而从教育理论(原理)出发,
摘要:绩效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已经以课程或专业的形式进入美国高校。我国一些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也开始开设相关课程和研究方向。从历史演化的视角考察当前美国高校开设绩效技术相关课程的状况,可以看到绩效技术课程进入美国高校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同时也是绩效技术自身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以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为例,其在导入绩效技术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树立品牌、开发自己的胜任力列表、跨院系构建课程以及提
1  王功兵坐在路边石头上等李朝阳时,满心里不耐烦。本来说好了,五点多钟就能接上人,结果,到六点了,还没见到那人一个鬼毛影子。王功兵看着落日把西山都染红了,一毫毫渐渐往下滑落了,他想,要是太阳全部掉下去看不见了,那个叫李朝阳的家伙还没来的话,他就立马发动他的“爬山虎”小四轮,一秒也不耽搁,直接回到幸福村。  山里的落日像一面大铜锣,敲出满天的晚霞,敲着敲着,哐当一声,就把自己敲到地底下去了,这节奏
路途  沿途植被一成不变,写满绿色的倦意  身后之路,像过去的年月。有什么  落在我们启程的地方  落日如下坠的炮弹。暮霭如前世  河面上,几粒灯火,在传授隐忍的技艺  夜跑者  夜跑者沿着操场绕圈,像是  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幽灵。他的体内  有光,照亮月亮缺席的路径  跑动时,黑暗被身体和看不见的风  同时撕开;路途被暗中测量  约等于后退的时间  跑动时,他察觉有什么在幽暗中  滴落,与脊背上的
摘要:随着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师生具备了将其独特的生命感知、情绪波动、价值取向等及时渗透到“教育
一个人为鲜花、为衣服或者为食物这样费心推敲,我们会说他琐碎不堪,因为我们可能会觉得那些事情不值得这么操心,但是,有些在日常生活中也许是坏习惯而常常遭到压制或掩盖的事情,在艺术世界里恢复了应有的地位。  在事关协调形状或者调配颜色时,艺术家要永远极端地“琐碎”,或者更恰当地说,要极端地挑剔。他有可能看出我们简直无法察觉的色调和质地的差异。而且,他的工作要比我们日常生活体验的事情要远为复杂。他所要平衡
一  最早认识的赵桥村人叫胡宗芝,我联系的贫困户。胡宗芝是一位老大姐,高度近视,右眼几乎没有光感。我至今仍记得第一次登胡宗芝家门时的情景,她呆滞地站在一边,不停地向我叙述,说儿子,说家庭,说自己的举步维艰,说不想儿子死,说儿子经常和她说妈我想活着……  贫困让人无奈。胡宗芝五十多岁,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得多。改革开放后,她家刚刚才热络起来的日子陡然被泼了盆凉水,原因是丈夫患肝癌,花去家中所有积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