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字:IBM/STG/财报
Bill Zeitler透露,中国是最先实行提高中小企业覆盖率策略的国家之一,IBM今年正在把这一策略在中国获得的经验向全球推广。
自2005年IBM系统与科技事业部(STG)发布系统战略以来,将虚拟化、开放和协作创新定为未来五年的发展重点,如今已棋至中盘,在全球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它是否能够带动旗下各细分事业部的健康成长?数字足以说明一切。任何上市公司不仅面临来自华尔街的业绩拷问,也承受着来自第三方调研机构的排名压力,简单的几个数字就可以将战略与执行的成败一目了然。
作为服务、软件、硬件三大业务铁三角中的核心一员,STG代表的是IBM整个基础架构的“地基”——硬件系统。在2006 年IBM全年914亿美元总营收中,STG营收220亿美元,较2005年成长5%。在细分领域,据IDC统计,IBM以32%和40%的销售额领先Unix和刀片服务器市场,而且在整体存储市场也位居第一。
就在4月底,恰逢2007第一季度财报刚刚公布,IBM全球高级副总裁及STG总经理Bill Zeitler来到中国。作为STG掌门人,他不仅肯定了中国的发展,也解答了全球范围财报数字与三大战略之间的关系。
Bill Zeitler有理由更为重视其在中国的发展:“就硬件系统来看,中国是STG占有率和增长率最高的市场之一。全球平均增长率在6%左右,而今年第一季度STG中国做到了四倍于市场的平均增长率。”不仅如此,就去年全年来看,在中国整体外部存储器市场,IBM的营业额实现了24.2%的年增长,TB出货量实现了52.8%的年增长;在中国整体服务器市场,IBM的营业额实现了年增长11.3%,出货量实现了年增长44%。通过数字,我们会发现其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出货量与营业额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主要得益于去年IBM中国“碧海蓝天”计划的部署。通过300个地市的覆盖与深耕,面向中小企业的硬件系统成为一大亮点。据Bill Zeitler透露,中国已经成为IBM全球策略的先行者。例如,中国是最先实行提高中小企业覆盖率策略的国家之一,IBM今年正在把这一策略在中国获得的经验向全球推广。
为何大型主机大行其道?
通过与用户协同创新,IBM服务器家族中的“大家伙”早已焕然一新,并被更多的用户所接受。
财报显示,2006年是IBM System z大型主机表现强劲的一年,销售额增长了8%。
据Gartner统计,IBM以32%的销售额市场份额连续八年保持全球服务器市场第一,而高端z系列业务收入的强劲增长直接巩固了IBM全球服务器销售额的领先地位。那么,大型主机何以重新焕发青春呢?
据悉,从1990年到2000年,IBM大型主机(z系列)这十年中整体装机量增长30%。但从2000年到2006年,IBM开发了支持开放技术的新平台,使得整个装机量增长了三倍。z系列允许用户不仅集中处理传统主机上的应用,而且因为坚持开放策略,通过为Linux和Java配置专用处理器等措施,也吸引了更多的新工作负载。“现在,z系列产品60%的处理业务都是非传统主机应用的新型业务。”Bill Zeitler透露的这一统计数字足以说明开放的成功。
不仅如此,2006年,IBM还推出了System z BC大型主机,瞄准规模稍小的企业用户,并通过与Oracle和SAP的合作推动了基于该平台的创新,扩大了客户群。通过与用户协同创新,IBM服务器家族中的“大家伙”早已焕然一新,并被更多的用户所接受。2006年,IBM 就通过与中国银行合作,用System z9 Parallel Sysplex,并基于3.8亿个账户的30亿个历史记录,创造了主机每秒9445个实时交易处理的核心银行业务基准测试纪录。
此外,虚拟化也为大型主机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据IDC统计,2001年开始的几年中,x86结构服务器出货增长率逐年增长,但是近两年增长率在不断下降。Bill Zeitler认为:“我们看到应用了虚拟化技术的大型主机和Unix系统的服务器销售量在大幅增加,所以服务器总台数的增长率就明显下降。”看来,不是用户减少了对服务器计算能力的需求,而是因为高端服务器占的比例大大增加。
为何i系列服务器增速放缓
在新的市场覆盖尤其是中小企业市场上,i系列将在今年获得突破。
在近期财报中,会发现System i增速放缓。对此,Bill Zeitler坦言:“实际确实如此。”i系列与p系列共同应用Power处理器,但前者更为开放灵活,它不仅可以支持AIX操作系统,也同样可以支持Linux甚至Windows操作平台。那么同是Power架构的i系列,它的定位是否会为此进一步调整?
Bill Zeitler认为i系列增长放缓主要来自两方面问题:首先i系列产品本身在性价比提高方面,没有其他品牌那么明显;另外,作为高集成度的平台,i系列的定位一直是强调系统价值,但近期没有能够在这方面给用户提供更多突破性的应用,例如没有将Java等技术集成其中。他表示:“今年的策略就是在系统价值方面进行加强,把新的工作量作为i系列应用处理能力增长的主要方面。正如z系列所取得的成功,我们可以将用户已经分散在其他平台的工作量集中到i系列中。”
此外,在新的市场覆盖尤其是中小企业市场上,i系列也将在今年获得突破。尽管主要面对中小企业的x系列(包括BladeCenter刀片服务器)在2006年销售额同比增长7%,但Bill Zeitler却看到了更大的希望:“中小企业是IBM创新还未渗透的领域,这将是IBM在2007年的工作重点。”为此,今年伊始,STG任命了全球中小企业业务新的领导人,主要负责开发x、i、p和存储等系列的新产品,重中之重就是开发针对中小企业市场的易捷解决方案。IBM将选择在i系列计划里发布第一批这样的产品,不仅有硬件产品还有软件服务和管理性能,这正是i系列产品强调系统价值的体现。
为何微电子增长最快
增长迅猛主要归功于基于Power架构的Cell芯片。但今年,它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吗?
去年,STG各项业务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当属微电子,同比去年增幅高达22%。IBM的四大服务器系列中除了x系列外,都采用自己研发的芯片,但去年增长如此迅猛还应主要归功于基于Power架构的Cell芯片。当你看到在90亿美元规模的游戏机市场上,全球三大主要游戏机供应商(索尼、微软和任天堂)竞争激烈的时候,实际上微软的XBOX360游戏机、索尼的PS3游戏机以及任天堂的Wii视频游戏机都采用了IBM的处理器,这些游戏机的动力引擎就是与IBM 协作设计的Cell芯片。
但从去年到今年一季度,微电子业务增长已经放缓。今年,它还能取得这样令人瞩目的成绩吗?Bill Zeitler认为,这是因为游戏行业在这段时间出现一些换代产品,在过渡时期产生冲击:“今年下半年,Cell会回到更高的水平。另外下半年一个新的增长点在于Cell在通讯设备上的应用。”Cell的基础Power芯片在本季度就要推出第六代Power 6,届时这个目前市场上最快的芯片的时钟频率将达到4GHz~5GHz。同上一代Power5处理器相比,Power6的运算速度和性能将实现质的飞跃,也将为STG带来新的成长空间。
此外,IBM还将使用特别设计的芯片来满足用户在绿色数据中心上的应用。据悉,目前供电和散热成本在IT整体预算中所占的比例将超过1/3。IBM很早就认识到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是一个涉及到各个方面且相互联系的难题——从硅技术和芯片设计的进步,一直到数据中心的系统规划以及如何运行这些系统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的使用。在芯片方面,IBM针对功能做了不同的优化,例如2004年IBM发布蓝色基因高性能芯片,2006年又发布游戏机市场的Cell芯片等等。这些CPU为客户提供了线性增长处理能力,甚至是几百倍的增长。
Bill Zeitler表示:“我认为未来几年Cell的处理能力,会比目前在中国国家网格中应用的芯片在性能上提高50倍到60倍。而蓝色基因芯片,能够在1/10的空间里面提供超过10倍处理能力的增长,也就是会有超过100倍处理能力的增长。而且,这些新的芯片都将应用更低电压。将这些技术混合应用,就能够帮助用户建立绿色数据中心。
他透露,IBM还将于5月10日在全球发布绿色数据中心方案,这将是与服务部、软件部共同配合的打包方案,6月初这些方案将集中在中国推广。
Bill Zeitle
Zeitler现任IBM全球高级副总裁及系统与科技事业部总经理。他负责IBM全部硬件产品的业务,同时还负责全球工程方案部(GES)业务。GES主要致力于利用IBM的专业设计技术、科技资产以及制造能力为IBM及其客户的产品开发提供微处理器方面的研发。
Zeitler在2000年9月被任命为IBM全球高级副总裁及IBM服务器事业部总经理(IBM服务器事业部后来整合为IBM系统与科技事业部)。
在此之前,Zeitler曾担任IBM企业服务器部门总经理。之前,他还曾担任全球软件销售和市场、服务器品牌管理以及AS/400等部门总经理。在市场和服务部门,他也曾担任过一些高级主管职位。
1969年,他作为程序员在纽约White Plains加入IBM公司。
1969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Erie的Gannon University,并获得数学学士学位。
Bill Zeitler透露,中国是最先实行提高中小企业覆盖率策略的国家之一,IBM今年正在把这一策略在中国获得的经验向全球推广。
自2005年IBM系统与科技事业部(STG)发布系统战略以来,将虚拟化、开放和协作创新定为未来五年的发展重点,如今已棋至中盘,在全球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它是否能够带动旗下各细分事业部的健康成长?数字足以说明一切。任何上市公司不仅面临来自华尔街的业绩拷问,也承受着来自第三方调研机构的排名压力,简单的几个数字就可以将战略与执行的成败一目了然。
作为服务、软件、硬件三大业务铁三角中的核心一员,STG代表的是IBM整个基础架构的“地基”——硬件系统。在2006 年IBM全年914亿美元总营收中,STG营收220亿美元,较2005年成长5%。在细分领域,据IDC统计,IBM以32%和40%的销售额领先Unix和刀片服务器市场,而且在整体存储市场也位居第一。
就在4月底,恰逢2007第一季度财报刚刚公布,IBM全球高级副总裁及STG总经理Bill Zeitler来到中国。作为STG掌门人,他不仅肯定了中国的发展,也解答了全球范围财报数字与三大战略之间的关系。
Bill Zeitler有理由更为重视其在中国的发展:“就硬件系统来看,中国是STG占有率和增长率最高的市场之一。全球平均增长率在6%左右,而今年第一季度STG中国做到了四倍于市场的平均增长率。”不仅如此,就去年全年来看,在中国整体外部存储器市场,IBM的营业额实现了24.2%的年增长,TB出货量实现了52.8%的年增长;在中国整体服务器市场,IBM的营业额实现了年增长11.3%,出货量实现了年增长44%。通过数字,我们会发现其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出货量与营业额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主要得益于去年IBM中国“碧海蓝天”计划的部署。通过300个地市的覆盖与深耕,面向中小企业的硬件系统成为一大亮点。据Bill Zeitler透露,中国已经成为IBM全球策略的先行者。例如,中国是最先实行提高中小企业覆盖率策略的国家之一,IBM今年正在把这一策略在中国获得的经验向全球推广。
为何大型主机大行其道?
通过与用户协同创新,IBM服务器家族中的“大家伙”早已焕然一新,并被更多的用户所接受。
财报显示,2006年是IBM System z大型主机表现强劲的一年,销售额增长了8%。
据Gartner统计,IBM以32%的销售额市场份额连续八年保持全球服务器市场第一,而高端z系列业务收入的强劲增长直接巩固了IBM全球服务器销售额的领先地位。那么,大型主机何以重新焕发青春呢?
据悉,从1990年到2000年,IBM大型主机(z系列)这十年中整体装机量增长30%。但从2000年到2006年,IBM开发了支持开放技术的新平台,使得整个装机量增长了三倍。z系列允许用户不仅集中处理传统主机上的应用,而且因为坚持开放策略,通过为Linux和Java配置专用处理器等措施,也吸引了更多的新工作负载。“现在,z系列产品60%的处理业务都是非传统主机应用的新型业务。”Bill Zeitler透露的这一统计数字足以说明开放的成功。
不仅如此,2006年,IBM还推出了System z BC大型主机,瞄准规模稍小的企业用户,并通过与Oracle和SAP的合作推动了基于该平台的创新,扩大了客户群。通过与用户协同创新,IBM服务器家族中的“大家伙”早已焕然一新,并被更多的用户所接受。2006年,IBM 就通过与中国银行合作,用System z9 Parallel Sysplex,并基于3.8亿个账户的30亿个历史记录,创造了主机每秒9445个实时交易处理的核心银行业务基准测试纪录。
此外,虚拟化也为大型主机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据IDC统计,2001年开始的几年中,x86结构服务器出货增长率逐年增长,但是近两年增长率在不断下降。Bill Zeitler认为:“我们看到应用了虚拟化技术的大型主机和Unix系统的服务器销售量在大幅增加,所以服务器总台数的增长率就明显下降。”看来,不是用户减少了对服务器计算能力的需求,而是因为高端服务器占的比例大大增加。
为何i系列服务器增速放缓
在新的市场覆盖尤其是中小企业市场上,i系列将在今年获得突破。
在近期财报中,会发现System i增速放缓。对此,Bill Zeitler坦言:“实际确实如此。”i系列与p系列共同应用Power处理器,但前者更为开放灵活,它不仅可以支持AIX操作系统,也同样可以支持Linux甚至Windows操作平台。那么同是Power架构的i系列,它的定位是否会为此进一步调整?
Bill Zeitler认为i系列增长放缓主要来自两方面问题:首先i系列产品本身在性价比提高方面,没有其他品牌那么明显;另外,作为高集成度的平台,i系列的定位一直是强调系统价值,但近期没有能够在这方面给用户提供更多突破性的应用,例如没有将Java等技术集成其中。他表示:“今年的策略就是在系统价值方面进行加强,把新的工作量作为i系列应用处理能力增长的主要方面。正如z系列所取得的成功,我们可以将用户已经分散在其他平台的工作量集中到i系列中。”
此外,在新的市场覆盖尤其是中小企业市场上,i系列也将在今年获得突破。尽管主要面对中小企业的x系列(包括BladeCenter刀片服务器)在2006年销售额同比增长7%,但Bill Zeitler却看到了更大的希望:“中小企业是IBM创新还未渗透的领域,这将是IBM在2007年的工作重点。”为此,今年伊始,STG任命了全球中小企业业务新的领导人,主要负责开发x、i、p和存储等系列的新产品,重中之重就是开发针对中小企业市场的易捷解决方案。IBM将选择在i系列计划里发布第一批这样的产品,不仅有硬件产品还有软件服务和管理性能,这正是i系列产品强调系统价值的体现。
为何微电子增长最快
增长迅猛主要归功于基于Power架构的Cell芯片。但今年,它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吗?
去年,STG各项业务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当属微电子,同比去年增幅高达22%。IBM的四大服务器系列中除了x系列外,都采用自己研发的芯片,但去年增长如此迅猛还应主要归功于基于Power架构的Cell芯片。当你看到在90亿美元规模的游戏机市场上,全球三大主要游戏机供应商(索尼、微软和任天堂)竞争激烈的时候,实际上微软的XBOX360游戏机、索尼的PS3游戏机以及任天堂的Wii视频游戏机都采用了IBM的处理器,这些游戏机的动力引擎就是与IBM 协作设计的Cell芯片。
但从去年到今年一季度,微电子业务增长已经放缓。今年,它还能取得这样令人瞩目的成绩吗?Bill Zeitler认为,这是因为游戏行业在这段时间出现一些换代产品,在过渡时期产生冲击:“今年下半年,Cell会回到更高的水平。另外下半年一个新的增长点在于Cell在通讯设备上的应用。”Cell的基础Power芯片在本季度就要推出第六代Power 6,届时这个目前市场上最快的芯片的时钟频率将达到4GHz~5GHz。同上一代Power5处理器相比,Power6的运算速度和性能将实现质的飞跃,也将为STG带来新的成长空间。
此外,IBM还将使用特别设计的芯片来满足用户在绿色数据中心上的应用。据悉,目前供电和散热成本在IT整体预算中所占的比例将超过1/3。IBM很早就认识到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是一个涉及到各个方面且相互联系的难题——从硅技术和芯片设计的进步,一直到数据中心的系统规划以及如何运行这些系统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的使用。在芯片方面,IBM针对功能做了不同的优化,例如2004年IBM发布蓝色基因高性能芯片,2006年又发布游戏机市场的Cell芯片等等。这些CPU为客户提供了线性增长处理能力,甚至是几百倍的增长。
Bill Zeitler表示:“我认为未来几年Cell的处理能力,会比目前在中国国家网格中应用的芯片在性能上提高50倍到60倍。而蓝色基因芯片,能够在1/10的空间里面提供超过10倍处理能力的增长,也就是会有超过100倍处理能力的增长。而且,这些新的芯片都将应用更低电压。将这些技术混合应用,就能够帮助用户建立绿色数据中心。
他透露,IBM还将于5月10日在全球发布绿色数据中心方案,这将是与服务部、软件部共同配合的打包方案,6月初这些方案将集中在中国推广。
Bill Zeitle
Zeitler现任IBM全球高级副总裁及系统与科技事业部总经理。他负责IBM全部硬件产品的业务,同时还负责全球工程方案部(GES)业务。GES主要致力于利用IBM的专业设计技术、科技资产以及制造能力为IBM及其客户的产品开发提供微处理器方面的研发。
Zeitler在2000年9月被任命为IBM全球高级副总裁及IBM服务器事业部总经理(IBM服务器事业部后来整合为IBM系统与科技事业部)。
在此之前,Zeitler曾担任IBM企业服务器部门总经理。之前,他还曾担任全球软件销售和市场、服务器品牌管理以及AS/400等部门总经理。在市场和服务部门,他也曾担任过一些高级主管职位。
1969年,他作为程序员在纽约White Plains加入IBM公司。
1969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Erie的Gannon University,并获得数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