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生的解放即是保护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siqyd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针对医护人员的暴力行为愈演愈烈,我的不少同行深感痛心和愤懑,一些年轻医生甚至萌发了离开这个行业的想法,医学院招生也不像以前那样热门了,医学生甚至需要从别的专业调剂过来。而另一方面,患者到医院就医的体验也很差:排队挂号难、看病时间短、医生护士服务态度差,患者怨声载道,甚至最终演化为暴力事件。
  另一个怪现象是,老百姓看病都要往大城市、大医院挤,而促使病人集中就诊的一个因素,是我们缺乏培训出标准化医生的体系。在美国,好的医生在街边的诊所就可以找到,而我们只能在大城市的大型三甲医院里去找。因此,病人冒着零下10多度的严寒熬夜排队挂号、排队手术要等3个月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些现象都说明,医疗行业整个体系出了问题。医疗资源中硬件的东西是可以用钱来解决的,但是决定一个医疗机构水平高低的最重要因素是医生。如果医改不能做到对医生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很多问题最终都无从解决。

人的因素如何解决?


  一方面是培训。我从北京协和医院离职,到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这个新的平台,就是想要尝试去建立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健全的医师培训体系,用一个好的体系来培养出类似于美国那样比较“均质的”医生。合格的医生“均质化”了,出去开诊所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水平均一的医疗服务。
  在比较健全的体系内,公立医院或者教学医院应该承担的是教学和研究任务。看看国外的教学医院怎么做就知道了:看门诊,不是专家自己在看,而是年轻的住院医师在前面,专家在其背后做的是教学,负责把关,负责把学生教好。做手术,公立医院里不是每个手术都需要专家亲自主刀,专家要做的是“教学手术”,以此带出合格的年轻医生。当然,教学医院并不会因为开展教学而影响对病人的服务质量,因为这里也对标准化的医疗行为有严格要求。在此理念下,公立医院不仅不会落后,甚至会因为科研和新项目的开展而保持领先。
  人的因素的第二个方面就是要解放医生,让医生不再受职称、编制所累,让医生觉得在公立医院工作和在私立医院工作没有太大的差别。只要私立医院里也有足够多的优秀医生,病人就可以享受到差异化的优质医疗服务。
  在目前国内尚无优秀医生大规模地到私立医院去工作的情况下,我认为多点执业是当下推进医改的一个重要措施。当病人可以在私立的诊所找到公立医院的专家的时候,他们也就没有必要非挤到公立医院去抢优质的医疗资源了。
  从去年开始,我作为一个多点执业的实践者来推进这项制度的落实。但是目前不少公立医院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还是对本院医生的外流有很强的抵触。然而,一个政策的出台,不应该以公立医院的院长们是否开心作为评判标准,医改中只要是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情就应该去做。
  公立医院的扩张、门诊量和手术量的增加,对于提升医疗的整体满意度而言,并不能起到正面作用。医政管理部门不应该一味地鼓励和支持公立医院的发展,而要对公立和私立医疗机构的发展一视同仁。目前,医师法规定医师执照只能在一个地点注册,医师在其他医院的出诊必须取得自己原来工作的医院的许可,还需去当地卫生局备案。这些行政上死板的管理是制约医生流动的重要因素。
  在美国,一个医生只要取得了医师执照,就可以去任何一个州登记备案后执业。如果我们的医师执照可以像驾照一样管理的话,医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放。政府应该创造一个让医生自由执业的环境,行政化管理不必太多考虑“这个地方需不需要一个诊所”的问题,因为对于这样的问题,市场会比你更加聪明。
  过去,私立医院给老百姓的感觉是骗子多,而一旦将来优秀医师的流动得到鼓励,这些现象必然会发生改变。好医院的标准是以病人的利益为先,而不能为获得过多的利润而过度医疗,无论私立公立,这样的评判标准都是一样的。医疗服务的价格应该是由市场来调节的。私立医院不应该走医保的价格体系,而是应该采用商业医疗保险。病人要想在医疗服务和硬件上享受更高的待遇,就需要为自己购买一份商业医疗保险。
  以教学医院为基础的保障型医院和以市场化为基础的私立医院相结合,是未来医疗服务市场的格局。目前的改革方向也是鼓励民资、企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未来十年将是中国医疗行业发生巨变的十年。无论如何,只有充分解决医疗行业人的问题,充分放开医生的执业途径,才能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从而在根本上找到缓解医患冲突的出路。
其他文献
聊了不到半小时,刘福春的手机响了,又是来送书的。20多年前,国内诗歌界很多人都已经知道刘福春在收集一切和新诗有关的作品,大家会把自己的作品和收藏的资料寄给刘福春。直到现在,仍然如此。  来访者需要由北往南穿过整个北京新街大院,才能找到刘福春所在的办公地,唯一的参照物是某家不起眼的快捷酒店。作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研究员,刘福春的办公室原本在建国门内大街北侧的社科院内,但他每周只会去那里办公一天,其余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讲话中表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这是继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依宪执政”理念的重要性。  依法治国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战略方针,其中最高的法和最根本的法就是宪法。依法治国,最核心就是依宪治国。在依法治国的总体理念下,不同的行为主体都需要依法行事、依宪行事,即执政党必须
清晨,到了办公室,人来得还不算多,你打开电脑,小心敲击键盘,以免打破这个时刻难得的宁静。但很快,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带着早餐的味道和挤公交车的余温,从你身边飘过,你便知道,在单位大家庭中的一天,正式开始。  那个身影,属于“大妈”。很快你就能听见她大声讨论路过报摊时看见的头版标题和昨天晚上的肥皂剧剧情,她忧国忧民义愤填膺,又柔情感怀女主角的命运多舛;她手里还提着一个包子或半份烧卖,问众人谁没有早餐
获奖后第10天,华谊庆功会上,两个服务生打开门。一片闪光灯中,廖凡进来,大步走上华谊专门给他铺的、银色闪光的地毯。  西装,领结,小胡子,廖凡一边走,一边向两边挥手致意,眼神、动作、笑容,一切都恰到好处。  他不高,但很瘦,人群中并不起眼,胡子绕嘴一圈儿,站的不太直,有点含胸,经常有一些小动作。他似乎并不自在。华谊宣传人员告诉记者,廖凡正经历着某种“甜蜜的疲劳”,靠喝酒、抽烟提神,应付一个又一个采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外景。图/ 中新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定于2014年10月20至 23日召开,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两年前的中共十八大开始,“依法治国”就不断被强调,观察家们相信,四中全会将就此议题出台重要政策措施。  法治是一种价值观,但并非虚幻的空中楼阁,落实到国家治理体系,就是一个政府如何依法行政的问题。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东省在上世纪90年代即提出了“依法治省”,
河北省交通厅综合规划处副处长邓伟,在编制保定的交通规划上遇上了难题。  按照交通规划的编制原则,交通规划要跟着城市的定位走,定位好了才能预测可能的人流与物流。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现在保定的城市定位,成了一个谜一样的话题。  而在这个话题背后,各路利益主体的诉求激烈博弈。“重返第一方阵”  从2013年开始,“京津冀”开始成为保定官员口中频繁出现的词汇。  与河北省一级在京津冀问题上的遭遇相
进入2014年,中国乳业开始了新一轮的“深耕”。  先是国内乳业巨头们纷纷引进“外援”;随后,新版《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实施后的首批乳粉生产许可证正式向乳企发放;至于筹备许久的乳业兼并重组细则虽仍未正式出台,但丝毫不影响行业内的并购“战火”。  3月23日,中荷两国政府签订协议将帮助中国奶粉产量提升到400亿公斤,伊利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签订协议共建中荷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更是从“量”和“
当下中国汽车业,不光是产业政策引发的变化,移动互联时代孕育的新思维,革命性技术带来的新运用,也正在推动汽车产业不断发生变革。它们当然不是在革汽车产业的命,而是正在重塑产业格局: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汽车“新世界”正在重构之中。无知无畏的市场期  表面上,你可能会觉得这不过是在谈一个行业的重新思考与变革,但我却认为这很重要,汽车产业的思维方式及其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人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现代走向未
我从上海来,想从上海自贸区的背景来谈一下服务业的发展。因为在自贸区方案里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服务业更加开放。  我们为什么要搞自贸区呢,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服务业更加开放,它涉及六大领域,包括金融服务业、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六大领域。  但是到目前为止,应该说上海自贸区主要是做了两件事,还没有涉及服务业更加开放的议题。  第一件事,就是承诺负面清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
当地时间5月27日晚,结束亚欧四国行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专机离开柏林回国。  德国是李克强出访的最后一站。两天多的访德行程,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全程参与,此前,他和使馆同事们早早就为这次访问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5月28日上午,就在李克强刚刚结束了德国之行,《中国新闻周刊》第一时间专访了史明德。  中国新闻周刊:史大使,请介绍一下对这次访问的比较深刻的感受。  史明德:从5月25日到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