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攀登英语 英语教学
展示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A-
0030-02
攀登英语学习实验是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对人体语言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整合了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关于语言学习与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立足于我国儿童英语学习的现状和实践需求,对中国儿童英语学习的规律和特点所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和研究。其成果已在北京等许多地区实验或推广。自从2012年11月来到桂林市希望小学工作后,笔者第一次接触到了攀登英语。刚接触攀登英语时,笔者就像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教,期待自己能够通过学习与积累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半年多来,笔者多次聆听了城区内其他学校优秀攀登英语实验教师的展示课,对攀登英语的教学工作越来越熟练,并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形成一种“把攀登英语和小学的常规英语相结合”的思维,即怎么样把攀登英语的相关理念切切实实地运用到常规英语的教学中,让攀登英语的理念也能为常规英语教学服务,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中笔者就攀登英语相关理念的认识,谈如何在常规中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攀登英语教学法。
一、评价方式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评价具有树立榜样和激励的作用,它不仅仅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他们与同伴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共同进步意识。通过一段时间的总结和实验,笔者在常规的英语教学中,借鉴攀登英语理念,总结出评价只有遵循以下原则才能实现有效评价的目的。
(一)及时性原则:即及时发现可评价的要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很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在何方面应有何作为。
(二)层次性原则:即无论是对于单个的学生,还是对于整个的学习小组,都要充分地酝酿出有延续性的从低层次逐步过渡到高层次的评价体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不断的有所要求下积极求得进步。
(三)有效性原则:即要注意评价的频率,不要过于泛滥。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赞许性评价,但是不要太泛,因为无谓的评价多了,就会失去评价的效果和作用。
(四)差异性原则:即针对不同的学情和不同学习能力的学习者,给予不同的相应评价,既照顾到学习好的学生,又能不忽略潜力生。而针对诸如态度傲慢、懒散的学生,给予恰当的批评也不失为一种好的评价方法。
(五)多样化原则:即要么用肢体语言表达或者用口头语言进行表述,要么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要么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么针对“听”或“说”,要么针对“读”或“写”等,开展教学工作。总之,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方式就得多样化。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攀登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笔者认识到要想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就应该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来分组,保证在每个学习小组内分别有学习能力好、中、差三种学生,而且在性格等方面是可以互补的,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分组的随意性而导致班内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资源不均衡的状况。其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依照一定的教学程序来开展教学活动,促使整个课堂气氛足够活跃。小组活动则应该遵循如下程序:教师先解释清楚活动的规则并示范→教师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互动示范→一定时间的学生小组内互动合作→学生个体或小组展示→任务型活动展示。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教师设疑时,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然后再由学生答疑,这样就能更好地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还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每个个体,这些也都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
三、良好学习氛围的运用
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吸收知识。在攀登英语课程中播放歌曲童谣、迪士尼动画片,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输入、输出大量语言信息。此外,五彩缤纷的英语学习环境的布置和校园内恰如其分的装点,这一切都启发着教师:创设英语学习氛围对于英语学习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结合新课改,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的常规教学中,教师也务必做到导课要出彩,要利用各种条件,对校园各处尤其是教室加以精心装扮;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创造条件建立诸如“英语角”等交际场所;鼓励学生在英语课上遵循“No Chinese”的原则,在日常交际中尽可能用英语思考,用英语交流,真正实现语言交际量最大化;可以在学校举办的文艺演出中,让学生演唱英语歌曲;在课外活动中播放一些英语歌曲,如中午时段利用校园广播站播放攀登英语的学习碟片,让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感受原汁原味的英语。此外,我校现阶段正在进行的“快乐英语人人唱”的校本课程研究,已经整合出了适合低、中、高年龄段的学生演唱的一些英语歌曲,学生可以选择其中的歌曲来演唱,或进行英语歌曲的考级。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生动、丰富的英语氛围下学习和掌握大量的英语语言。
四、新型学伴式师生关系的运用
受传统教育观的长期影响,教师的师道尊严不容侵犯,但是攀登英语的教学模式出来以后,不仅仅是英语专业的教师可以进行教授,非英语教师同样可以。因为攀登英语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使用“No Chinese”原则对于非英语专业的攀登英语教师来说也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让教师与学生共学英语。这一理念深深触动了笔者,在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从多种网络媒体中获得大量的课外知识,作为教育者没理由十分确保自己方方面面的知识就比学生多,因而这种倡导就是对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素养的最好督促。再者,从“以人为本”和创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教师理应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跟他们建立起新型的学伴式师生关系,最终建立教师亲近学生、学生亲近教师的良好关系,使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得到品德、知识等方面的滋润和沐浴,成长为有健全人格、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五、家校协同教育模式的运用
攀登英语要求家长在家帮助其子女观看Disney片子,要求实验学校经常召开家长会等活动,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研究学习者健康成长之路。从实验结果来看,从事常规英语教学的教师们必须高度重视学校外的家庭和社会方面的教育,以切实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在此过程中,学校尤其要重视对家长给予主动的帮助,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掌握英语学习方法等。针对当今年轻父母综合素质有很大提高的现状,教师可布置一些亲子作业;针对有些地方因父母外出务工,由祖父母或他人监管孩子的实际情况,学校则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沟通方式,如师生结对帮教等,以保证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健康发展。
攀登英语课题内涵极为丰富,在实践中可操作性极强,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努力探索,从而使该课题的理念和做法最大限度地迁移到中小学常规英语教育中,最终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责编 黎雪娟)
展示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A-
0030-02
攀登英语学习实验是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对人体语言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整合了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关于语言学习与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立足于我国儿童英语学习的现状和实践需求,对中国儿童英语学习的规律和特点所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和研究。其成果已在北京等许多地区实验或推广。自从2012年11月来到桂林市希望小学工作后,笔者第一次接触到了攀登英语。刚接触攀登英语时,笔者就像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教,期待自己能够通过学习与积累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半年多来,笔者多次聆听了城区内其他学校优秀攀登英语实验教师的展示课,对攀登英语的教学工作越来越熟练,并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形成一种“把攀登英语和小学的常规英语相结合”的思维,即怎么样把攀登英语的相关理念切切实实地运用到常规英语的教学中,让攀登英语的理念也能为常规英语教学服务,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中笔者就攀登英语相关理念的认识,谈如何在常规中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攀登英语教学法。
一、评价方式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评价具有树立榜样和激励的作用,它不仅仅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他们与同伴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共同进步意识。通过一段时间的总结和实验,笔者在常规的英语教学中,借鉴攀登英语理念,总结出评价只有遵循以下原则才能实现有效评价的目的。
(一)及时性原则:即及时发现可评价的要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很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在何方面应有何作为。
(二)层次性原则:即无论是对于单个的学生,还是对于整个的学习小组,都要充分地酝酿出有延续性的从低层次逐步过渡到高层次的评价体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不断的有所要求下积极求得进步。
(三)有效性原则:即要注意评价的频率,不要过于泛滥。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赞许性评价,但是不要太泛,因为无谓的评价多了,就会失去评价的效果和作用。
(四)差异性原则:即针对不同的学情和不同学习能力的学习者,给予不同的相应评价,既照顾到学习好的学生,又能不忽略潜力生。而针对诸如态度傲慢、懒散的学生,给予恰当的批评也不失为一种好的评价方法。
(五)多样化原则:即要么用肢体语言表达或者用口头语言进行表述,要么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要么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么针对“听”或“说”,要么针对“读”或“写”等,开展教学工作。总之,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方式就得多样化。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攀登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笔者认识到要想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就应该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来分组,保证在每个学习小组内分别有学习能力好、中、差三种学生,而且在性格等方面是可以互补的,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分组的随意性而导致班内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资源不均衡的状况。其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依照一定的教学程序来开展教学活动,促使整个课堂气氛足够活跃。小组活动则应该遵循如下程序:教师先解释清楚活动的规则并示范→教师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互动示范→一定时间的学生小组内互动合作→学生个体或小组展示→任务型活动展示。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教师设疑时,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然后再由学生答疑,这样就能更好地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还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每个个体,这些也都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
三、良好学习氛围的运用
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吸收知识。在攀登英语课程中播放歌曲童谣、迪士尼动画片,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输入、输出大量语言信息。此外,五彩缤纷的英语学习环境的布置和校园内恰如其分的装点,这一切都启发着教师:创设英语学习氛围对于英语学习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结合新课改,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的常规教学中,教师也务必做到导课要出彩,要利用各种条件,对校园各处尤其是教室加以精心装扮;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创造条件建立诸如“英语角”等交际场所;鼓励学生在英语课上遵循“No Chinese”的原则,在日常交际中尽可能用英语思考,用英语交流,真正实现语言交际量最大化;可以在学校举办的文艺演出中,让学生演唱英语歌曲;在课外活动中播放一些英语歌曲,如中午时段利用校园广播站播放攀登英语的学习碟片,让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感受原汁原味的英语。此外,我校现阶段正在进行的“快乐英语人人唱”的校本课程研究,已经整合出了适合低、中、高年龄段的学生演唱的一些英语歌曲,学生可以选择其中的歌曲来演唱,或进行英语歌曲的考级。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生动、丰富的英语氛围下学习和掌握大量的英语语言。
四、新型学伴式师生关系的运用
受传统教育观的长期影响,教师的师道尊严不容侵犯,但是攀登英语的教学模式出来以后,不仅仅是英语专业的教师可以进行教授,非英语教师同样可以。因为攀登英语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使用“No Chinese”原则对于非英语专业的攀登英语教师来说也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让教师与学生共学英语。这一理念深深触动了笔者,在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从多种网络媒体中获得大量的课外知识,作为教育者没理由十分确保自己方方面面的知识就比学生多,因而这种倡导就是对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素养的最好督促。再者,从“以人为本”和创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教师理应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跟他们建立起新型的学伴式师生关系,最终建立教师亲近学生、学生亲近教师的良好关系,使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得到品德、知识等方面的滋润和沐浴,成长为有健全人格、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五、家校协同教育模式的运用
攀登英语要求家长在家帮助其子女观看Disney片子,要求实验学校经常召开家长会等活动,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研究学习者健康成长之路。从实验结果来看,从事常规英语教学的教师们必须高度重视学校外的家庭和社会方面的教育,以切实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在此过程中,学校尤其要重视对家长给予主动的帮助,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掌握英语学习方法等。针对当今年轻父母综合素质有很大提高的现状,教师可布置一些亲子作业;针对有些地方因父母外出务工,由祖父母或他人监管孩子的实际情况,学校则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沟通方式,如师生结对帮教等,以保证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健康发展。
攀登英语课题内涵极为丰富,在实践中可操作性极强,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努力探索,从而使该课题的理念和做法最大限度地迁移到中小学常规英语教育中,最终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