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shouhu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作为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能力课程,在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中,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对该课程的认可度,达到“知行合一”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BIM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4-0129-03
  Abstract The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has become the core course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specialty.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its teaching. Thus, to
  apply theory and practice integration teaching model in engineering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for building can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practical ability and recognition of the course, to achieve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learning effect.
  Key words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ntegration; teaching model; BIM
  1 前言
  在全國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提出“知行合一”的要求。如何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把理论有效地应用于指导实践,是职业教育一直在积极探索的问题。理实一体化化教学模式为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解答,将这种模式应用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中,能在尊重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较好地摒弃不足,提升优势,让学生以用促学而学用融合,达到“知行合一”的学习效果,真正提升教学质量。
  2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理实一体化的必要性
  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 在传统课堂上,大多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很少融入自己的思考,处于浅层次的学习状态中。自控能力不强或基础不好的学生容易走神儿,上课睡觉、玩手机、讲话或者抵触学习的现象就会出现。这往往不是因为学生心理上对学习的抵触,更多是因为学生大脑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学习信息,导致学习困难、学习动力不足,甚至厌学。在课后交流中发现,学生也想学好,但他们听课经常卡壳,对基础理论知识理解不透彻,常常因一部分内容而纠结,又不能及时沟通解决,没有成就感和进步感,也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觉得上课是一种煎熬,在课堂上痛苦地挣扎而产生焦虑,失去学习动力。
  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 在给水排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定位在专业核心技能模块中,它是针对设计院、施工单位、厂家等企事业[1]的相关职业岗位能力而开设的课程。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成为优秀的学习者,真正理解课程内容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在授课中,教师也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效果不够理想。
  在以往的教学安排中,是在理论教学结束后再进行两周的实践教学,没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此种教学模式不适用于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学完后基本了解了各个系统的主要内容,但只停留在表面认识,不能吃透知识点并将其灵活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对于本来就基础薄弱的高职学生,前期不愿意学习枯燥复杂的理论知识,打不好理论基础;后期实践教学时又会出现学习困难,抗拒学习任务,不愿意参与进来,导致实践能力不强,不能学以致用,很难成为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合理 在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考试中,“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内容占40%;题型也多样化,包括案例题、识图题、规范条文理解题等,考核内容和实际设计联系密切[2]。采用开卷考试,考生可以查阅专业资料,结合自己对基础理论知识和规范条文的理解,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而本门课的期末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来检查学生获取理论知识的情况,考试内容不全面。很显然,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没有作为评价标准,满足不了企业相关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导致很多学生是在“混学校”,课堂上只想轻松地坐着听课,等到期末考试前再稍微费点儿神,弄个及格成绩就行。
  因此,积极开展“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改革,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是授课教师的工作重点。课堂上应该怎么做才是对学生最好的,这是授课教师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核心知识、技能,而且要寻找一种能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根植于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课堂,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体验到成就感和进步感,意识到学习是快乐的、有意义的,是值得付出时间和努力的,并且愿意学习、渴望学习。
  理实一体化—“做中学、做中教”的项目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达到这一教学目的。这种教学模式是围绕学生展开的,鼓励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他们带着任务来学习,在做的过程中可随时向教师询问脑中闪过的问题,及时沟通解决。教师能更多地与学生交流,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容,及时应用于工程实践。学生从实践中不仅获得专业技能,而且能获得成就感和进步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愿意主动学习,不再是“混学校”。在学生完成相应任务后就及时进行考核评价,教师通过与学生口头交流,查看小组提交的成果以及观察学生与人相处共事的能力,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
其他文献
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现实需要。在概述微课与翻转课堂理论及翻转课堂的内涵与基本特点的基础上
摘 要 基于OpenStack云平台,构建计算机网络课程仿真实验,可满足可扩展、高逼真、开放式的实践教学需要。分析OpenStack云平台在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研究虚拟路由器、虚拟链路等关键要素的构建方法。面向路由协议以及TCP协议等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典型的仿真场景,验证基于云平台仿真实验的有效性。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课程;OpenStack云平台;仿真实验  中图分类号:TP391
智能制造的新趋势给工业工程专业课程建设和实验安排提出新挑战。以工业工程专业人因工程实验教学为例,总结当前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探索企业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背
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系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枝,被血栓或其他性质的栓子阻塞所致的严重的并发症.以往被认为是少见病,极易误诊.X线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
多种病毒可以侵入脑组织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但是许多病例不能获得病毒学和免疫学证据,影像学表现成为日益重要的诊断信息。1 临床诊断依据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部分患者有上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化建设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交通拥堵、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却日益严重,给城市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共享经济时代下,绿色交通已经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