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与《小人国》的对比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ight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社会化具有客观强制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幼儿园》的客观强制性远远大于主观能动性,是孩子们在不可避免的接受着社会化;《小人国》的主观能动性却远远大于客观强制性,孩子们是在自己有目的性的、自觉地接受社会化。
  [关键词] 《幼儿园》 《小人国》 社会化 社会化特点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1.026
  
  《幼儿园》和《小人国》都是两部以儿童为题材的影片,两部影片都属于纪录片,却体现出了不同的社会化特色,下面从以下几个社会学中社会化的知识点简单阐述对于两部影片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一、什么是社会化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学习基本知识、生活技能和群体规范等社会文化,适应社会生活和承担社会角色并积极作用社会、创造新的社会文化的过程。它是人的个性心理与共有行为协调发展的过程,是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还有一种解释是说社会化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
  二、从社会化特点方面比较
  (1)社会化具有客观强制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幼儿园》的客观强制性远远大于主观能动性,是孩子们在不可避免的接受着社会化;《小人国》的主观能动性却远远大于客观强制性,孩子们是在自己有目的性的、自觉地接受社会化。
  《幼儿园》讲述的是在一个全日制的幼儿园当中孩子们发生的故事。这个影片在我看后忽然感觉到非常的心痛,有一种祖国的花朵就要毁掉的感觉,在这个幼儿园当中更多的是存在着“主观强制性”。例如老师教给孩子们做的集体拍手操,根本没有给他们充分的表达自己意愿的空间,只是一味的在他们的脑海中灌输着很死的一些东西,从小就教育他们要守得住方圆,不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教育下我很担心孩子们的成长问题。在《幼儿园》中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几个场景中的微弱体现。例如小女孩给小男孩刨鸡蛋皮的场景,某个小男孩坚持不懈的想把椅子放好的场景。这些孩子们的能动性却仅仅局限于很小的细节,而且这两个场景很自然的没有老师的出现。因此我觉得从社会化第一个特点来说,《幼儿园》这部影片反应出来的更多的是我国现今幼儿教育的“客观强制性”,而对于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却大肆的下压了。
  而纪录片《小人国》则不同,小人国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给孩子的“主观能动性”,片中一开始就体现出了这一特点,辰辰因为要等一位叫南德的小男孩,不听老师的话,不去吃饭,继续等待,而且老师也并没有因此责怪辰辰,不仅如此,南德来到幼儿园以后老师还在耐心的与两个小朋友交流。
  影片一开始孩子就存在于室外,这一点与《幼儿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人国》中的孩子们在室外玩着过家家,并且大胆的想象,还在自己发明着好玩的游戏,发表自己的言语;《幼儿园》的孩子们始终在室内活动,而且玩耍的内容也是要由老师指定的。让我印象很深的还有一个镜头就是辰辰在自己的小房子旁边的椅子上睡着了,在《幼儿园》中孩子们却是要统一在一个时间段集体睡觉。因此,我觉得《小人国》中的教育方法倾向于培养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在《小人国》中老师的教育方法也是不是强制的,不像《幼儿园》动不动就要退到小班之类的。而是一种先让孩子自己处理事情,如果真的要影响到孩子的安全问题,老师也在耐心的教导,讲话的说话方式也特别的文明。这一点从《小人国》的开头池亦洋抢陈炳栋棍子的时候就有很好的体现。
  (2)社会化具有阶段性与终身性的特点。从这一特点来说,《幼儿园》和《小人国》都是反应的阶段性的社会化,儿童阶段的社会化,而一个人在儿童阶段所形成的习惯也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终身性的社会化。
  《幼儿园》分为了三个阶段的班级:小班、中班、大班。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小班的第一堂课就开始接受统一固定的教育,做统一的动作,说同样的话语。此时镜头切向中班的同学,中班的同学依旧在重复着“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向你这样做”的话语,甚至连休息都是统一趴在桌子上,这样的固定教育使得孩子们在儿童阶段就有了思维定势,养成了什么事情都听从安排的习惯,不再有自己的想法,不会自己去做一些事情,虽然这样有利于纪律的管理,但在我看来这样完全统一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发展。
  《幼儿园》中我记忆比较深刻的一段就是老师跟同学们说打架的那个小朋友已经被降到小班了,这样的压迫性话语很容易让孩子们形成社会化错误认识,他们会认为犯错误要受到很大的惩罚,而且没有改过的机会。其实他们只是孩子,犯错误是很正常的,没有挫折的人生会让孩子们的成长心理素质很低。他们可能会把这句话记一辈子,形成终身性社会化,而这也就是阶段性错误的社会化发展对终身的不良影响。
  而在《小人国》当中孩子们犯了错误老师是通过耐心的教导,然后让他们感受环境,从而感化他们,给予他们教导。这样就容易让儿童在儿童阶段对错误进行正确的认识,而且不会伤害他们的心灵。例如片中叫池亦洋的那个小朋友打了别人还振振有词,老师进行耐心的教导并没有什么成效,池亦洋扬言要掐死小朋友,老师告诉他那是犯法的,并且利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让池亦洋自己呆在办公室感受与世隔绝的生活,这样的方式持续了两次,池亦洋在看到其他小朋友打架主动上前去劝架并且分析,让错误的小朋友道歉。这样在潜移默化之中就让孩子形成了正确的社会化发展,而且老师的教导和处理事情的方式也会成为终身性的。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3)社会化具有独特的个性与普遍的共性。《幼儿园》毋庸置疑的带给孩子们的社会化教育和感受基本处于共性阶段,幼儿园的集体式教育也很清楚的表现出了这一点。因此《幼儿园》中的孩子们的社会化存在着普遍的共性,例如在阐述日版这一方面,都表达出了多多少少的恨意。《小人国》中也许孩子们更好的发挥了独特的社会化个性,开放式的培养,很容易让孩子们找到自己所能接受的社会化,从而在特殊环境下形成的独特性格与气质。
  三、从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外界条件比较
  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外在条件主要包括家庭、学校、文化、同辈、职业、传媒。下面分别举出两部影片中的一个例子进行对比。
  (1)家庭。《幼儿园》当中孩子是寄宿制,每周回一次家;《小人国》是日制,每天回一次家。儿童时期是很多习惯的形成时期,而且变化很大,家庭不宜采取寄宿制方式的幼儿园,每周与家人交流一次的儿童不利于家庭中父母及时掌握孩子信息。《小人国》中还有老师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的场景,这样的家长很容易了解孩子的成长,利于孩子进行社会化发展。
  (2)学校。《幼儿园》采取硬性教育。《小人国》采取开放式教育。硬性教育下孩子们统一思想,没有充足的个人空间。开放式教育下孩子们可以自由的想象,玩耍。例如《幼儿园》中的拍手操、《小人国》中自己“过家家”。
  (3)文化、同辈、职业、传媒。《幼儿园》是在抑制孩子的文化自由化,《小人国》是在探索如何让孩子全面发展。两部作品中的穿插的问话环节也体现出了当代电视剧、电影、新闻评论等传媒对孩子们的影响。
  结语
  社会化是每一个个体都必须经历的,而如何去进行个体的社会化就成为了很关键的问题,《幼儿园》一直在进行的是固定教育;《小人国》一直在探索一种适合孩子的教育。这两种教育下孩子们的社会化发展是不可能一样的,希望中国社会能够更加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就像某位老师说过的话:老师要爱学生,给学生爱!中国教育正是缺乏对这些孩子们的爱!
  
  作者简介
  刘彦辰,重庆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 面对许多领域都流行打着文学的旗号,特别是拿古典文学作幌子进行艺术加工的情况,我们更要把握好“误读”的原则与尺度。无论是艺术作品本身的需要也好,还是只想打上“复古”的标签,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古典文学,在自我阐释之前起码先做到尊重古典文学本身,只有这样才能将文学与其他艺术更好地结合。  [关键词] 《卫风·有狐》 《越人歌》 电影 “误读”  古典诗歌是传统文学中最为纷呈的瑰宝,其阐释历史同
[摘要] 《不良教育》是阿尔莫多瓦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拍摄的一部具有成长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他在电影中发掘出边缘人和普通人之间共通的地方,探索到人性中普遍存在的东西,在这部电影中观众可以看到每一个人物身上所展现的人性多面性和复杂性,可以看到在看似荒诞的情节故事的背后,隐藏着的这个现实世界的巨大的真实。阿尔莫多瓦在这部电影中尽情展现他对人、对现实世界的思考与探索的同时,其实也完成了他个人的自我救赎之旅。 
摘要 国产动画在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怀下,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制作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国动画还存在很多不足,比较中外动画存在的差异,目的是要发现问题所在,找到制约当前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尽快找到适合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动画电影 动画制作    国产动画在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怀下,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制作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国动画
【摘要】在当今影视商业化的大潮中,蒋雯丽导演的带有自传性质的电影《我们天上见》,试图把中国电影拉回到情感的轨道。因此《我们天上见》给观众呈现了一幅幅温情的画面,让观众的心灵接受了一次情感的洗礼。  【关键词】《我们天上见》情感 回归    当商业电影以绚丽的色彩、流血的暴力、突破尺度的色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对观众进行感官轰炸的时候,蒋雯丽导演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处女作《我们天上见》给人们心灵以春雨般温
[摘要]和梅里爱与格里菲斯对蒙太奇拍摄手法的初级探索不同,爱森斯坦把更多的眼光放在蒙太奇的理论精神上。在他那里,蒙太奇的意义远远超过胶片粘接这件事的范围,也绝不仅仅是一种技法或者表现形式,而是具有复杂生命和无尽力量的电影语言。  [关键词] 蒙太奇 爱森斯坦    1898年,爱森斯坦出生在拉脱维亚。在仅仅五十年的生命里,他从事过话剧演员、话剧编剧、美工师和话剧导演等等职业。1924年,他为实现自
摘要:诗中有画,诗画混成一直被认为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色,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本文在批驳这种传统说法的基础上对王维诗歌特色进行探究,认为普遍和谐才是其主要特色。  关键词:王维 诗歌 和谐 特色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在诗歌和绘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作为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代表了唐代山水诗创作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五言之宗匠”[1]:作为画家,他开创了中国文人水墨山水画的先河。享有
[摘要] 在丝芙兰位于法国巴黎香榭丽舍的旗舰店里,消费者可以轻易地从上千种产品中寻觅到佰草集的身影。作为中国第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现代本草中高档个人护理品牌,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个人护理品市场中,历经十二年的磨砺,佰草集另辟蹊径,巧妙地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通过“中国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成功完成其高端本土品牌的定位。  [关键词]中国元素 中国文化 高端品牌 广告    佰草集,是上海家化公司19
摘要 茨威格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中国导演徐静蕾改编的同名电影,都被冠以女性主义的称号,小说和电影极力渲染的是女主人公“我爱你,与你无关”的爱情宣言。主人公这种飞蛾扑火自我毁灭的爱情是以女人心灵和肉体的巨大创伤为代价的,这正陷入了男权话语规定的“天使”形象泥沼。从小说到电影,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不真实的女性,是依然被遮蔽的女性。  关键词 陌生女人 自欺 自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说被改
[摘要]在中国纪录片不断崛起的时代,《歌舞中国》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另一种范本:纪录片也可以充满诗意的主观色彩,如梦幻般的抒情。关照现实的手法从最初的纯客观的记录到如今大量短镜头、蒙太奇的加入,丰富了纪录片的表现手法,拓宽了纪录片的领域,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关键词]纪录片 诗意 蒙太奇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5.019    一、蒙太奇
[摘要] 桃在我国民间文学和信仰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几千年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桃文化,是中国吉祥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肥城人民吸收借鉴中国桃文化的多种元素,创立了标新立异的肥桃文化,以其全新的文化内涵,给人以耳目一新的精神享受。我们今天研究桃文化,吸收它可取的东西,形成桃文化产业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造福人类。    [关键词] 肥城 桃文化 桃文化产业 桃木工艺品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