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典的古代诗词的长河中,让我们一起努力,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并形成健康向上的完整人格,以此丰厚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词教学;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一定数量文质兼美的古诗。小学阶段让学生学习吟诵这些优秀诗词,不仅能让学生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而且也了解到我国古代文学的基本常识和历史,丰富了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提高了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受到美学的熏陶和感染,进而提高其审美和塑造美的能力,不断塑造其人格魅力。因而小学古诗词教学也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当前,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及培养仍然是把重点放在课本内容上,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很牢固,但是在其他方面就很薄弱。而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有创造性的人才。因此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古诗词教学,让学生多读多背一点优秀的古典诗歌,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中国的古诗词流传了几千年,积淀了中国人传统的思想、情感、审美与智慧,学习它可以有助于使学生深化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认识,也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完善,让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健全的
人格。
在古诗词的数量上,以往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词篇目数量在50首左右,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可见,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新大纲在“附录”中推荐了80首小学生古诗词背诵篇目,由此数量上的增加,可以明显看出,小学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日俱增。
在古诗词的内容上,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中,对于古诗词篇目的选择不一,但其根本思想是一致的。如:人教版:从篇幅上看,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大多数都是绝句,短小精练;内容上,低年级也是一些浅显易懂的诗词,但是已经渗透了一些思想感情,如思乡情,友情等,大多数篇目仍然是描写自然风光居多,高年级的诗词教育性比较明确。北师大版:从篇幅上看,低年级所选的古诗都是绝句,篇幅较短;高年级会逐渐增加一些篇幅较长的诗词。内容上,低年级都是一些浅显易懂,一目了然的诗词,所描写的也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场景,或是自然风光的具有美感的诗词,到高年级所反映的就是一些社会现实和人们生活现状的以及爱国主义的诗词,从而引起学生的深思。苏教版:从篇幅上看,有绝句也有律诗,内容上仍是偏重于自然风光及生活场景,到了高年级以讴歌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为主。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语文课程中古诗词的教学,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和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的语言的感情,对于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等等,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一)陶冶小学生的道德情操
小学阶段所选的优秀的古诗词,大多体现诗人对社会生活和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承载着作者进步的思想与丰富的情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与思想的结晶。重视和加强古诗词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受到健康的情感及进步思想的感染。比如学习陆游的《示儿》等诗篇,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学习孟郊的《游子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永远感念父母的恩情;学习李绅的《悯农》、范成大的《田园杂兴》等,让学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艰辛,产生对他们的同情心;学习汉乐府民歌《江南》,南北朝民歌《敕勒川》,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诗,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的自然景物,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
感情。
(二)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结晶,是古代文学阆苑中最馥郁芳香的一块园圃。从古至今,它滋养了无数读书郎,對学生的心灵、情感的熏陶与升华,个性、人格的健全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当今的课堂上,存在着把古诗上成了文言串讲课,只注重诗义静态演绎或是把诗词的整体赏析变成单调的古诗词句的局部分析等倾向,从而破坏了古诗本身所蕴含的美。”存在这些倾向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在古诗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主要应该从以下三方面感受古诗词的美。
首先,通过诵读感知古诗词中的形象美。古诗词的遣词造句凝练、优美,节奏鲜明,富于变化,有音乐美。古诗词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点,较其他文学样式更适于诵读。通过诵读让学生渐进诗歌的意境,从而受到美的教育。
其次,通过解读体验古诗词中的情感美。诗词与其他文体相比充分显示作者的品格和情怀。学生在感知阶段已渐渐走进了作者内心。此时教师应找到学生生活经验与诗词所述之情的契合点,恰到好处地点拨激起学生已有的相似情感,体验作品的情境,实现“诗中有我”的融合。唤起想象,体验情感美。
再次,通过悟读鉴赏古诗词中的意象美。优秀的诗篇承担着丰富和美化精神的使命,并启迪真理。学生在体验了诗词的情感之后,还应进一步反复品读,悟出诗词的“弦外之音”“象外之境”。唯有如此,学生的审美才能从“体验”的层次上升到“鉴赏”的层次。要做到这一点,先要再现诗词的意境,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鲜明、完整的景象后,再引导学生去品味,感受诗人们所表达的感情。“叶圣陶就曾指出,阅读文章时对课文内容不仅要“理智地了解”,还要“亲切地体会”,从而“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不然的话,眼前的语言文字就会成为一堆没有生命力的符号,就体会不到其中鲜活的情感流动。
在经典的古代诗词的长河中,让我们一起努力,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并形成健康向上的完整人格,以此丰厚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素养。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词教学;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一定数量文质兼美的古诗。小学阶段让学生学习吟诵这些优秀诗词,不仅能让学生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而且也了解到我国古代文学的基本常识和历史,丰富了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提高了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受到美学的熏陶和感染,进而提高其审美和塑造美的能力,不断塑造其人格魅力。因而小学古诗词教学也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当前,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及培养仍然是把重点放在课本内容上,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很牢固,但是在其他方面就很薄弱。而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有创造性的人才。因此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古诗词教学,让学生多读多背一点优秀的古典诗歌,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中国的古诗词流传了几千年,积淀了中国人传统的思想、情感、审美与智慧,学习它可以有助于使学生深化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认识,也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完善,让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健全的
人格。
在古诗词的数量上,以往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词篇目数量在50首左右,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可见,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新大纲在“附录”中推荐了80首小学生古诗词背诵篇目,由此数量上的增加,可以明显看出,小学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日俱增。
在古诗词的内容上,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中,对于古诗词篇目的选择不一,但其根本思想是一致的。如:人教版:从篇幅上看,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大多数都是绝句,短小精练;内容上,低年级也是一些浅显易懂的诗词,但是已经渗透了一些思想感情,如思乡情,友情等,大多数篇目仍然是描写自然风光居多,高年级的诗词教育性比较明确。北师大版:从篇幅上看,低年级所选的古诗都是绝句,篇幅较短;高年级会逐渐增加一些篇幅较长的诗词。内容上,低年级都是一些浅显易懂,一目了然的诗词,所描写的也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场景,或是自然风光的具有美感的诗词,到高年级所反映的就是一些社会现实和人们生活现状的以及爱国主义的诗词,从而引起学生的深思。苏教版:从篇幅上看,有绝句也有律诗,内容上仍是偏重于自然风光及生活场景,到了高年级以讴歌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为主。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语文课程中古诗词的教学,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和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的语言的感情,对于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等等,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一)陶冶小学生的道德情操
小学阶段所选的优秀的古诗词,大多体现诗人对社会生活和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承载着作者进步的思想与丰富的情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与思想的结晶。重视和加强古诗词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受到健康的情感及进步思想的感染。比如学习陆游的《示儿》等诗篇,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学习孟郊的《游子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永远感念父母的恩情;学习李绅的《悯农》、范成大的《田园杂兴》等,让学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艰辛,产生对他们的同情心;学习汉乐府民歌《江南》,南北朝民歌《敕勒川》,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诗,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的自然景物,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
感情。
(二)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结晶,是古代文学阆苑中最馥郁芳香的一块园圃。从古至今,它滋养了无数读书郎,對学生的心灵、情感的熏陶与升华,个性、人格的健全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当今的课堂上,存在着把古诗上成了文言串讲课,只注重诗义静态演绎或是把诗词的整体赏析变成单调的古诗词句的局部分析等倾向,从而破坏了古诗本身所蕴含的美。”存在这些倾向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在古诗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主要应该从以下三方面感受古诗词的美。
首先,通过诵读感知古诗词中的形象美。古诗词的遣词造句凝练、优美,节奏鲜明,富于变化,有音乐美。古诗词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点,较其他文学样式更适于诵读。通过诵读让学生渐进诗歌的意境,从而受到美的教育。
其次,通过解读体验古诗词中的情感美。诗词与其他文体相比充分显示作者的品格和情怀。学生在感知阶段已渐渐走进了作者内心。此时教师应找到学生生活经验与诗词所述之情的契合点,恰到好处地点拨激起学生已有的相似情感,体验作品的情境,实现“诗中有我”的融合。唤起想象,体验情感美。
再次,通过悟读鉴赏古诗词中的意象美。优秀的诗篇承担着丰富和美化精神的使命,并启迪真理。学生在体验了诗词的情感之后,还应进一步反复品读,悟出诗词的“弦外之音”“象外之境”。唯有如此,学生的审美才能从“体验”的层次上升到“鉴赏”的层次。要做到这一点,先要再现诗词的意境,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鲜明、完整的景象后,再引导学生去品味,感受诗人们所表达的感情。“叶圣陶就曾指出,阅读文章时对课文内容不仅要“理智地了解”,还要“亲切地体会”,从而“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不然的话,眼前的语言文字就会成为一堆没有生命力的符号,就体会不到其中鲜活的情感流动。
在经典的古代诗词的长河中,让我们一起努力,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并形成健康向上的完整人格,以此丰厚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素养。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