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y8023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将其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拓展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
  
  我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动脑、开口,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发展智力。例如,在讲《〈宽容〉序言》一课时,我指导学生进行赏析性阅读,让他们先找到该文的切入点,而后进行深入探讨。在我的引导下,学生首先找到了该文的切入点,即先研究文中反复出现的几个形象——无知山谷、守旧老人、村民、漫游者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我又指出文中一些抽象、含蓄的语句,让他们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讨论。这样点面结合,学生最终水到渠成地挖掘了本文所蕴涵的意义。但学习并未就此结束,紧接着,我又引导学生试着举出历史上或身边有关坚守真理并宽容他人的例子,让他们谈谈在学了此文后所得到的启示,以期达到扩展理解的目的,引导学生将学习语文与感受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真正调动起他们学好语文的积极性。
  在对待每一篇不同的课文时,我都试图找寻一种最适合的教法,期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师生共同处在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气氛中。
  平时,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提不起兴趣的大有人在,这一方面是由于文言文本身的特点,比如时代久远等原因造成了学生难以一下子从字面上理解文章;另一方面则由于学生的惰性,部分学生想在文言文学习中找出一条“捷径”,但却很难如愿。于是,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某些文言文课文时,我就尝试用分小组的形式进行。如将全班分成男女两组(座位不变),由其中一组的一个成员向对方组内某个成员发问,内容既可以是这篇文章中的某个字的读音、某个实词或虚词的含义,也可是某种句式的特殊用法等,对方组如回答正确,则加分;如回答错误,则由提问方解答,解答正确该组加分。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能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有力地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完诗歌单元后,我要求每位学生写一首诗,内容不限。起初,部分学生有畏难心理,我就鼓励他们:每个人尤其是我们充满朝气与活力的中学生个个都是潜在的诗人,只是还没有机会展示才华。在创作诗歌时,形式上可以先模仿我们学过的一些名作,但内容一定要真实,要将自己内心最想抒发的感情通过诗的形式表达出来,以奏响自己心灵的琴弦。结果,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令我欣喜万分,每个学生都认认真真地写出了他们的自创诗,个别学生更是诗兴大发,一连创作几首甚至十几首。学生在诗歌创作以至后来的诗歌朗诵的过程中,兴致越来越高,在之后的作文中,仍有学生孜孜不倦地谱写着他们的心灵之诗。
  
  三、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肯定、抚慰、鼓励,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只要他们言之有理,我都加以表扬鼓励。教学中我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成功的感觉,对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哪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我都及时赞美。在学生每次的大作文中,我总要挑选一些优秀文章或文中优美的语句,让他们进行范读。
  由于高中课程紧、难度高,部分学生不善于调配学习时间,常常会产生疲劳感,从而降低学习兴趣。对此,我一般会通过小作文与学生进行沟通,或者找个别学生到办公室谈心。这种作文本上的交流和沟通,对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于一些不太自觉的学生,我则要和他们当面交谈。比如考试结束后,我会找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与他们面对面心平气和地交谈,共同寻找他们学习上存在的问题。结果我发现,成绩不好的原因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基础薄弱,有的因为审题粗心,有的学生则由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帮他们找到病因后,我就对症下药,并让他们感到老师是在真诚地关心他们,从而促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改正自己的缺点。而学生一旦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所取得的进步时,他们便会重拾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一名教师,我期待着能用自己的关爱,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提高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最终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
  (责 编 木 子)
其他文献
前不久.我荣幸地随澳洲教育考察团去了澳大利亚进行考察.20多天行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升了境界,成为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作者简介:  石梦媛,云南省昆明市武成小学高级教师,担任年级组长。16年的从教经历和工作积累,使她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科研型教师。2007年,她感人的班主任事迹在昆明市博物馆里展示,并在第十六届全国班集体理论研讨会上作大会交流,获“春城杯”主题演讲奖。2008年荣获“全国优秀班主任”和昆明市第八届“优秀园丁”的光荣称号。    人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教育是文化,学校是文化,班级也是文
作者简介:周枫琳,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十佳班主任,河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多次在全国、省、市等各种研讨会上作公开课、示范课,主持的多项科研课题获省、市一等奖,参编十余种教辅读物。    去年暑假,我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这个班的学生入学平均分数低于我校录取分数线大约80分,大多数孩子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入学之初,新生都要接受紧张的军训。在军训的
如何面对因身体缺陷而陷入自卑之中的儿童?这个看似偶然的案例中,却包含了许多必然性。诚然,如果要让自卑的“残疾儿童”走出阴影,获得自信,教师首先要克服自己的“心理残疾”,最终
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实现学校管理的优化,树立什么样的评价观,才能引领教师的未来发展和实现个人的发展目标,从而促进办学水平的发展和适应新课标教学的要求?这恐怕是每一位学校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并切实解决的问题。自2006年8月担任郑州市管城区港湾路小学校长至今,我在学校的管理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学校要发展,必须做到以人为本,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一、淡化管束意识,体现人文关怀    现代管理学推崇的最
高庙中学地处焦作市博爱县清化镇.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近两年,这所普通的农村学校却接连发生了一些不普通的事:
在语文考试中,以写人记事为主的命题作文占有很大的比例。写人必须通过具体的事情去写,写事也必须要写人的活动。人因事而鲜活,事因人而彰显。人事相因,互为依托。因此,要想写出人物的鲜明个性,就必须记述人物的二三事;而要写出事情的曲折波澜,也必须把握好人物的思想性格。    一、写人    要想在写作中突出人物个性,首先要学会细致观察。观察就是看、听、想、感四个方面。看:看人物的外貌、动作和神情;听:听人
为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巩固新课改的成果,我区开展了“有效教学、高效课堂”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我在不断听课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实现真正的语文“高效课堂”,必须进行语文教学的本位回归——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这是语文教学的根。    一、細化课标,解读文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标》)是语文学科的纲领性文件,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