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壁画的色彩艺术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kjzh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传统壁画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文化艺术色彩鲜明,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主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壁画色彩在历史长河的演进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本文主要以传统工笔画色彩的艺术研究出发,探究其产生原因、主要表现形式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进而反映出在一定人文社会的大环境下人们追求色彩艺术和审美的意识和品位。
  关键词:传统壁画 色彩艺术 色彩装饰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按照传统壁画的从属环境和色彩体系可将其划分为墓室壁画、寺观壁画、石窟壁画和殿堂壁画等类型,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色彩艺术鲜明、风格样式迥异、处理手法独特等特点,使得色彩在壁画中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历经千年之后的今天,壁画依旧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表现者,同时也成为了诠释色彩艺术的有力载体。笔者主要研究和分析了中国传统壁画的色彩艺术,聚焦于色彩艺术的形成原因、表现形式和影响。
  一 中国传统壁画色彩艺术的产生原因
  说起传统壁画色彩艺术的产生,必不可少的就应该是自然环境了,“色彩是从原始时代就存在的概念,是原始的无色光线及其相对无色彩黑暗的产儿”,大自然的色彩已经从远古时代深深地进入到人类的生产社会活动中去了,同时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又能够进一步推动色彩的发展,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后者即下文要说的人文环境。先天产生的自然环境是色彩艺术的基础,后天形成的人文环境才是决定人们对色彩艺术审美趣味的关键因素。下面,笔者主要从先天产生的自然环境和后天形成的人文环境入手,分别介绍中国传统壁画色彩艺术的形成原因。
  1 自然色彩是中国传统壁画色彩艺术的起源
  一万多年前,山顶洞人将用于钻孔的兽牙、兽骨涂染成红色,同五颜六色的贝壳串成项链,以此作为时尚的象征。更有原始人用赤铁矿涂抹穿戴的物品,身体用红土或者黄土所覆盖,以此作为巫术的象征,认为色彩可以战胜邪气。在原始人的观念里面,红色代表的是鲜血和生命,是具有一切存在意义的色彩,它可以战胜邪恶并保护自己免遭侵害。这种观念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往下延续。原始人在这一层次上表明了这是其对色彩的发现过程和最初级的运用过程,它是简单而不平凡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原始人类从追求单一的色相逐渐发展出越来越多的色相。红、黄、黑、白是中国传统审美上地位最显著的四色,红是有赤铁矿磨制而成,黄往往取自泥土,黑则从烧焦的木炭中获得,而白则是从石灰中获取,这四种颜色是最自然、最易获得的色彩,通过祖先的色彩调和进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色相。
  2 人文环境是中国传统壁画色彩艺术的决定因素
  (1)审美观念的变化影响中国传统壁画色彩艺术的变化
  上文提到的红、黄、黑、白是中国传统审美上地位最显著的四色,同时也是中国人最喜欢的四种颜色。然而,中国人一般不喜欢复色和暗色。大众对色彩的审美观念不同,在社会上传统壁画色彩的流行程度也不同,相应地影响了中国传统壁画的发展趋势。例如,壁画的色彩不能太简单,否则会显得单调,同时又不能太复杂,否则会显得太花哨,同时也要注意色调的和谐。
  (2)西方文化的输入影响中国传统壁画色彩艺术的审美
  佛教源自于印度,其绘画也一直以色彩艳丽为主,在东汉初期,佛教自西域传入中国后,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同时在传统壁画的色彩上也进行了调整。为了大力宣传佛教,古代中国开始兴建石窟、寺院等建筑,进而想找到可以帮助人们脱离苦海的方法。也是由于这一原因,中国传统壁画的色彩形式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例如,儒家强调要用“礼”的角度演绎色彩,而道教则强调“道法自然”,崇尚黑色,但是儒家和道家对色彩的使用有很强的限制,佛教的输入使得中国传统壁画使用多样的技巧,使得由单纯的勾平染变成了将西域的凹凸法融入到传统壁画描绘中。同时将浓郁鲜明的西域风格色彩传入中国,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壁画的艺术色彩,中国壁画的多样式就此形成。
  (3)绘画工艺技术的发展决定中国传统壁画色彩艺术的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绘画制造工艺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要想使好的壁画保存下来,就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例如,在中国壁画的保存过程中通常采用干壁画,敦煌壁画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任何一种技术都有其优缺点,就拿干壁画来说,干后作画,壁画的色泽比较容易保存,但缺点就是不够牢固且容易脱落。另外,在绘画颜料的使用上,以石青石绿矿石和螺清等有机颜料作调料,使得壁画的画面可以较长保存。
  二 中国传统壁画色彩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1 色彩装饰是中国传统壁画色彩艺术的基本表现形式
  所谓“装饰”,指的就是壁画的形式语言、处理手法和风格样式,色彩的装饰性往往具有超越性质,不受其他自然色彩的限制,可以做到抽象的特性。早期的绘画色调简单质朴,充分反映出色彩艺术的内涵,同时也表现出色彩装饰下的色彩痕迹。最早的绘画形态可以追溯到洞穴壁画上,拿自然色彩黑、红、白装饰渲染出的壁画来说(如秦代咸阳宫壁画),虽然其完整的画面经过了长时间的风雨侵蚀只剩下了壁画残片,但足以显示出色彩装饰对中国传统壁画色彩渲染程度的重要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形成的一系列色彩装饰模式为中国传统壁画的色彩艺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面就色彩装饰模式的发展做些讨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色彩以黑、白、红、黄、绿为主,勾勒壁画并填充,虽然种类较少,但由于其反复运用,使得壁画色彩的分布较为均匀,也使得画面的节奏感和艺术感增强,画面抑或明快鲜艳,抑或多彩丰富。到了唐代,基本色调没有变化,以白墙为底,黑线勾勒,画面装饰性强,有的淡雅鲜明,有的华丽多彩。而宋代时期,壁画的色彩选择简单,以白描为主,浅色勾勒,画面主要呈现的特点为高贵典雅的特点。随着时代的推进,传统壁画也越来越注重色彩的装饰性和丰富性,在辽、金和元代,壁画色彩以红彩和绿彩为主,明代则以绿、黄、蓝、紫色为主色调,使得画面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注重色彩的装饰是中国传统壁画色彩艺术的基本形式表现。   中国传统壁画色彩的装饰主要运用在色彩构成之中,色彩装饰主要有平面性、单纯性和秩序性等特点。拿东汉时期的《菱格本生故事》的石窟壁画来说,其中的许多小菱形将抽象的山峦形象划分开来,线条勾勒有力,以平涂为主对壁画进行着色,色彩主要有红、绿、蓝、白和深褐色,交错重复使用,同时排布整齐,色彩鲜明,增加了壁画的画面感和节奏感。每个菱形代表一个情节,构图中心为情节中的人物或者动物,使得各种情节高度概括出来,也因此使得《菱格本生故事》成为了中国传统壁画色彩艺术的典型代表作。
  2 色彩材料的选择为中国传统壁画色彩艺术增色
  在壁画色彩的装饰中,选择色彩固然重要,但是选择何种材料利于壁画的长久保存则需要经过更加慎重的考虑。在中国古代,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矿物质颜料,它相比于其他材料来说,不易褪色,且会使壁画的色彩更为鲜艳,增加壁画的色彩鲜艳度。例如,使用红、黄、黑三种石色,加之运用蓝色和绿色的渲染,使得当前中国存在的秦都咸阳宫遗址的壁画虽不能说很完整,但残片仍如新建造的一般。在古代,人们就懂得选择合适的色彩材料来保存壁画使之色彩至今仍然鲜艳完整。除了用矿物质原料做材料外,沥粉贴金也成为了中国传统壁画修饰的主要途径,这种技术最早可追溯到五代时期,以金、银材料作为色彩颜料来装饰壁画,沥粉贴金技术在寺院、庙观的壁画色彩装饰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历代寺庙壁画中也足以体现。用金、银装饰更显金碧辉煌的感觉,突出了寺庙庄严神圣的特点,增加了画面的艺术表现力。在宋元明清四大朝代中,壁画色彩有时艳丽多彩,有时简洁朴素,抑或重彩,抑或淡彩。在此基础上加入沥粉贴金技术,重要线条用沥粉勾勒,使得壁画色彩更加艳丽。正是由于中国传统壁画在色彩上使用了石色、金属材料,更能对壁画进行装饰性作用,也有利于古代的人们对壁画色彩审美进行评判。
  三 中国传统壁画色彩艺术的特性
  中国传统壁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吸取西域传入的亮丽色彩形式和技法,形成了特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外来的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原的形式是以壁画为主要途径的,这使得在中原驻扎的佛教具有更强的色彩艺术,壁画色彩也具有异域特点。以下就中国传统壁画色彩艺术的特性进行论述。
  1 中国传统壁画色彩以原色五色为主
  中国古代的原色是由五种颜色组成的:赤、黄、黑、白、青。赤色,就是现在所谓的红色,它代表鲜血的颜色,代表艳丽喜气的意思,这也是当前中国老百姓对红色具有深厚情感的原因。在先秦时代的孔子将赤色认为是正色之首,体现了中国古代人的精神生活,也最受推崇。对黄色的崇拜,是源自于黄帝的影响,之后成为帝王最喜爱的颜色,它代表着地域方位,也代表着政治地位,在古人眼里,黄色被认为是最至高无上的。同时在五色系统结构中,中心正色就是黄色,这也体现了黄色在古人心中的位置。道家在阴阳色黑白色中,首选黑色作为其象征色彩,黑色也恰恰体现了道家“玄”的精神。中国古人对黑色本身就有一种神秘和崇拜的心理,道家的建筑和服饰也都多用黑色来构成。阴阳色是由黑白两色构成的,随着道家思想的发展,白色逐渐成为一种淡泊名利的象征。青色最接近现代三原色中的蓝色,在五色系统中,青色是人们最爱的色调之一,也是用来衬托红色和黄色的最好色调,中国古代人对青色的看法也有不同,抑或代表高贵,抑或表示卑贱。因此,中国古代的五色系统是一个较为严密和最常用的色彩系统,也成为了中国传统壁画色彩艺术中最为推崇的色调体系。
  2 “色”与“彩”相互交叉的形式表现
  在中国古代人看来,“色”指的是黑白两种颜色,“彩”指的是红黄青三种颜色,两者必须相互配合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中国传统壁画在色彩的搭配上主要是用黑白颜色勾勒,用“彩”填充渲染,“色”与“彩”相互调和,使得色彩鲜艳的“彩”在黑白色的对比中体现出画面的美感,给予人们鲜明的色彩效果。将“色”与“彩”相互交叉是中国传统壁画的表现基调。
  3 中国传统壁画的人文特征
  随着佛教的传入,宗教寺庙比比皆是,由于宗教受到当时统治者的推崇和保护,寺庙壁画的规模相当之大,宗教传统壁画的色彩都是围绕佛教主题来实现宗教色彩美的特点。保留下来的中国传统壁画可以向当前人们传达出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同时也能刻画出在当时社会英雄人物和故事的发展历程,中国壁画的色彩装饰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生活的直接反映,有着丰富的内在含义。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壁画色彩艺术的产生原因、主要形式表现和特性,中国传统壁画的整体效果是由色彩装饰艺术所决定的,壁画主要用色调鲜艳的色彩和黑白色彩相互重叠交叉,给人以视觉震撼,增加了色彩的整体性和感染力,不仅表现出了传统壁画的美感,更具有一种深刻的内在意蕴。中国传统壁画作为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陈绿寿:《湖北壁画的传承与创造》,《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2] 楚启恩:《发展中的壁画艺术》,《设计艺术》,2003年第3期。
  [3] 唐鸣岳:《繁荣壁画创作——壁画大省山东》,《设计艺术》,2003年第2期。
  [4] 蒋继华:《壁画构图对建筑空间的整理》,《装饰》,2004年第4期。
  (遆素丽,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助教;喻厅,善尔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设计师)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中美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数据收集与分析技术的发展、应用现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与NBA应用实例的对比,阐释先进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技术
师生冲突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一种普遍存在且又无法避免的现象,它给师生关系的构建带来一定的影响。课堂是学校实施教学的最基本单位,而初中阶段又是师生冲突发生最多的时期。
本文论述了如何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种教育媒体技术支持的现代教育技术,联合先进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来整合优化高职教育教学。本课题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优化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