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作为对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和提高的重要手段,在初中阶段更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体育作为一门实践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学科,其理论课程也是教学重点之一。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去着重探讨初中体育室内教学课程的设置问题。
关键词:体育; 初中 ;室内教学 ;课程 ;设置
“素质教育”已然成为教育领域最热词汇NO.1,在这其中体育作为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素质发展的重点学科,近几年受到了极大的關注。但是,值得我们分析的是,许多学校对体育学科的重视只集中在体育的户外教学方面,而忽略了室内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再加之学生自身对体育户外教学的喜爱度远远超过了室内课程,因此体育室内教学课程一直都是以体育教学附属品的形式存在的,所以,根据当前教育形式的发展需要,我们必须加强体育室内教学课程的设置,特别是在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
一、初中体育室内教学课程设置的客观要求
要想针对初中体育室内教学课程设置进行合理的设计与规划,就必须全方位的着眼初中体育教学的整体要求。初中体育教学是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科目,所以我们必须把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可能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结果构成影响的因素作为首要考量,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进行合理规划,特别是在教学设置等多方面都相对薄弱的初中体育室内教学来看,这一点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初中体育室内教学课程设置的客观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颁布施行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是初中体育室内教学课程设置的首要标准。我国教育部制定颁布的普通中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说明了学生必须掌握有关身体健康方面的科学的健身方法与知识,同时要运用相关知识提高自身保健意识的塑造,从而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从这一点来看,我国教育部已然提高了对体育教学中知识性教学的重视,并且明确规定了教学内容的主要范围,因此,初中体育教学课标的要求是初中体育室内教学课程设置的首要标准。
其次,区域气候特点成为初中体育室内教学课程设置的客观要求中的重要条件限制因素。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因此我国南北纬度相对而言跨越性较大,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气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凸显,同时因为我国季风性气候显著,这就促使我国气候分界的越发明显性。例如东南沿海区域时常因受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的影响而导致台风暴雨天气的突置;东北部地区有因为季风性气候导致冬季严寒积雪;长江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梅雨季节的存在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体育教学无法在户外课堂上得以实现,因此就凸显出初中体育室内教学的重要性,这也是促使初中体育室内教学课程尽快完善设置的客观因素之一。
最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国情是促使我国推进初中体育室内教学课程设置完善的决定性因素。虽然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在全球经济退潮情况下都保持着良好的势头,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摆脱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一些滞后因素。这就促使我国在许多地区的初级中学不具备完善的体育教学场馆,因此初中体育教学若想实现其教学目标,就必须着眼于室内教学课程的设置。
二、初中体育室内教学课程设置策略
初中体育室内教学课程设置的构想,必须在遵守初中体育教学大纲的前提下,以吸引学生自主学习为首要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因此笔者认为,室内教学课程设置策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第一,透过体育热点信息和室内游戏等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初中学生,特别是男同学往往对篮球等竞技项目比赛有很高的关注度,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播放等手段,让学生根据影像的观察,启发学生对竞技项目规则的了解和掌握。例如教师可以以NBA篮球比赛影像为载体,让学生做裁判,从而学习篮球比赛中的判罚手势以及判罚规则等。室内游戏的巧妙运用,同样能吸引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绷带包扎实训》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手段,排演“街头急救”的戏码,让学生分组进行比拼,看哪组的“伤员”能够得到有效的应急措施。这样的策略实施后,加强学生对室内体育教学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就一定不再构成初中体育室内教学课程设置上的难题。
第二,利用对教学内容的筛选,加强学生对健康认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值得注意的是,体育室内教学课程肩负着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的重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在初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由于过度游戏导致的“鼠标手”、“鼠标肩”的出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flash制作来为学生进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了解这种疾病的形成原因,从而促进学生自身健康意识的觉醒。
第三,户外教学与室内教学内容的同步设置,促进初中体育整体教学成果的增强。户外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学生对技术性问题无法直观理解导致的教学成果的下降,因此,教师可以以户外教学中的重难点作为室内教学的设置依据,对室内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规划。比如在背越式跳高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跳高的标准姿势始终是这一部分的教学重难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视频分解教学等手段,把这一部分移交到室内教学内容中,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已然被众人所关注,但是我们不能在重视体育对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的同时,而忽略了体育对学生运动精神的塑造,因此我们必须把初中体育室内教学课程的设置重视起来。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作为教育者关注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体育室内课的兴趣才是重中之重,因此,如何让体育室内课程变得具有新意,如何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革新,教师必须在这之中提高自身对教学手段的研究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让学生在体育素质培养的过程中的多元化发展,才能使体育室内教学课程散发其特有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精神与开拓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马卫红:略议如何上好初中室内体育课,《学周刊》,2011年第26期
[2]周璋军:室内体育课教学探究与思考,《中国学校体育》,2008年03期
[3]李世花:我上室内体育课有新招,《体育师友》,2010年03期
[4]陈文树:室内体育课教学五法,《中国学校体育》,2001年02期
[5],伊长波:怎样上雨天室内体育课,《体育师友》,1980年01期
(作者单位:江西省龙南县实验中学341700)
关键词:体育; 初中 ;室内教学 ;课程 ;设置
“素质教育”已然成为教育领域最热词汇NO.1,在这其中体育作为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素质发展的重点学科,近几年受到了极大的關注。但是,值得我们分析的是,许多学校对体育学科的重视只集中在体育的户外教学方面,而忽略了室内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再加之学生自身对体育户外教学的喜爱度远远超过了室内课程,因此体育室内教学课程一直都是以体育教学附属品的形式存在的,所以,根据当前教育形式的发展需要,我们必须加强体育室内教学课程的设置,特别是在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
一、初中体育室内教学课程设置的客观要求
要想针对初中体育室内教学课程设置进行合理的设计与规划,就必须全方位的着眼初中体育教学的整体要求。初中体育教学是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科目,所以我们必须把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可能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结果构成影响的因素作为首要考量,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进行合理规划,特别是在教学设置等多方面都相对薄弱的初中体育室内教学来看,这一点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初中体育室内教学课程设置的客观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颁布施行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是初中体育室内教学课程设置的首要标准。我国教育部制定颁布的普通中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说明了学生必须掌握有关身体健康方面的科学的健身方法与知识,同时要运用相关知识提高自身保健意识的塑造,从而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从这一点来看,我国教育部已然提高了对体育教学中知识性教学的重视,并且明确规定了教学内容的主要范围,因此,初中体育教学课标的要求是初中体育室内教学课程设置的首要标准。
其次,区域气候特点成为初中体育室内教学课程设置的客观要求中的重要条件限制因素。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因此我国南北纬度相对而言跨越性较大,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气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凸显,同时因为我国季风性气候显著,这就促使我国气候分界的越发明显性。例如东南沿海区域时常因受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的影响而导致台风暴雨天气的突置;东北部地区有因为季风性气候导致冬季严寒积雪;长江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梅雨季节的存在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体育教学无法在户外课堂上得以实现,因此就凸显出初中体育室内教学的重要性,这也是促使初中体育室内教学课程尽快完善设置的客观因素之一。
最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国情是促使我国推进初中体育室内教学课程设置完善的决定性因素。虽然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在全球经济退潮情况下都保持着良好的势头,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摆脱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一些滞后因素。这就促使我国在许多地区的初级中学不具备完善的体育教学场馆,因此初中体育教学若想实现其教学目标,就必须着眼于室内教学课程的设置。
二、初中体育室内教学课程设置策略
初中体育室内教学课程设置的构想,必须在遵守初中体育教学大纲的前提下,以吸引学生自主学习为首要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因此笔者认为,室内教学课程设置策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第一,透过体育热点信息和室内游戏等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初中学生,特别是男同学往往对篮球等竞技项目比赛有很高的关注度,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播放等手段,让学生根据影像的观察,启发学生对竞技项目规则的了解和掌握。例如教师可以以NBA篮球比赛影像为载体,让学生做裁判,从而学习篮球比赛中的判罚手势以及判罚规则等。室内游戏的巧妙运用,同样能吸引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绷带包扎实训》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手段,排演“街头急救”的戏码,让学生分组进行比拼,看哪组的“伤员”能够得到有效的应急措施。这样的策略实施后,加强学生对室内体育教学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就一定不再构成初中体育室内教学课程设置上的难题。
第二,利用对教学内容的筛选,加强学生对健康认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值得注意的是,体育室内教学课程肩负着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的重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在初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由于过度游戏导致的“鼠标手”、“鼠标肩”的出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flash制作来为学生进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了解这种疾病的形成原因,从而促进学生自身健康意识的觉醒。
第三,户外教学与室内教学内容的同步设置,促进初中体育整体教学成果的增强。户外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学生对技术性问题无法直观理解导致的教学成果的下降,因此,教师可以以户外教学中的重难点作为室内教学的设置依据,对室内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规划。比如在背越式跳高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跳高的标准姿势始终是这一部分的教学重难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视频分解教学等手段,把这一部分移交到室内教学内容中,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已然被众人所关注,但是我们不能在重视体育对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的同时,而忽略了体育对学生运动精神的塑造,因此我们必须把初中体育室内教学课程的设置重视起来。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作为教育者关注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体育室内课的兴趣才是重中之重,因此,如何让体育室内课程变得具有新意,如何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革新,教师必须在这之中提高自身对教学手段的研究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让学生在体育素质培养的过程中的多元化发展,才能使体育室内教学课程散发其特有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精神与开拓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马卫红:略议如何上好初中室内体育课,《学周刊》,2011年第26期
[2]周璋军:室内体育课教学探究与思考,《中国学校体育》,2008年03期
[3]李世花:我上室内体育课有新招,《体育师友》,2010年03期
[4]陈文树:室内体育课教学五法,《中国学校体育》,2001年02期
[5],伊长波:怎样上雨天室内体育课,《体育师友》,1980年01期
(作者单位:江西省龙南县实验中学34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