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同伴关系问题是新疆内高生常常遇到的问题。本文在简要梳理新疆内高生同伴交往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运用校园心理剧提升新疆内高生同伴交往能力的优势和实施步骤,最后强调了两点注意事项。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新疆内高生;同伴交往能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31-0041-04
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研究结果,高中生的人际关系的一大特点是“他们对父母和教师的心理和情感日益减少,而更依赖于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1]另外,研究也发现,“同伴关系的质量与学业成绩、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
我校有一群特殊的学生——新疆内高生,他们通过内高班的招生选拔考试来到内地求学。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同伴关系问题是新疆内高生常常遇到的问题,他们小小年纪,远离亲人到异乡求学,大多感到非常孤独,有些不知道如何与身边的同学交往,个别还发生打架事件。针对此问题,一方面,我们心理教师通过开设常规的心育课程、个体辅导等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同伴交往观念和提升同伴交往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在不断尝试新的方式,比如,我们曾经尝试“自主性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主持人际关系主题的活动。这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疆内高生的同伴交往能力,但是它對主持的学生有较高的要求。近年来,校园心理剧在中小学校开始流行,我们也尝试将这种新型方式运用到解决新疆内高生同伴交往问题上来。本文在简要梳理新疆内高生同伴交往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运用校园心理剧提升新疆内高生同伴交往能力的优势和实施步骤,最后强调了两点注意事项。
一、新疆内高生同伴交往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根据学校的管理制度,新疆内高生在预科班时期是独立编班和住宿。进入高一以后,新疆内高生就和江门本地生混合编班和住宿。由于地区文化差异和生活习惯不同,新疆内高生和江门本地生之间暗藏着一些人际矛盾。在个案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在生活中,新疆内高生不能容忍本地生的某些饮食习惯。另外,在学习上,新疆内高生整体水平不如本地生,因此他们中的一些会非常敏感和自卑,总是认为本地生瞧不起他们。本地生则认为新疆内高生享受着优厚的政策待遇,感觉不公平,有些本地生还会对新疆内高生群体存在暴力、落后等刻板印象。
二、校园心理剧在提升新疆内高生同伴交往能力上的优势
校园心理剧就是“学生通过扮演当事人,借助舞台来呈现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典型心理问题,在心理教师和全体参与者以及观众的帮助下,学会如何应对和正确处理心理问题,从而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启发的一种团体心理辅导方式”[3]。我校已经成功举办四届校园心理剧。最初,我们主要在本地生群体中开展,后来逐步运用到新疆内高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它在提升新疆内高生同伴交往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优势,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校园心理剧有利于投射新疆内高生的同伴交往问题
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新疆内高生碍于面子,不愿正面面对自己的同伴交往问题。还有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同伴关系出了问题,总认为其他同学瞧不起他们,对他们有敌意,认为需要改变的是别人,自己不需要改变。校园心理剧以短剧表演的形式投射他们同伴交往的问题,让新疆内高生以第三方的身份来观看和反思,这样可以减少他们的防御感。 (二)校园心理剧有助于新疆内高生演练同伴交往的具体技巧
改善同伴关系的一个具体方法就是社会技能训练,它的技术包括“模仿、指导、角色扮演、重复、反馈、社会强化”[1]。校园心理剧提供了一种很好的社会技能训练的机会,因为从校园心理剧本正式表演之前,他们需要不断重复地模仿、角色扮演。另外,在这个练习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同伴交往的现实困难情境,比如:剧本台词如何修改更好,排练的时候人到不齐怎么办,道具如何准备,如何处理好排练和学习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是在进行同伴交往的练习。
(三)校园心理剧有助于实现对全体新疆内高生的同伴教育
(三)学生自导自演、进行排练和展演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将创作的校园心理剧以静态文字形式转化为动态表演形式,这就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他们不仅要根据剧中人物特点选择合适的演员,而且还要在排练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剧本。这个过程就是考验他们同伴交往能力的时候。比如,有一次,有一个小组编写好了一个剧本,但是在表演的过程中,组员之间存在分歧。有的觉得很困难,不想表演;有的觉得剧本不好,想重新写;还有些同学想继续坚持表演。最后他们在心理教师的协调下,小组成员进行了沟通和投票,最终放弃表演。
(四)讨论剧中问题,提升同伴交往能力
这一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是校园心理剧活动的升华阶段,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将剧中的同伴交往的故事和自己形成链接,从中有所思考和启发。我们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分享:1.本次校园心理剧活动中,你有哪些难忘的瞬间或故事?2.本次校园心理剧活动中,你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功是什么?3.本次校园心理剧活动中,你觉得哪些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4.本次校园心理剧活动中,你还有哪些感悟?
四、运用校园心理剧提升新疆内高生同伴交往能力的注意事项
通过近些年来校园心理剧的实践探索,我们可喜地发现,新疆内高生对心理课堂的喜爱度明显提升,尤其是那些参与校园心理剧表演的学生,在对他们访谈的过程中,他们普遍反映心理剧对他们同伴交往具有建设性作用。当然,要想运用校园心理剧提升新疆内高生同伴交往能力,还有两个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一)将校园心理剧融入心理课堂
在最初的校园心理剧开展中,我们仅仅是将它作为一场比赛,这样所起到的作用有限。于是,我们逐步思考将校园心理剧和心理课堂融合起来,让它发挥相对长远的作用。这种融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直接在心理课堂培训校园心理剧有关的知识。第二,抽取1~2次心理课堂的时间进行排练,台上的同学进行表演,台下的观众作为评委进行点评,最后老师做小结。第三,每次的校园心理剧,我们都会录像,这些录像的资源,我们心理教师也会作为心理课的素材融入平时的教学中。第四,优秀的校园心理剧,我们也会鼓励学生投稿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校园心理剧”板块,将他们的剧分享给更多的人。比如,2017年第19期《缘是一家人》、2017年第21期《我们是兄弟》就是两个新疆内高生自编的剧本。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在同伴交往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自信心也增强了。
(二)让更多主体参与校园心理剧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心理教师的事情,而是需要全体领导、心理教师、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进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在校园心理剧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同样贯彻这一原则,活动不仅得到了新疆部领导、班主任、部分科任教师的大力支持,班主任也将校园心理剧的照片通过新疆生的家长群发布给家长,通过这种或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让更多主体参与进来。
参考文献
[1]徐思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初级培训教程[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
[2]陈海霞. 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对高中生同伴关系的干预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3]庄续玲. 演出你的故事:校园心理剧在心理课堂中的应用[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
注:该研究为江门市201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校园心理剧提升高中生生涯适应力的实践探索”研究成果(立项编号:2017C33)。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培英高级中学,江门,529000)
编辑/丁 尧 终校/于 洪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新疆内高生;同伴交往能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31-0041-04
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研究结果,高中生的人际关系的一大特点是“他们对父母和教师的心理和情感日益减少,而更依赖于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1]另外,研究也发现,“同伴关系的质量与学业成绩、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
我校有一群特殊的学生——新疆内高生,他们通过内高班的招生选拔考试来到内地求学。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同伴关系问题是新疆内高生常常遇到的问题,他们小小年纪,远离亲人到异乡求学,大多感到非常孤独,有些不知道如何与身边的同学交往,个别还发生打架事件。针对此问题,一方面,我们心理教师通过开设常规的心育课程、个体辅导等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同伴交往观念和提升同伴交往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在不断尝试新的方式,比如,我们曾经尝试“自主性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主持人际关系主题的活动。这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疆内高生的同伴交往能力,但是它對主持的学生有较高的要求。近年来,校园心理剧在中小学校开始流行,我们也尝试将这种新型方式运用到解决新疆内高生同伴交往问题上来。本文在简要梳理新疆内高生同伴交往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运用校园心理剧提升新疆内高生同伴交往能力的优势和实施步骤,最后强调了两点注意事项。
一、新疆内高生同伴交往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根据学校的管理制度,新疆内高生在预科班时期是独立编班和住宿。进入高一以后,新疆内高生就和江门本地生混合编班和住宿。由于地区文化差异和生活习惯不同,新疆内高生和江门本地生之间暗藏着一些人际矛盾。在个案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在生活中,新疆内高生不能容忍本地生的某些饮食习惯。另外,在学习上,新疆内高生整体水平不如本地生,因此他们中的一些会非常敏感和自卑,总是认为本地生瞧不起他们。本地生则认为新疆内高生享受着优厚的政策待遇,感觉不公平,有些本地生还会对新疆内高生群体存在暴力、落后等刻板印象。
二、校园心理剧在提升新疆内高生同伴交往能力上的优势
校园心理剧就是“学生通过扮演当事人,借助舞台来呈现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典型心理问题,在心理教师和全体参与者以及观众的帮助下,学会如何应对和正确处理心理问题,从而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启发的一种团体心理辅导方式”[3]。我校已经成功举办四届校园心理剧。最初,我们主要在本地生群体中开展,后来逐步运用到新疆内高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它在提升新疆内高生同伴交往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优势,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校园心理剧有利于投射新疆内高生的同伴交往问题
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新疆内高生碍于面子,不愿正面面对自己的同伴交往问题。还有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同伴关系出了问题,总认为其他同学瞧不起他们,对他们有敌意,认为需要改变的是别人,自己不需要改变。校园心理剧以短剧表演的形式投射他们同伴交往的问题,让新疆内高生以第三方的身份来观看和反思,这样可以减少他们的防御感。 (二)校园心理剧有助于新疆内高生演练同伴交往的具体技巧
改善同伴关系的一个具体方法就是社会技能训练,它的技术包括“模仿、指导、角色扮演、重复、反馈、社会强化”[1]。校园心理剧提供了一种很好的社会技能训练的机会,因为从校园心理剧本正式表演之前,他们需要不断重复地模仿、角色扮演。另外,在这个练习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同伴交往的现实困难情境,比如:剧本台词如何修改更好,排练的时候人到不齐怎么办,道具如何准备,如何处理好排练和学习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是在进行同伴交往的练习。
(三)校园心理剧有助于实现对全体新疆内高生的同伴教育

(三)学生自导自演、进行排练和展演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将创作的校园心理剧以静态文字形式转化为动态表演形式,这就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他们不仅要根据剧中人物特点选择合适的演员,而且还要在排练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剧本。这个过程就是考验他们同伴交往能力的时候。比如,有一次,有一个小组编写好了一个剧本,但是在表演的过程中,组员之间存在分歧。有的觉得很困难,不想表演;有的觉得剧本不好,想重新写;还有些同学想继续坚持表演。最后他们在心理教师的协调下,小组成员进行了沟通和投票,最终放弃表演。
(四)讨论剧中问题,提升同伴交往能力
这一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是校园心理剧活动的升华阶段,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将剧中的同伴交往的故事和自己形成链接,从中有所思考和启发。我们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分享:1.本次校园心理剧活动中,你有哪些难忘的瞬间或故事?2.本次校园心理剧活动中,你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功是什么?3.本次校园心理剧活动中,你觉得哪些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4.本次校园心理剧活动中,你还有哪些感悟?
四、运用校园心理剧提升新疆内高生同伴交往能力的注意事项
通过近些年来校园心理剧的实践探索,我们可喜地发现,新疆内高生对心理课堂的喜爱度明显提升,尤其是那些参与校园心理剧表演的学生,在对他们访谈的过程中,他们普遍反映心理剧对他们同伴交往具有建设性作用。当然,要想运用校园心理剧提升新疆内高生同伴交往能力,还有两个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一)将校园心理剧融入心理课堂
在最初的校园心理剧开展中,我们仅仅是将它作为一场比赛,这样所起到的作用有限。于是,我们逐步思考将校园心理剧和心理课堂融合起来,让它发挥相对长远的作用。这种融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直接在心理课堂培训校园心理剧有关的知识。第二,抽取1~2次心理课堂的时间进行排练,台上的同学进行表演,台下的观众作为评委进行点评,最后老师做小结。第三,每次的校园心理剧,我们都会录像,这些录像的资源,我们心理教师也会作为心理课的素材融入平时的教学中。第四,优秀的校园心理剧,我们也会鼓励学生投稿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校园心理剧”板块,将他们的剧分享给更多的人。比如,2017年第19期《缘是一家人》、2017年第21期《我们是兄弟》就是两个新疆内高生自编的剧本。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在同伴交往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自信心也增强了。
(二)让更多主体参与校园心理剧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心理教师的事情,而是需要全体领导、心理教师、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进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在校园心理剧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同样贯彻这一原则,活动不仅得到了新疆部领导、班主任、部分科任教师的大力支持,班主任也将校园心理剧的照片通过新疆生的家长群发布给家长,通过这种或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让更多主体参与进来。
参考文献
[1]徐思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初级培训教程[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
[2]陈海霞. 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对高中生同伴关系的干预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3]庄续玲. 演出你的故事:校园心理剧在心理课堂中的应用[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
注:该研究为江门市201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校园心理剧提升高中生生涯适应力的实践探索”研究成果(立项编号:2017C33)。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培英高级中学,江门,529000)
编辑/丁 尧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