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标准化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b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产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农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旦农产品安全出现问题,人们的生活健康与生活质量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探讨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的意义、农产品质量标准化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志码:C DOI: 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1.078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正在飞速发展,经济水平不断进步,尤其在农产品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各式各样的农产品经过“网红”包装,快速成为网上消费的“新宠”。然而,当前农产品的质量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因此,分析当前农产品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是十分重要的[2]。
  1 意义
  农业的标准化发展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对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严格把控,主要包括产地把控、农业生产、产品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实现统一管理,以提高农业产品质量的标准化。农业标准化的推行能够避免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盲目发展,从源头保证农产品的质量[3]。要发展好现代特色农业,就必须推动农业标准化发展,坚持现代产业的统筹规划,减少市场中短期的逐利行为,能够最大程度提升农产品质量。推进农产品质量标准化,是建设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農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进而提升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2 问题
  2.1 农业标准化意识薄弱
  目前,农业发展还处于转型期,对农业标准的重视程度并不够[4]。农业标准化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在监管不足,会阻碍标准化生产的发展。农产品的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也就不会提升。农业标准化意识不足,对无公害生产基地也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存在一些不按照规范进行生产的种植户,会影响整个基地、专业合作社的产量与质量,最终造成严重的损失。
  2.2 农业标准体系有待完善
  建立农业标准体系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内容比较多,包括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农产品质量标准、农业基础标准、环境标准、检测标准和管理标准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农业发展的方方面面[5]。农业标准体系对农产品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2.3 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可行性较低
  农业生产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又受到生产方式、生产技术、组织管理的影响,不同的自然条件与生产条件,对农产品的质量又有不同程度地影响[6]。农产品的标准就是对农产品做出统一的规定,以协调、优选为标准,从生产到销售都要以某种形式进行规定。然而,在现实的生产中,很难做出一个精简适用的质量标准,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农业标准实施的主体是农民,因此制定出来的农业标准必须能被农民接受,被农民理解,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在生产实践中开展检验,并进行改进。
  2.4 农产品质量标准监督力度有待提升
  目前,部分地区过于重视制定标准,而不注重实践,甚至有一些标准仅适用于基地、企业的简单检查与验收,甚至为了制定标准而制定标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并不能严格实施,使农产品质量大打折扣[7]。部分地区将制定出来的标准束之高阁,并没有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实施,从而不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2.5 传统的农业环境没有明显改变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世界上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程度比较低,大多是分散、自给式的家庭经营生产模式,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想要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改变原先传统的农业环境,存在很大的难度。在统一的标准指导下,农户需要进行标准化的生产、加工与销售,必将会给传统的农业环境带来巨大的冲击[8]。
  3 具体策略
  3.1 完善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
  生产者要根据对产品的不同需求、不同服务对象,确立不同的产品标准体系。尽快制定并完善相关体系,有助于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1)借助标准化创建相关活动。大规模的标准化创建活动应该以蔬菜、水果、牛羊肉、水产品等为重点,带动相关园艺产品、水产品、畜禽标准化的生产。2)统筹规划农业标准化生产与发展,完善相关的农业标准体系。为了促进农业国家化的发展,要与国际惯例接轨,以适应国际化的发展趋势[9]。3)完善相关标准化生产的法律法规,将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作为政府有限扶持的重点项目,确保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的推进。
  3.2 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农产品的质量检测体系,主要是指为了有效控制农副产品、农业投入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而构建的监督检测网络体系,具有较强的测试能力。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既要以农产品的质量为重点,又要满足市场监督和农产品市场的准入管理,使农产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避免重复建设。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制定农产品质量监督的数据库,构建具有安全监测、预报、预警的完整系统。
  3.3 构建农产品质量标准评价体系
  现代农业实现生产标准化、管理科学化、产品规模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农产品品牌化。农产品必须建立产品的品牌,做好农产品质量标准评价工作。1)要加强全面规划,根据当地农产品特色有目的地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发展。2)政府要出台相关的资金扶持政策,支持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的发展,鼓励农产品进行标准化生产经营,创立农产品品牌。政府要积极调动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营造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氛围,加强对相关单位农产品品质的监督,树立良好的信誉。3)加大对品牌的宣传力度,不断培养社会对农产品的认知度。
  3.4 构建农业标准示范区
  农业标准示范区作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对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1)在建立标准示范区时,可以选用优良品种,严格控制生产过程,做好市场准入工作,引导生产者与经营者按照国家现有的农产品标准进行培养、加工、生产,使农业标准化生产逐渐朝着规模化发展。2)要加大管理力度,加强专业协会的管理与建设,以标准化生产作为前提条件,引导各个企业建立生产模范基地,推动标准化生产。3)要根据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好相关的档案记录工作,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形成地域特色和优势。   3.5 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技术的推广与运用
  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的不断完善,高效且实用的关键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效果比较显著,并需要大面积的推广,政府要进行激励引导。1)要建设展示的平台,分层次进行相关技术培训,以标准化技术服务为指导,规范生产过程,从源头提高农产品质量。2)加强对农产品品种、农业投入品、农业工业化的管理,提升农业技术人员的素质。3)为了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以科学技术为依据,以农业生产为高效目标,优化和协调处理生产的相关要素。农业标准化生产,將会给农民、技术人员、经营者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质量与效益的双丰收。
  4 结语
  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还存在很多不足,针对这些问题,要从具体的细节入手,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策略。大部分农民缺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正确认识,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当地政府要重视增强农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推动现代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康震.“十四五”期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目标任务及2021年工作重点[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21(2):5-9.
  [2] 朱新华.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创建的江苏实践[J].群众,2021(4):39-40.
  [3] 陈连举,郭世赞,郑钦文,等.农产品药物残留成因分析与控制措施[J].湖北植保,2021(1):47-49.
  [4] 肖小余.四川农资打假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显著[J].四川畜牧兽医,2018,45(4):6-9.
  [5] 王一鹏,刘子勇,赵孝刚,等.潍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问题探析[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4):132-133.
  [6] 李秀红,徐洪海,崔艳丽,等.青岛市黄岛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9(12):216-218.
  [7] 蒋文龙,朱海洋.浙江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全域推行农产品追溯  让“时尚”的追溯码见实效[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9(2):24-26.
  [8] 招俊良.联动检测模式下食用农产品市场流通监管机制运行效果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8.
  [9] 王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体系建设现状探析[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摘 要 四川省作为农业大省,在打造农业品牌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下,四川省加快农业转型的步伐,有利于帮助四川省在全面脱贫后的“过渡期”站稳脚跟。通过对四川省农产品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促进四川省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四川省的农产品品牌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业;农产品品牌研究;农业现代化;四川省  中图分类号:F323.5 文献标志码:C DO
摘 要 乡村振兴过程中,农业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其价值和内涵也越来越清晰,不断激发农业文化遗产活化保护的再生功能。广西农业文化遗产无论在资源还是特色方面,都极具保护与利用价值。基于此,对广西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活化保护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研究,构建一种新的活化保护模式,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活化保护;广西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
摘 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中央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和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而提出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通过检索文献分析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三农”问题及城乡发展的关系,阐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 乡村振兴;中等收入陷阱;“三农
摘 要 人才是乡村振兴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三农”人才队伍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三农”人才队伍主要包括内生型人才和引入型人才,内生型人才是人才队伍的建设基础,引入型人才则是人才队伍的发展助力。基于山东省引入型人才的现存问题,进行人才引进机制深化研究,以期促进“三农”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 人才引进;“三农”;乡村振兴;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志码:C DOI: 10.
摘 要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在我国农业种植中占据很大比例,随着市场对玉米需求量的提升,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与研究也显得更加必要。农业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玉米种植技术的改革与创新,玉米产量和质量也大大提升。因此,对玉米种植技术要点及其相关推广策略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玉米;种植技术;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DOI: 10.19415/j.cnki.1673-890x.2
摘 要 通过对云南省鹤庆县松桂镇2014—2020年烟农数量、年龄、结构、变化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发现烟农人数总体呈减少的趋势。需要加强政策实用性研究,加强职业烟农隊伍建设,稳定31—40岁年龄段烟农群体,精益化烟农服务,提高种烟效益,坚定烟农种烟信心,以稳定烟农群体,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实现松桂镇烤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烟农结构;对策;云南省鹤庆县松桂镇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
摘 要 做好森林资源管理,能够为我国环境保护及经济建设作出一定的贡献与支持。从生态林业发展的角度完善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能够在平衡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满足时代变化需求的基础上,实现生态林业统一发展的战略目标。以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为导向,分析有效完善森林资源的管理模式,提出生态林业发展水平的改革与完善策略,以期促进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稳定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 森林资源管理;生态林业发展;管理
摘 要 针对四川省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并利用2015年以来马铃薯生产数据,设计了凉山州马铃薯产业规划,布局了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发展小型马铃薯全粉加工生产线,预测了实施后可提高马铃薯商品率达89.6%以上,1年产生经济效益在43 755万元以上,为凉山州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提供了路径。  关键词 马铃薯;加工;发展布局;四川省凉山州  中图分类号:F326.5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9
摘 要 村规民约作为规范村民日常行为的一种非正式制度,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对乡风文明的建设、良好家风的培育及优秀文化的传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在分析村规民约对乡村文化振兴的作用及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针对所面临的困境提出打造形式规范的村规民约的策略,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充实村规民约的内容,以发挥良好家风培育的制度功能,提升村规民约的执行力,以强化优秀文化传承的制度权威。  关键词
摘 要 福建省宁化县的地理位置及环境条件十分适合水稻的种植,在生产过程中,相关部门为水稻种植提供了全程社会化服务。在此基础上,从人员、经济、技术及政治方面,分析了当地水稻种植全程服务的现状,以及服务环节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针对目前出现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以保证当地水稻的生产效益。  关键词 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福建省宁化县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志码: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