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发展的有效策略探讨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lpk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做好森林资源管理,能够为我国环境保护及经济建设作出一定的贡献与支持。从生态林业发展的角度完善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能够在平衡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满足时代变化需求的基础上,实现生态林业统一发展的战略目标。以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为导向,分析有效完善森林资源的管理模式,提出生态林业发展水平的改革与完善策略,以期促进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稳定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 森林资源管理;生态林业发展;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S757;F326.2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1.065
  发展生态林业、协调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减少二者的矛盾。当前,随着人们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愈来愈重视,规划森林资源管理,协调生态林业发展已经成为比较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想要进一步适应时代发展变化需求,提升对森林资源管理规划的有效性,就要强化生态林业改革与森林资源管理,在不断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效率的基础上,保障生态林业和谐发展的稳定性。
  1 意义
  森林资源是当前社会与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部分,在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中,森林资源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影响,森林资源的使用寿命逐渐减少,不仅会影响自然生态环境,也会直接影响人类的正常生产与生活,进而影响全球经济[1]。为此,强化管理森林资源并做好生态林业建设,能够在不断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保证人类经济发展的和谐稳定性。其中,森林资源作为生态林业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合理管理和开发,不仅能够为人类和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也能够为人类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资源与生产原材料,带来更多的经济发展效益。林业资源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在保持水土环境的同时,有效调节当地温度、湿度,达到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等生态环境保护目的,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林业,不仅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也是为人类生活与发展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与发展空间。
  2 现状
  关注生态林业建设,提高生态林业发展水平,需要林业建设部门与其他部门协同合作,做好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但受多重因素影响,森林资源管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1)对森林资源管理意识的重视度不足,宣传管理理念方式落后及工作机制建设不到位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生态林业发展与信息处理工作的效率。2)缺乏创新改革与创新管理观念,森林资源管理创新意识不足,对先进技术手段了解与应用不到位,都限制和阻碍了生态林业发展水平的提高[2]。3)受当地生产经营活动发展影响,很多森林资源管理及日常工作处理体制制度依旧存在责任划分不清晰、管理制度不健全及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要想充分落实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需要做好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也需要做好宣传管理、预防维护和日常管理等工作,进而保障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3 有效策略
  3.1 优化管理方案,兼顾多方效益
  优化森林资源管理方案,能够在充分兼顾林业建设、环境保护、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根据当前林业发展现状,总结管理制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立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优先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与经营手段,能够有效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效益与工作质量[3]。1)根据当地森林资源保护现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细化林种选择,加强造林管理,优化树木抚育方式,在不断完善生态林业管理措施的同时,实现森林经营方案的全面规划与管理。2)做好森林资源管理规划工作。通过规范管理责任制度,细致划分工作内容,严格做好森林树种选择、造林植物搭配及管理范围规划工作,在充分保护天然林区的同时,合理监督与管理重点林区及经济林区等森林资源。由于薪炭林、经济林和特种工业原料林等森林资源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较为突出的作用,可以运用集约化定向培育、研究与管理等方式,优化相关林区的林种选择与管理,进一步实现生态林业的发展与管理目标,促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稳定发展与进步。3)做好监督管理及工作评比。相较于传统的工作评比标准和管理策略,细致化、阶段性、人性化的管理目标与工作绩效考核、评比标准,能在有效控制林区总量与增长趋势的同时,提升森林质量与资源管理等工作的水平。科学合理的森林资源管理方案和监督、管理、考核指标,能够在进一步优化森林资源管理方案、提升林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采伐总体比例的同时,优化林业产业链发展与生态经济的进步。
  3.2 把握科技创新,完善管理手段
  1)科技创新与管理手段的完善,能够有效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效果,保持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特性。积极引入先进管理技术与专业人员,培养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创新发展意识,强化培训和技能创新管理,改变和完善现有森林资源管理形式,确保森林资源现代化管理效果的充分发挥,进而实现“科技兴林”的发展规划目标[4]。2)在重点林木良种培育过程中,根据当地发展需求和有关部门的实际资费情况,积极引进先进生产、采集、处理和检验等技术手段与设备措施,推广组织培养、轻型机制、无纺布和穴盘容器育苗等先进管理技术,能够在不断提升当地森林苗木质量水平的同时,保持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工作创新热情与森林资源管理技术研究的积极性。3)根据当前生态林业的发展趋势,积极运用和引进生物多样性发展项目、生态屏障工程项目及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等工程项目,能够在有效提升森林管理技术创新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优化林业技术产业链,实现现代化技术与新兴技术的融合改革目标,落实生态林业与产业化可持续化发展与改革创新任务。
  3.3 优化体系建设,加大处理力度
  优化体系制度内容,改革林业体制管理,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的惩治处理,在不断改革生态林业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内容的基础上,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制度结构与处理措施,重点打击和处理违法犯罪行为,在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和林业资产的同时,提升大众对生态林业的保护与责任意识[5]。1)宣传林业体制改革具体内容,传播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让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及当地群众充分意识到生态林业发展与维护林业资源的重要意义。引导人们积极维护林业建设发展,并主动做好监督和保护工作,缓解林场职工的工作压力和负担,进一步提升林业资源管理的有效性。2)提升林业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加大对林业种植农户人员的扶持力度,让广大群众充分意识到当地政府及林业部门对林业建设发展的关注,主动配合当地森林资源管理人员与部门,杜绝破坏生态林业安全与森林资源的行为。3)为了进一步落实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任务,加大对违法占用林地、乱砍滥伐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力度,能够在有效减少生态林业破坏情况的同时,让周围群众以及林业管理人员意识到森林资源、资产、产权保护的重要性。4)细化生态林业责任制度管理,加强林业产权与各方权益之间关系的明确与落实,保障林业资源监管管理的有效性,避免由于管理意识不足、管理力度不到位、责任划分不明确等问题,影响森林资源管理体系与工作的有序开展与实施。
  4 结语
  目前,生态林业发展与森林资源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正确看待和认识现有问题,创新改革森林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健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内容,强化对林业科学技术的创新与改革,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理和监督管理,能够在不断提升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同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龙德保.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发展的有效策略分析[J].农家科技,2020(3):122.
  [2] 黎云生.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发展的有效策略分析[J].种子科技,2020,38(2):90.
  [3] 农爱生.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发展的有效策略分析[J].消费导刊,2020(8):235.
  [4] 李佳.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发展的对策[J].江西农业,2019(14):96.
  [5] 王俊,潘瑶,张婉洁,等.基于生态林業发展的森林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J].现代园艺,2020(6):139-140.
  (责任编辑:刘宁宁)
其他文献
摘 要 绿肥种植是湖北省浠水县发展绿色农业、提高耕地质量的重要举措,可有效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民,尤其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渐认识到发展绿肥的重要性。基于此,分析了浠水县绿肥种植的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生产潜力,提出了强化政策支持、建设新技术开发基地、普及绿肥高产栽培技术的绿肥生产恢复与发展对策。  关键词 绿肥;生产现状;湖北省浠水县  中图分类号:S55 文献标
摘 要 乡村振兴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发展地方特色产业链更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策略。广西柳州市融安县内山脉众多,当地的环境非常适合种植香杉,因此发展香杉产业是融安县较好的乡村振兴途径。针对融安县香杉种植展开讨论,探索产业链的完善与延伸的相关策略,并提出利用产业链发展振兴乡村的策略。  关键词 香杉;乡村振兴;产业链;广西柳州市融安县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C DO
摘 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介绍尼巴藏寨的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基因基础上,针对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化主体缺失、地域特色文化标识模糊等后乡土社会文化传承问题,提出乡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适应性变迁及创新传承策略,以期对尼巴藏寨及同类村寨的全面振兴起到积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乡土文化;振兴;尼巴藏寨  中图分类号:D422.6;G249.2 文献标志码:C
摘 要 在生态建设中,竹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福建省永泰县竹类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巨大,因此竹产业成为永泰县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近年来,虽然永泰县的竹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地竹产业发展面临着竹类资源总量少质量差、经营水平较低、产业化经营程度低等一系列瓶颈。为加快永泰县竹产业发展,使之成为林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对永泰县竹林资源、竹林经营现状、竹材加工发展态势
摘 要 四川省作为农业大省,在打造农业品牌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下,四川省加快农业转型的步伐,有利于帮助四川省在全面脱贫后的“过渡期”站稳脚跟。通过对四川省农产品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促进四川省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四川省的农产品品牌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业;农产品品牌研究;农业现代化;四川省  中图分类号:F323.5 文献标志码:C DO
摘 要 乡村振兴过程中,农业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其价值和内涵也越来越清晰,不断激发农业文化遗产活化保护的再生功能。广西农业文化遗产无论在资源还是特色方面,都极具保护与利用价值。基于此,对广西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活化保护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研究,构建一种新的活化保护模式,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活化保护;广西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
摘 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中央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和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而提出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通过检索文献分析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三农”问题及城乡发展的关系,阐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 乡村振兴;中等收入陷阱;“三农
摘 要 人才是乡村振兴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三农”人才队伍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三农”人才队伍主要包括内生型人才和引入型人才,内生型人才是人才队伍的建设基础,引入型人才则是人才队伍的发展助力。基于山东省引入型人才的现存问题,进行人才引进机制深化研究,以期促进“三农”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 人才引进;“三农”;乡村振兴;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志码:C DOI: 10.
摘 要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在我国农业种植中占据很大比例,随着市场对玉米需求量的提升,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与研究也显得更加必要。农业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玉米种植技术的改革与创新,玉米产量和质量也大大提升。因此,对玉米种植技术要点及其相关推广策略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玉米;种植技术;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DOI: 10.19415/j.cnki.1673-890x.2
摘 要 通过对云南省鹤庆县松桂镇2014—2020年烟农数量、年龄、结构、变化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发现烟农人数总体呈减少的趋势。需要加强政策实用性研究,加强职业烟农隊伍建设,稳定31—40岁年龄段烟农群体,精益化烟农服务,提高种烟效益,坚定烟农种烟信心,以稳定烟农群体,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实现松桂镇烤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烟农结构;对策;云南省鹤庆县松桂镇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