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并延伸香杉产业链在融安县乡村振兴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rx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乡村振兴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发展地方特色产业链更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策略。广西柳州市融安县内山脉众多,当地的环境非常适合种植香杉,因此发展香杉产业是融安县较好的乡村振兴途径。针对融安县香杉种植展开讨论,探索产业链的完善与延伸的相关策略,并提出利用产业链发展振兴乡村的策略。
  关键词 香杉;乡村振兴;产业链;广西柳州市融安县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C DOI: 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1.071
  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是“中国香杉生态板之乡”,是林业大县。2020年10月30日融安县召开了香杉产业发展峰会,会议进行了全产业链的交流沟通,旨在把握香杉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提高融安县香杉板材的加工技术和质量,讨论香杉产业的转型升级,增加香杉产品的附加值,完善和延伸香杉产业链。会议的宗旨体现在要推动融安县香杉产业的发展,推动融安县经济增长,达到助农惠民的目的,切实解决“三农”问题,落实乡村振兴战略[1]。
  1 融安县概述
  1.1 地理位置
  融安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辖下县,位于广西北部,地处北纬24°~25°,东经109°[2]。
  1.2 地形地貌
  融安县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山脉众多,海拔400~1 000 m。地貌有低山缓坡地貌、中低山陡坡地貌、沉积平原地貌、岩溶峰从地貌。总体表现为多山、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
  1.3 气候条件
  融安县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全年气温在0 ℃以上;融安县属于潮湿气候,适合耐热喜湿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但融安县局部也有涝害或者低温霜冻的情况出现。
  1.4 经济状况
  2018年全年融安县财政收入46 117万元,增长2.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 104万元,增长3.9%,人均财政收入达到1 529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62 665万元,增长1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 938元,比上年增长9.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 021元,比上年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 958元,比上年增长11%。可见,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城镇居民少一半还多。因此,提升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是融安县的重要任务。
  1.5 人口概况
  2018年年末,融安县全县户籍总人口328 079人,比上年末增加519人,其中城镇人口99 981人,占总人口比重30.47%,乡村人口228 098人,占总人口比重69.53%。乡村人口仍占大多数,乡村发展潜力大,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势在必行。
  2 融安县香杉产业发展状况
  香杉是船舶、桥梁、建筑及家居生活的主要用材。融安县香杉产业发展历史悠久,香杉总面积达9.27万公顷,年可采伐量60万立方米以上,融安县有香杉加工企业180多家,专业香杉深加工园区2处,是广西最大的细木工板+实木生态板生产基地。截至目前,融安县已形成了“育苗—种植—加工—观光”全产业链的香杉产业基地,为融安县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实现生态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融安县获得了“中国香杉板材之乡”的荣誉,融安县森林覆盖率达79.56%,香杉产业生态健康发展。
  3 完善并延伸香杉产业链的对策
  当前融安香杉产业面临着多种问题,不仅政府层面要积极推动产业发展,企业自身更应该加强产学研合作,培育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实现不断突破与提升。
  3.1 巩固第一产业
  1)培育良种。选定西山林场为良种培育基地,进行香杉苗木培育技术创新工作,建设现代化、规模化良种、香杉种苗繁育示范基地,并通过广西八桂种苗公司将融安香杉种苗产业做强做大,为加工业提供优质原材料。
  2)提升种植技术。融安县雨热资源丰富,山地多,种植业可以充分利用该地的气候地形条件,积极探索通过提高香杉的种植技术来提高香杉的成活率,提高香杉原木质量,使香杉原材料更优质。
  3.2 提升第二产业
  1)提高板材加工技术。香杉加工是香杉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提高香杉精深加工,使第一、第三产业能更好地融合,链状结构更稳固。企业应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把节能减排生产深入到每个员工心里,最大限度地把节约资源和提高加工产品质量结合在一起。
  2)创新加工方向。融安县壮象、华林等公司已经从香杉板材生产转型升级到家具制造,香杉定制家具已经成为业内新宠,进一步提升了香杉产品附加值。其他的香杉企业也应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地进行产品加工新方向研究,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自身影响力,带动香杉产业向更高、更多元的方向发展。
  3.3 促进融合第三产业
  1)互联网+模式。互联网发展势头强劲,“互联网+消费”模式欣欣向荣。打造电商销售平台,开设销售网店、建设宣传网站,使有需求的客户以更简便的方式去订购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开启香杉加工产品线上营销,带活第二产业的发展。
  2)旅游业结合种植业。国民经济水平提高了,人们对旅游业的需求也逐渐提高,通过把种植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林业资源,发展林业旅游,发展绿色经济。还可以和互联网结合起来,通过网络宣传、网络购票等模式,大力发展旅游业。
  3)打造香杉文化。香杉是融安县的区域特色品牌,强化当地的香杉文化,把香杉故事讲好,让香杉成为融安县的名片,提高融安香杉的认知度,扩大融安香杉的影响力、传播力[3]。
  4 利用产业链升级转型促进融安县发展的策略
  4.1 全面贯彻农村的基本政策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发展好乡村经济,提高国民幸福指数[4]。融安县香杉产业链对融安县的发展贡献巨大,进一步促进香杉产业链的升级,不仅贯彻了发展绿色经济的需要,还拉动了融安县的经济增长,提升融安县的经济实力,推进融安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4.2 加强农村的基础地位
  融安县获得“中国香杉板材之乡”的荣誉称号,充分体现了融安县香杉资源的丰富和产业产品的高质量水平。融安县香杉产业链延伸发展,应保持原有的优势地位,向精深、创新方向发展[5]。融安县发展越来越好,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表现出色,极大地体现了农民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农村农业优先发展的地位。
  4.3 增加农民收入
  香杉产业链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就业岗位增多,农民较好地选择就业,获得了经济收入;农民可以选择就近上班,农民工外出打工状况有所减缓,留守儿童现状得到改善。香杉产业链的改善延伸,可以惠及更多农民,使融安县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提高。
  4.4 吸引人才进来
  提高产业链的创新发展水平,应聘用更多专业人才。比如培育良种、提高香杉种植水平需要农业专业人才;延伸完善香杉产业链,创新发展香杉产品,需要招揽宽领域、多方面的技术人才,把人才引进来,又培养新的人才,源源不断,长远发展,促进融安县香杉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5 结语
  香杉产业链属于融安县的区域特色产业链,该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不仅能够推动融安县的经济发展,还能对乡村发展有着积极引领作用,指导各乡村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当地的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同时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加强农村地位及人民收入,进一步引进人才,利用各种策略带动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朱锋.在贴近“三农”中助力乡村振兴[J].视听,2018(2):115-116.
  [2] 高中貴,彭补拙.农地整理生态环境风险综合分析与评价:以广西柳州市融安县为例[J].资源科学,2005(8):44-49.
  [3] 杨忱.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特色小镇建设中政府职能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8.
  [4] 王丛.浅谈乡风文明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J].现代经济信息,2018(5):10.
  [5] 崔耀文.浅谈乡村旅游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重要作用[J].发展,2020,354(4):46-47.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摘 要 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民合作社作为社会化服务的主体之一,为小农户提供了多样化服务,在助农与乡村振兴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功能仍未得到充分发挥,还存在服务带动能力较弱、资金与人才短缺、品牌建设不足等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合作社需要从扩大规模化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及加快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升服务功能。基于此,探讨乡村振兴战
摘 要 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关系到農村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有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也是“十四五”规划中的要求。分析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经济发展水平低、缺少专业人才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农村改革  中图分类号:F321.32 文献标志码:C DOI: 10.19415/j.cn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环境质量水平的逐步提高,加强乡村绿化建设成为推进中国绿化建设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由于乡村缺乏总体规划、绿化布局不合理、树种选择不当和养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难以移推进乡村绿化建设的发展。因此,指出乡村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完善方法。  关键词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景观绿化;完善路径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志码:C DOI: 10.1
摘 要 发展集体经济是新时期的一项政治任务。针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和困境,提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因地制宜,按照所提出的10条路径,选定适合村情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根据经营管理水平及项目投入情况,确定不同的集体经济经营模式,以增加集体收入。  关键词 发展集体经济;困境;路径;经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1.32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9415/j.cnki.1673-8
摘 要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积极发展高品质绿色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因此,应加强蔬菜产业合作,推动蔬菜产业升级,建立良好的蔬菜产业生态。提出了蔬菜产业园区总体设想及园区8大主要功能中心规划与设想。  关键词 蔬菜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品牌;标准化;平台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养老产业和事业发展。以贵州省龙里县奋进社区的农村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发现该群体社会支持网络薄弱,从而在个人网络工作、自助群体网络、及社区工作网络的多元维度框架下,提出引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以建构本土视角的社会工作作为陪伴者、培育者、支持者角色,塑造扶老志愿服务文化,盘活社区助老组织,推进社区共同体参与农村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网络创
摘 要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有关部门需要充分坚持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重点强化并落实新农村建设改革工作,并通过推进农村集體产权制度的改革来大力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从而促进我国农村更快更好地发展。基于此,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与探索工作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F321.3
摘 要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及生活富裕,其中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在2020年全面脱贫以后,着力破解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逐步实现乡风文明,不断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天水市麦积区为例,分析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 乡风文明;建设路径;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  中图分类号:D422.62 文献标志码:B D
摘 要 2013年以来,四川省筠连县重视并大力发展漆树产业,至2020年底已建成1.3万公顷产业基地,并同步推进漆树产品深加工,为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将筠连县建成“中国漆都”奠定了基础。虽然筠连县漆树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较多问题。因此,针对筠连县漆树产业发展概况及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促进筠连县漆树产业进步。  关键词 漆树;产业发展;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  中图分类号:F
摘 要 绿肥种植是湖北省浠水县发展绿色农业、提高耕地质量的重要举措,可有效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民,尤其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渐认识到发展绿肥的重要性。基于此,分析了浠水县绿肥种植的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生产潜力,提出了强化政策支持、建设新技术开发基地、普及绿肥高产栽培技术的绿肥生产恢复与发展对策。  关键词 绿肥;生产现状;湖北省浠水县  中图分类号:S55 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