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的体育训练思考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w6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现代化进程加速,使体育教学受关注度日渐提升。为使学生呈现良好的精神面貌、提升其体能素质,助力其综合能力协调发展,应创新体育教学工作开展形式,重视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使其接触不同的体育项目,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因此,应使体育训练具有趣味性、科学性与实效性,针对不同学生的运动能力,设置差异化训练任务,使体育教学工作迈向新层次,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在此,针对体育教学中的有效体育训练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训练;策略
   深化体育新教改,提升学生的体质,使其掌握运动技巧、具有锻炼意识,绝非一蹴而就的。新课标中指出“应秉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使体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1]。”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号召,提升学生对健康的认识,促使他们加强锻炼,使其走出课堂、走向操场,让他们感受运动的快乐,教师应优化教育方式,创新教学引导,使学生坚持锻炼、提升自身体能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乐于与同伴展开运动互动,促进运动交际,使其具有美好的品格与体育素养。
   一、浅议体育教学中促进体育训练开展的必要性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2]。对青少年的成长来说,他们不仅应获取有益知识,要“文明其精神”;更要具有强健的体魄,實现“野蛮其体魄”。
   特别是新时期教育工作驶入新路径,家长素质普遍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牵动着更多人的心。因他们接触网络、智能移动设备的机会增多,外加部分家长与老师受应试思想影响较深,不重视体育教学,抑或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方式较为单一,学生缺乏锻炼意识,造成体育教学效率欠佳。为提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使其拥有良好的运动能力,增强其柔韧性、爆发力、心肺耐力,教师应关注体育训练,促进因材施教,助力青少年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二、体育教学中促进体育训练开展的有效策略
   1.创新教育方式,调动训练兴趣
   为提升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促进体育训练的有效开展,应创新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训练兴趣。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应创新热身、放松运动方式,依据不同学生的认知发展、身体协调性与运动能力,基于提升其身体素质这一根本目标,使训练内容更具趣味性、针对性与有效性。让学生感受肌肉的放松,唤醒其运动热情,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比如,可以融入游戏教学、促进同伴互动、密切师生交流,以便及时发现训练问题,合理安排课后的训练计划,助力学生提高自身运动水平。
   2.优化教育理念,提升运动能力
   为使青少年具有体育核心素养,促进体育训练的有效开展,教师应优化教育理念。需认识到学生才是教育活动、体育训练的主体,针对不同运动水平、领悟能力、身体素质的学生,应展开差异化训练。例如,教师可结合学生反应能力、速度与耐力,使身体素质好、运动意识强的学生完成难度相对较高的训练任务;面对体能素质有待加强、存在惰性的学生,应加强教学监督,避免枯燥训练,促进生生合作,使其相互加油、打气,完成训练任务;面对学困生,则需加强引导,教师应与学生一同训练,认可他们的进步,逐步增加训练强度。
   3.实施鼓励教育,促进运动坚持
   为使学生都能参与体育训练,实现高效教学,教师还应对学生多加鼓励、欣赏教育。在同伴督促、教师指导中,使学生逐渐掌握运动训练的技巧,养成每日坚持锻炼的习惯,使其提升自我认识,感受运动带来的身体变化,使其具有开朗的性格、坚韧的品格与顽强的意识力。比如,可以在体育训练中促进生生竞技,对获胜小组或个体加以适度奖励,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与竞争观念。
   4.关注教学延伸,实现自主训练
   让学生养成课后自主训练的习惯,使其将运动当成放松身心、消除坏情绪的重要方式,还需关注教学延伸。例如,可进行拓展训练——先进行班级体测,记录学生的肺活量、坐位体前屈、跳远等情况。接着,使其进行跳箱、攀爬、跨越等动作学习,制订综合训练计划。最后,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项训练。并在一定时间后,再展开体测,检查学生的速度、反应能力、耐力与爆发力发展情况。在促进学生自律意识发展中,使其融入体育训练中,树立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结语
   基于新教育理念下,为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其提升运动认识,具有核心素养,应使体育训练更具吸引力与创新性[3]。只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注重运动训练任务设置的趣味性、多样性与层次性,鼓励学生自主完成,才能提升体育教学效率,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保质保量地完成体育训练任务。在增强师生交流、同伴互动中,让学生更喜欢体育课、有意识地展开运动训练,使其具有坚毅的运动品格、自主训练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文珍.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问题及对策[J].高考,2021(4):20.
   [2]李严,汪瀛.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研究[A].第一届陕西省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C],2021.
   [3]孙玲玲.体能训练促进学生体质健康[J].田径,2021(4):1.
   作者简介:杨青春(1980—),男,汉族,山东昌乐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训练。
其他文献
摘 要:班主任日常工作中家校沟通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工作。一个良好氛围的班级微信群是家校沟通的主阵地。通过教师适时的正确引导、点评,不仅可以促进家长对学生生活的关注,让教师及时了解与学生学习相关的育人信息,也能在化解同学间、师生间、学校与家长间的误解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如何引导班级群的导向至关重要。通过正能量的引导,有利于这种氛围的形成,有利于家校沟通的开展。    关键词:良好氛围;班级微信群;微信
摘 要:学生能否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与日常生活,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重要前提。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各界都集中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班主任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主要负责人,所肩负的使命就是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目前,小学班主任可以在完成自己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要对学生心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形成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以面对未来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小学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实施,我国教育事业逐渐从以往重知识、轻能力的态势中脱离,开始持续向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新型教育模式转变。而问题驱动教学法正是一种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为了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将对问题驱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对策进行探究,以此为广大教育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问题驱动;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问题驱动,即一种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
摘 要:如今,小学各种考试越来越多。组织和主持考试工作的组织者在计划每项考试的总体考试工作时,应考虑所有链接和详细信息。介绍某小学如何安排其各个工作环节。   关键词:考试组织;考试工作;要点   伴随着振兴国家的国家科学技术概念,国家对所有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而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组织各种考试。考试是评估参考人知识水平的非常严格的方法。通常组织考试有两个主要目的。一种是测试参考人在特定
摘 要:语文学科不仅是学校中的必修科目,更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国家不断推进语文课程教改,也反映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重视。虽然语文课程教改推行多年,但实际课堂上,如何加强语文教学创新,实现学生的提升,仍然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首先简单说明了高中语文课程教改的重点,接下来基于作者的教学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种加强语文课程教改以及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希望能为高中语文教师提
摘 要:立德树人教育是助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方式,德育的开展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开展德育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是对立德树人理念的践行。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不良信息充实信息网络,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对于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较差,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是十分必要的。旨在针对德育树人理念展开的小学德育策略进行研究,以期可以对今后的小学德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
摘 要:数学是高中教育教学的重点学科,特别是解析几何的知识内容,需要学生具有极强的综合素养。鉴于此,为了有效提升学生做解析几何习题的正确率与速度,主要通过高中数学解析几何高考试题展开具体分析与探究,并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阶段;解析几何习题;教学策略   一、高中数学解析几何高考试题分析   一般而言,在高考解析几何类型的习题中,基本上包含了解析几何之中的全部知识点,比如
摘 要:当前时期,针对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工作,不仅要做好基本的文化知识教学,同时还应当结合素质教育理念积极渗透多样的教学方式,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针对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向学生展开音乐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此主要针对打击乐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打击乐;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有效运用;思路总结   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课堂
摘 要:历史学习是一个环环相扣、时时衔接的过程,贯穿着古今中外发生的一切。通过简述单元教学对学生掌握历史时段特征的重要性以及单元与课时学习之间的联系,从而加强培养学生的通史意识,提高其对历史脉络的梳理能力,推进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贯穿联系   一、以历史发展线索为主体,补充完善历史知识   在2020年全国Ⅰ卷第42题,以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