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化学课程和信息技术更好的整合

来源 :青苹果·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iy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时代,信息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血液”、“润滑剂”;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地渗透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发展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是当前各个行业的重要发展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提高了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和学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教育更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而不至于落伍。这就要求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的意义,及针对化学这门课程采取的整合方法,来有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的改革。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它象征着人类的时代跨越;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正以惊人的速度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方式。现代教学作为一个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独特领域,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
  1 信息技术的特点
  数字化、多媒体化、智能化、网络化、虚拟化是信息技术的特征。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成熟性,过程的快捷性,经验的丰富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和效益。由于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2 化学课程的特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从学科的根本属性和化学教学的实践经验两个角度来充分这一基本特征。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以客观事物为研究对象,以发现客观规律为目标,具有客观性、验证性、系统性三大特征。它的理论不是来自凭空的想象,不能仅有逻辑的推断而脱离实践的检验。综观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几乎每一项发现和发明都离不开化学实验。所以化学学科是在实验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实验是化学理论产生的直接源泉,是检验化学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也是提高化学科学认识能力、促进化学科学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3 化学学科和信息技术整合的方法
  3.1 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库
  信息化教学资源通常有以下四种类型: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和信息化学习工具。一般来说第一种类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只要通过网上搜集、下载、整理即可获得;其余三种类型的信息化学习工具的研发比较困难。这里要说的是重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教师们自己去搞课件开发或者软件开发,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去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去满足我们的课堂教学需求。并以校园网为依托,建立教学资源库,使教学资源达到共享的目的。
  3.2 利用多媒体课件解决教学中的难题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制作一些反映微观粒子间反应的课件,如水的电解、原子的结构等。利用这些课件,来解除学生的认知障碍。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但课件的制作要注意交互性要好,重突破难点,减少没必要的声音和文字,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3 利用网络跨越空间,实现师生互动
  网络环境下的新情景教学模式创造出开放的学习形式。现在化学教学内容早已不只是教材内容,而更多的是与自然社会环境保护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因而这种公民化学文化素养的教学内容只有在网络环境下才能充分表现出来。让学生获取大量的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利用网络交互特点,可组织大量教学素材,在主题明确的前提下,让学生自我读取现存局域网中的信息,学会从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得到有价值的信息,最后运用信息,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3.4 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整合
  在与化学教学的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与教师、学生、教材是一个有机整体,四者互为依托。新理念下的学习方式是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因此要特别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整合。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建出不同的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借助网络等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尽可能将知识还原为生动活泼的知识。教师不仅要把眼光放在教科书上,更重要的是应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如计算机软件、视频、课件、图片等,把这些丰富的学习资源有选择地提供给学生,为学生创造自我学习、自我探索的良好环境,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的发展,并改变着传统的教育结构、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愉快、高效地获取知识。
  (作者单位:甘肃省古浪县大靖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璀璨的将军谱中,有一个传奇般的名字——涂通今少将。涂老是我国目前唯一健在的既是红军,又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开国将军,是我国神经外科的创始人,著名的神经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化,初中生物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不仅要利用好有限的课堂45分钟完成初中生物教学,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初中生的综合素质,要在初中生物教学教案中渗透情感元素,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本文首先明确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的作用,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分析情感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的应用方法,希望为教师今后的生物教学提供借鉴。  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
期刊
8岁的冬冬是班上的体育委员,聪明活泼、爱蹦爱跳,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可开学还没几天,冬冬就请假没到学校,小伙伴们很纳闷。班主任上课时告诉大家,冬冬生病了,前两天发烧头痛还呕吐,以为是感冒,结果吃了药没好转还严重了。医生说冬冬很有可能是病毒性脑炎,需要住院进行进一步诊治。  病毒性脑炎是小儿神经内科常见多发病,主要发生于夏秋季,约70%发生于6-11月。病毒性脑炎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宏观教育形式,而且渗透到其中.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工具和资源,解决小学数
期刊
杭州百孚竹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工、贸于一体的现代科技型企业,公司下设百孚竹地板厂、百孚竹家具厂两个加工基地和一个研发机构“临安市浙林百孚竹材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创新是技术革命浪潮推动的结果,全球正在进行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全球经济放缓,发展动能减弱,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下一步的发展更要靠
期刊
俗语说,“白露白茫茫,寒露添衣裳”;“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寒露一过,北方冷空气会不断入侵,气温不断下降,昼夜温差增大。“病从口入,寒从脚起”,此时应注重足部保暖,做到“寒露脚不露”。  人体五脏六腑在足部都有相对应,如在两只脚的前脚掌中外侧有对应肺及支气管的反射区,在大脚趾底部外侧有对应鼻的反射区。医学专家认为,寒冷的冬季,如果能经常按摩足部相应的反射区,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锻炼脚部肌肉、
内容摘要:《野人嘎嘎》故事是流传在宜昌地区的民间故事,《小红帽》是《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两者都属于“AT333贪吃的狼”型故事,但是因为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陈献出不同的故事文本。  关键词:野人嘎嘎 小红帽 差异  《格林童话》中《狼外婆》[1](即《小红帽》)故事家喻户晓,阿尔奈、湯普森的《民间故事的类型》将它归为“AT333贪吃的狼(小红帽)”。讲述的是女孩小红帽在探望生病的外婆的路上
摘 要:物权行为无因性这个形而上的物权行为无因性概念在各国均受到较大争议,可是德国仍在延续这一理论,原因必然为这一理论制度有其存在的功能。对无因性原则的最经典的表述就是萨维尼的“源于错误的交付也是有效的”论断。德国民法典制定之际,支持物权行为无因论的观点占了上风,这种既便于认识法律关系本质又便于法律适用的理论上升到了德国民法基本原则的高度。但学术界对物权行为无因性一直存在质疑的声音。  关键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