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蘑菇闯进了谁家的院子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b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年

  如果前一天下了雨,那么第二天就是采蘑菇的好时节。
  山中的野果,不管是都柿、托盘儿、羊奶子,还是雅格达、高粱果、稠李子……从小小的青白色的一粒开始,要有阳光的照耀,要有雨水的滋润,要有风的抚摸,要经历过很长时间的季节更迭,才能变得饱满诱人。放到舌尖,轻轻一咬果汁四溅,瞬间满口都是清甜的香气。
  松塔多数长在很深的深山里。采松塔是林区最累的活之一,需要团队作战,需要有绝对的好体力,需要有吃大苦的准备,不然连想都不要想。
  我的朋友沙皮狗,在中考后的那个夏天大概闲得长毛,于是作死地跟着采秋大军进了山。去的时候雄赳赳气昂昂,三天后回来的时候都快哭了,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太累了!我还是好好上学念书吧。”我猜他这句话一定是发自肺腑的。跟他比起来,我就很有自知之明了,因为我只喜欢采蘑菇。
  采松塔肯定不是我这小体格儿能挑战的,采都柿呢,虽然进嘴的时候很开心,但都柿实在是太小粒了,好不容易发现一处长得比较密的都柿秧,满怀惊喜地揪啊揪,不停爪地揪啊揪,揪了半天也不过装满一个帽底,非常没有成就感。
  采蘑菇就不一样,蘑菇这种东西,大概是浩瀚的北方森林里生长速度最快的生物了,快到我一直认为,只需要一场淅沥的雨,它们就会被施了魔法一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就长成了生命最终的样子。
  覆盖着厚厚落叶和松针的植被是松软的,雨从几千米的高空落下,穿过那些年代久远的大树,带着天空、云和叶子的气息,最终渗入孕育了无数生命的土壤。
  是的!森林中所有能见到的、见不到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即使是已经失去水分的枯叶,也会参与到新生命的诞生和轮回中去。在森林中,你永远看不到死亡与灰暗,所有的生长,静寂无声,却又轰轰烈烈,昼夜不停。没有翅膀的小虫在苔藓中爬来爬去,白桦的甘甜树汁在树皮下流淌,连风带来的不知名的鸟叫声都是有生命的,一声又一声,从山谷的这一边游荡到那一边,又悠悠地去了更远的山谷。这一切,都被杨树干上一双双神秘的眼睛默默注视着……千百年来始终如此。即便是一场场林火也不能令其消亡。
  在这所有的生灵中,蘑菇恐怕是好奇心最强、最急着要见识这个世界的,不然也不会只一场雨,就迫不及待地拱出地面。
  新生的蘑菇是多么可爱的生物啊,圆咚咚、肉鼓鼓,敦实的躯干撑着厚厚的伞,从头到脚都透着憨态,有几分天真,让森林浓重的绿瞬间就活泼生动起来。
  当然,这都不是我最喜欢采蘑菇的理由。我喜欢采蘑菇,只是因为蘑菇太好采了,在树林里一边玩耍一边漫不经心地寻找,都不需要走得太远,就能收获满满。
  有一次,我和我妈去林场看我爸,刚好赶上我爸在忙着修理他那辆宝贝大客车,我们只好先去林场旁边的西山转转。本打算去山顶爬防火楼玩的,结果我和我妈在上山的小路旁发现了一簇蘑菇,好嘛,反正也是溜达,顺手就摘了揣进口袋。刚采完,一哈腰的工夫,我妈突然在不远的灌木丛里又发现一朵,长得如此肥硕如此招人稀罕,哪有不采的道理?我妈理所当然地往林子里迈了几步,这一迈不要紧,紧跟着我也在前方发现了更多的蘑菇,所以我也往林子的更深处走了几步……
  那个下午,我和我妈就像《格林童话》里追着面包屑被引到女巫糖果屋的两个小孩,不知不觉就偏离了山路。直到所有的口袋都被蘑菇塞得满满当当,才发现一个可怕的状况,我们迷路了!
  往高处走。我妈故作镇静地说。
  然而这个方法说着简单,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等到我和我妈终于穿越里三层外三层乱七八糟的灌木丛,满头满身都挂着枯叶和干树枝抵达山顶的时候,我爸已经在那等半天了。
  你俩跑哪儿去了?我爸看着从头狼狈到脚的我俩,惊奇地问。
  我妈一见我爸,立马神气活现起来,好像瞬间就忘了刚刚在密不透风的丛林中弓着腰没头没脑向前猛扎的气急败坏。
  看见没?随身带袋子可是好习惯。我妈一边说,一边洋洋得意地展示着她的战果——塞得鼓鼓囊囊的布口袋和塑料袋。實在难以想象,我们在林子里横冲直撞的时候,我妈是怎么做到一个蘑菇都没丢的。
  为了平复这一场小小的惊吓,当晚我们的饭桌上多了一盘炒鲜蘑。刚采来的野生蘑菇把根部刮干净,撕开,焯水,猪肉切片,配着院子里刚摘的尖椒用猛火炒了,肥滑的蘑菇浸透五花肉的汤汁,薄薄的肉片裹着草蘑、桦树蘑特有的草木气息和尖椒的清新和微辣,再来一瓶冰冰的井水镇过的海拉尔啤酒,一碗香喷喷的大米饭,真是撑到肚皮朝天都不为过。
  只要有我爸在,就永远不用担心会在林子里迷失方向。有时候甚至怀疑我爸是个有什么神秘力量的神秘人,或者跟山神爷他老人家有什么私交,不然是怎么做到无论给他扔到山里的哪个位置,都能轻轻松松找到回家的路的?换做是我,给我放在山路旁十米外的林子里,让我低着头原地转上三圈,抬头我就能奔着与山路完全相反的方向去……哪里分得清嘛!到处都是树!
  此外,我还有一个让我爸妈十分头疼的特点,就是热衷于采毒蘑菇——倒不是我口味太重,只是因为毒蘑菇太漂亮了。我一直都不知道这些毒蘑菇究竟能毒到什么程度,吃了以后是会像武侠小说里一样让人七窍流血?还是仅仅跑肚拉稀?还是会眼前出现小精灵之类的幻觉?
  有时候还会有点不一样的“惊喜”,比如太专注于低头寻找,不经意地就闯了森林深处某家的院落。我听到我爸在前面难得用很有礼貌的语气说:不好意思,打扰了,打扰了。我猛地抬头,心想啥人家会住在这荒山野岭啊?然后就看到了一处并不是太老旧的坟墓,坟包用水泥砌得规规矩矩,墓碑干干净净的,上面刻的字还很清晰,旁边挂的纸花也很鲜艳。大概家人想让逝者在离去后也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吧,所以专门在坟包周围竖了一圈整齐的栅栏,还用天蓝色的油漆刷了,围出一个挺别致的小院儿来——可真是坟包中的大户人家!
  有几根栅栏不知什么原因倒了,所以一直低着头的我爸和我,才会在不经意中闯进了人家的院里。
  倒也不会觉得害怕,想必那坟墓之下的肉身,早已与土地融为一体,养育了更加旺盛的生命。那他们的灵魂是不是还在呢?也许此刻正笑嘻嘻地看着我们吧,毕竟这个搭建在林地深处的小院,不会像普通人家一样常常有客人到访,也是挺寂寞的。
  不过我不害怕不代表我妈不怕,我妈说过,虽然进山经常遇到坟包,但她一看见心底还是会发毛。我得及时阻止我妈看到这一幕,所以赶紧向墓碑行了一个注目礼,也学着我爸说:不好意思,打扰了,打扰了。然后慢慢地从原路退了出去。
  细碎的阳光从枝叶间倾泻而下,风轻轻摇动树影,那个小小的远离人烟的院子,再一次陷入了静寂。
其他文献
[摘 要]文与可、苏轼二人共同开创了“湖州竹派”。文与可操韵高洁,淡泊功名,一心读书作画,胸有成竹、形神兼备的墨竹画法令苏轼无限钦佩。高风亮节的文与可和内心纯净的苏轼彼此相知,互为知己,惺惺相惜。他们以诗文书画相交往,彼此坦率、高雅的胸襟气度,机敏、超卓的智慧才能创造了无数个快乐的时刻,让日常的琐事充满了笑声,让生活变成一种享受,从而也铸就了二人之间永恒的友情。  [关键词]胸有成竹;绘画知己;生
2018年3月16日,是高尔基诞辰150周年的日子。这位异国文豪,在笔者心目中的地位,曾与鲁迅不相上下。    从脸型、发型、眼神、髭须到整个气质,高尔基都跟鲁迅长得很像,他比鲁迅大13岁,又在同一年去世,照片上的他们犹如一奶同胞的兄弟。一幅鲁迅的木刻画,稍微改得沧桑一点就是高尔基,那多出来的皱纹,焦虑深重到万劫不复的眼神,仿佛暗示着他从多活的年岁里获得的只是痛苦。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都以激烈批评
牛奶、羊奶是人所共知的营养品。牛奶内含蛋白质、脂肪、乳糖、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及乳酶(包括原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解脂酶等)。羊奶的营养价值不比牛奶差,有的养分如蛋白质、脂肪和钙、磷还超过牛奶。  古代医药学家早就知道奶类是滋补良药,认为牛、羊奶有益五脏、补劳损、养心肺、利皮肤、润毛发、清耳目、令人肥泽的功效。中医常将奶汁配制在各种药物中用来治疗疾病。  民间传说:有一人得了肺痨。经常
谁人识得千里光,全家一世不生疮  千里光,又名九里明,属菊科植物。分布于西北、华东,中南等省区山坡林下。全草入药,民间外用。据科研报告,对各种炎症性疾患及细菌性感染,具有良效,副作用小,通常用于疮疖痈肿、上呼吸遭感染、急性胃肠炎、急性眼结膜炎等。现药厂已制成片剂、注射剂及眼药水,受到群众欢迎。  识得半边莲,不怕和蛇眠  半边莲,又名半边花、急解索、半边荷花,属桔梗科植物。喜生于长江以南各省田边、
贸易如何使鸟粪变成黄金?拥有最大舰船的明朝为什么未能赢得海上霸权?华尔街如何使美国的金融霸业落空?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从来没像今天这样牵动人心。在前不久结束的第四十八届达沃斯年会上,一本用另类视角看待“全球化”的历史书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这本书就是《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彭慕兰  这其实是一本已经畅销十几年的老书了——成书于2001年,曾连续138周登上亚马逊畅销书
人教版新教材《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课是《三大改造》可能是出于减轻学生负担的考虑,主要讲了对农业改造的基本原因,三大改造的过程、方式,对三大改造进行了评价,而对三大改造的根本原因却丝毫没有提及。这是教材中隐含的重要问题,必须引导学生掌握三大改造的根本原因,让学生对三大改造形成较完整的概念,以利于学生正确评价三大改造。由于这并不是本课的重点,不适合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所以,我在第四课讲完时特意留下一小
对金赛——全球第一位也是最重量级的“性爱大师”,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其实,在开始性学研究之前,他自哈佛大学博士课题起一直孜孜不倦地研究五倍子蜂超过了20年,进而成为世界上最权威的五倍子蜂专家,他收集了数量最庞大的五倍子蜂标本,至今仍被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  直到1938年,金赛任教的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女子学生会提出申请,希望学校为即将结婚的学生们开设“性教育”和“结婚问题”讲座。在当
[摘 要]春日之时,丈夫死亡;孟春之时,被卖改嫁;暮春之时,痛失爱子;迎春之时,一命归天。祥林嫂的每一次悲剧都发生在本该充满希望的春天里,作者如此巧妙地安排,可谓匠心独运。既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把握祥林嫂人生命运的悲剧性,又让读者明白在封建“四权”的统治下,像祥林嫂这样生活在旧中国农村的劳动妇女是没有“春天”可言的。  [关键词]春天里;祥林嫂;悲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最近看到一本好书,就是半塘老人任中敏二北先生的新著《优语集》,——说是新著,其实编好已经二十年,只是最近才印出来罢了。二北先生对唐宋词曲戏剧的研究用力之勤,收获之丰,久为学术界所公认,不用我来赞颂,我于此道是门外汉,要赞颂也赞颂不出个所以然来。我把这本书翻了翻,倒是觉得这不仅是一部很好的文学史资料书,同时也是一部很好的社会学资料书。例如第二七一则记述甲午战败之后,李鸿章被褫夺了翎褂,被优人借演戏讽
2019年11月20日,作家虹影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  作家虹影讲起她和丈夫亚当坐飞机时玩过的小游戏,眉飞色舞。  他们假装成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在机舱里搭讪聊天。“嘿,我看你有点面熟,是不是清华大学毕业的?”“看你一脸辛苦相,从农村考上大学的吧?”“我家里也很穷,但是在城里念书。”  她说话带着重庆口音,笑起来,额前的刘海儿微微晃动。半小时前,她走进咖啡馆,娇小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