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探讨了高中思想政治课采用开放性教学的注意点,提出了在开放性教学下教师角色转变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政治;开放性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73-1
一、开放性教学与行为开放
开放教学作为一种新生的教学形态,它具有不同于传统教学的一些基本特点,这些特点既是对传统教学合理一面的继承,又有对传统教学的发展与突破。具体体现在:
1.内容开放。开放教学以教材的内容为依托,但又不限于教材当中的“方块字”。它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教师的知识储备都当作潜在的、可开发与利用的教学内容,甚至把通过各种媒介可以获得的相关信息,也作为有待发掘的教学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加工与利用。因此,开放教学的内容是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以开放的心态,通过不同的方式接纳、利用个体与社会的各种相关知识。
2.方法开放。在开放教学中,学生的学法带有一定的自主性。学生可以从兴趣与需要出发,较为自由地对学习的方法进行选择。这种选择尤其体现在学生课前与课后的参与中。与学生学法的开放性相对应的是:教师的教法是灵活的,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学生不同状态等而有策略性地采用的,也就是说,教师在选择何种教法时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但在具体选用教法的时候却要“因地制宜”。
3.评价开放。开放教学的评价也具有开放的色彩,主要体现在它把学生作为主要的评价主体之一,把学生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在开放教学的评价中,学生的声音绝不会被淹没,学生的意见也会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
二、开放性教学与教师角色转变策略
1.更新观念,树立大课堂观。封闭型教学只注重课堂教育,忽视社会的实际需要,忽视各方面的教育因素。在信息社会,学生获取信息的通道是多条的,学生可以通过网上学习、社会调查、综合实践等方式来获得知识,增长才干,服务社会。政治教材中增加的探究性栏目,它所设计的问题是无法在学校课堂中完成的,要完成这些探究性问题就必须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参与社会实践。因此,推行开放性教学不仅要重视学校课堂的作用,而且更要重视社会大课堂的作用。它需要我们树立大课堂观,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教育工作因素的作用,最终形成教育合力。
2.关注社会,拓宽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思想政治课教材从过去强调知识能力立意向强调知识与能力、情感与过程、态度与价值观转变,内容也逐渐由知识的传授向关注社会生活转变。因此,思想政治课坚持开放性教学在内容上要求我们:首先要把握好教材内容,让学生掌握好基本的经济学知识、政治学知识、文化知识和哲学常识;其次还要不拘泥教材、教案,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多样性和多变性,通过学生各种信息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过程,注意学生学习心态(情感与动机)的变化。再次要向社会生活延伸。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就在于植根于社会生活,高考政治也十分注重时事热点的考查,不仅单独考查时政,而且更多地是以时政材料为载体,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分析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和文化现象,培养他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3.与时俱进,推动教学方法多样化。《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和教学方法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推动教学方法的开放性:第一克服“满堂灌”和“填压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扼杀了学生创造力,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第二坚持用激励和赏识的教学方法。激励是激发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以激励的教学方式诱导学生产生内驱力,从而把教师的教育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便会使学生获得主动的发展。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期间,受激励程度越高,学习动力愈大,且有长期的正向效应。因此,教师应是激励者,通过不断激励和赏识,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信。第三探索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就课堂教学方法而言,它要体现出灵活性特点,例题或练习题的答案要具有开放性特点。我们在实践中形成的“自探互教”课堂模式较好地实现了开放性教学的要求。通过自探,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研究,努力寻找答案,解决问题。通过互教,教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发现学习中问题,解决学习中困难,达成教学目标。
4.以人为本,坚持课堂评价的多元性。坚持开放性,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老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它要求我们既作为指导者,更作为参与者,既要对学生指导,更要对学生尊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吸取营养,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第二要坚持评价标准多元化。我们评价学生不能仅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发展。第三要坚持评价手段的多元化。目前,好多学校还是沿袭传统纸笔型测试方式,包括家长、社会各界都把笔试作为检测学生学习质量好坏的主要手段,至于学生具备的其他方面的潜能则很少有测试方式,使得创新型人才难以在学校脱颖而出,因此我们评价学生不仅要运用纸笔型测试方式,而且还要采用众多新型的测试手段,特别在信息时代,要采用更多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测试学生。
关键词:高中政治;开放性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73-1
一、开放性教学与行为开放
开放教学作为一种新生的教学形态,它具有不同于传统教学的一些基本特点,这些特点既是对传统教学合理一面的继承,又有对传统教学的发展与突破。具体体现在:
1.内容开放。开放教学以教材的内容为依托,但又不限于教材当中的“方块字”。它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教师的知识储备都当作潜在的、可开发与利用的教学内容,甚至把通过各种媒介可以获得的相关信息,也作为有待发掘的教学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加工与利用。因此,开放教学的内容是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以开放的心态,通过不同的方式接纳、利用个体与社会的各种相关知识。
2.方法开放。在开放教学中,学生的学法带有一定的自主性。学生可以从兴趣与需要出发,较为自由地对学习的方法进行选择。这种选择尤其体现在学生课前与课后的参与中。与学生学法的开放性相对应的是:教师的教法是灵活的,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学生不同状态等而有策略性地采用的,也就是说,教师在选择何种教法时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但在具体选用教法的时候却要“因地制宜”。
3.评价开放。开放教学的评价也具有开放的色彩,主要体现在它把学生作为主要的评价主体之一,把学生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在开放教学的评价中,学生的声音绝不会被淹没,学生的意见也会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
二、开放性教学与教师角色转变策略
1.更新观念,树立大课堂观。封闭型教学只注重课堂教育,忽视社会的实际需要,忽视各方面的教育因素。在信息社会,学生获取信息的通道是多条的,学生可以通过网上学习、社会调查、综合实践等方式来获得知识,增长才干,服务社会。政治教材中增加的探究性栏目,它所设计的问题是无法在学校课堂中完成的,要完成这些探究性问题就必须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参与社会实践。因此,推行开放性教学不仅要重视学校课堂的作用,而且更要重视社会大课堂的作用。它需要我们树立大课堂观,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教育工作因素的作用,最终形成教育合力。
2.关注社会,拓宽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思想政治课教材从过去强调知识能力立意向强调知识与能力、情感与过程、态度与价值观转变,内容也逐渐由知识的传授向关注社会生活转变。因此,思想政治课坚持开放性教学在内容上要求我们:首先要把握好教材内容,让学生掌握好基本的经济学知识、政治学知识、文化知识和哲学常识;其次还要不拘泥教材、教案,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多样性和多变性,通过学生各种信息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过程,注意学生学习心态(情感与动机)的变化。再次要向社会生活延伸。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就在于植根于社会生活,高考政治也十分注重时事热点的考查,不仅单独考查时政,而且更多地是以时政材料为载体,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分析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和文化现象,培养他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3.与时俱进,推动教学方法多样化。《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和教学方法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推动教学方法的开放性:第一克服“满堂灌”和“填压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扼杀了学生创造力,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第二坚持用激励和赏识的教学方法。激励是激发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以激励的教学方式诱导学生产生内驱力,从而把教师的教育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便会使学生获得主动的发展。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期间,受激励程度越高,学习动力愈大,且有长期的正向效应。因此,教师应是激励者,通过不断激励和赏识,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信。第三探索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就课堂教学方法而言,它要体现出灵活性特点,例题或练习题的答案要具有开放性特点。我们在实践中形成的“自探互教”课堂模式较好地实现了开放性教学的要求。通过自探,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研究,努力寻找答案,解决问题。通过互教,教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发现学习中问题,解决学习中困难,达成教学目标。
4.以人为本,坚持课堂评价的多元性。坚持开放性,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老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它要求我们既作为指导者,更作为参与者,既要对学生指导,更要对学生尊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吸取营养,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第二要坚持评价标准多元化。我们评价学生不能仅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发展。第三要坚持评价手段的多元化。目前,好多学校还是沿袭传统纸笔型测试方式,包括家长、社会各界都把笔试作为检测学生学习质量好坏的主要手段,至于学生具备的其他方面的潜能则很少有测试方式,使得创新型人才难以在学校脱颖而出,因此我们评价学生不仅要运用纸笔型测试方式,而且还要采用众多新型的测试手段,特别在信息时代,要采用更多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测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