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车何来迟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筝缓慢地蜷起身子,抑制住胃里剧烈翻涌的饥饿感,舔了舔受伤的爪子,绝望地叹了口气,这是她被关在锁妖笼里的第五天。
  仅有两百年道行的妖兽第一次踏入人间,才游荡了两三天便被一群猎妖师抓了起来。所幸她修为不高,在交易妖兽的市场中并不起眼,迟迟未被售出,不必担心会被道士拿去剥皮炼丹或者试药验毒。只是接连五日未得水米,她已经饿得神形无力,脑海混沌时无端想起自己执意下山时,毕方一边梳理他青红相间的长羽,一边阻拦自己的那些话来。
  正当如筝胡思乱想时,突然听见一阵开锁的声音,接着就有人粗暴地拉扯着她的尾巴,将她从锁妖笼中倒提了出来,她在奋力挣扎中看见了一双清亮的眸子,那双眼眸的主人伸过来一双修长的手,下一秒,如筝便被揽进了一个温暖的怀抱。
  这是她第一次看见玄嚣,那时的他还是南天帝不受宠的小儿子,灰头土脸没有一点神子的样子。但他却极聪明地用障眼法将几颗石子变成金锞,骗过一众猎妖师,大摇大摆地把如筝从妖兽市场带了出來。
  当如筝心满意足地躺在玄嚣的肩头打饱嗝时,才忽然想起来要问一句:“你为什么救我?”玄嚣探手去抚她的背,弯起的眼睛笑得暖软:“你在那群妖兽里面最好看。”
  这话不假,她是一只狰,古书上记载“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琉璃眼,生黑络”。比起大多数凶神恶煞的妖兽,她的确漂亮得出众。只是此时的她修为极浅,连尾巴都还没长全,一身本就不怎么水滑的皮毛在锁妖笼里被拖来拽去许多天,更是脏兮兮的,实在算不上好看。但是听了玄嚣的回答,她还是开心地抖了抖耳朵,摇着尾巴去挠玄嚣的手心。
  玄嚣被她逗笑了,清亮的眼里簌簌落下星星点点的光,微微勾起的唇角边浅浅漾出两个梨涡,在耀目的日光中显出十足的天真与温柔。如筝有一刻的愣神,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那一瞬间攀上了她的心脏,让她不由得心头一跳。
  比起神族,玄嚣更像一个普通的人族。他没有其他神君天赋异禀的武学才能,也不擅长演奏任何乐器,与其说南天帝不在意他的小儿子,不如说是嫌恶,甚至不曾为玄嚣指派封地和神殿。玄嚣自出生起便居无定所,在三界流浪。
  说起这些往事,玄嚣的眉眼间有一闪而过的失落,如筝抬爪去抚他的眉心,很认真地告诉他:“你可以跟我一起去章莪山,那里有我的朋友毕方,虽然脾气有点凶却很好相处。”
  玄嚣沉默了半晌才抬手握住她的爪,轻声道:“谢谢你。”
  彼时三月,章莪山中遍植白梨木,梨花开得茂盛,远远看去满眼层层叠叠的白,似有细雪落在山上。如筝和玄嚣刚踏入山中,便见一只单足的青羽大鸟远远飞来,摇身一变化作一个俊朗的青衫男子落在两人面前,那男子两条长眉斜飞入鬓,眉骨处有两颗并排的红痣。他眉梢一挑,看了如筝一眼,不咸不淡地开口:“不容易啊,居然活着回来了。”不待如筝回话,他的目光又轻飘飘地掠过玄嚣的脸,“小子,你又是什么来头?”
  “毕方!”如筝轻声喝道,“没礼貌!”
  被唤作毕方的男子却不恼,笑着俯身对上如筝琥珀色的眼瞳,“牙都没长齐的小家伙,哪来这么大的气性。”不顾如筝气鼓鼓的脸,他又侧头看向玄嚣,“在下毕方,不知怎么称呼?”
  “玄嚣。”
  “南天帝家的玄嚣?”毕方的语气中有一丝疑惑,看到玄嚣不置可否的表情后饶有兴趣地打量了他几眼,腾身化为鸟,头也不回地飞走了。
  如筝仰头看着毕方离开,转过头对玄嚣眨了眨眼睛,“你看,他很好相处吧。”
  玄嚣认真地点点头,笑颜温润。
  玄嚣在人间习得酿酒技术,尤其擅长以花果酿酒。初到章莪山的第一个月,他便带着如筝在山顶最粗壮的梨树下埋了一坛梨花酿。山风吹落花瓣如雨,玄嚣抬手拂去飘落在如筝头顶的几瓣梨花,笑道:“待你修得人形那日,我们再来同饮。”
  如筝并不急着修成人形,倒是对央求毕方教习玄嚣武艺的事情十分上心。她记得那天玄嚣微蹙眉头的模样,每每想起都似有一阵风,吹皱她的心湖。看似漫长的时光却走得迅捷,三百年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玄嚣聪慧,武艺大为精进,如筝也终于幻化成黛眉朱唇的少女,一袭红衫猎猎如风。
  可她却没能在山顶的那棵梨树下等到玄嚣,因为南天帝的信使带来了一道旨意—神族将要讨伐蛮荒,派玄嚣征讨东部部落。南天帝终于想起他这不受宠的小儿子,只是不知有心还是无意,大多数神子都结伴而战,唯有玄嚣孤身一人。
  仓促离别之际,玄嚣握着她的手,目光灼灼,“我会赢。阿筝,等我回来。”
  如筝为那坚定的眼神动了心,不顾毕方劝阻,执意搜集了山中所有瑶碧石为玄嚣铸造了一把兵器。失了瑶碧灵力的供养,章莪山中一夜之间寸草不生,鸟兽飞绝,如筝也因耗费了太多修为而难现人形。
  毕方陪伴了她三日后愤愤离去,临走前他丢下一句话:“你这是情迷心窍,执迷不悟!总有你后悔的一日!”
  但如筝从没觉得后悔。因为玄嚣凭借那把斩虹断月的兵刃很快便扫清了东部蛮族,名震四海八荒。他赢,她便开心。南天帝也因此重视起了玄嚣,不仅赐他“少昊”的神名,还为他在长留山修筑了神殿。
  长留山,西向二百余里便是章莪。如今的章莪已是一片荒凉,草木凋敝,常年落雪,山中太过冷清,留不住飞禽走兽,只有如筝仍然留在这里,等玄嚣归来。
  两百年里,如筝看见过少昊神君驾车出行,凤凰在前,百鸟追随其后;她也看见过九天神女散花长留,为少昊神君庆生;她听闻少昊神君的神迹在人间出现,便化身成红衣女子在人山人海里想要见他一面。她听说过许多关于少昊神君的事,却始终没有等来她的玄嚣。
  如筝想,两百年的时间太久了,他也许早已不记得她。毕方在这两百年间来章莪山看过如筝几次,起先还带着怒意斥她几句,后来便不再开口,他太了解如筝的脾性,一如那年她奋不顾身地去往人间,也如那夜她用三百年的修为铸造一柄兵刃。
  可如筝没料到,玄嚣还是来寻她了。整整两百年,他已成为九天最尊贵的神子,器宇轩昂地站在她面前,那双曾让她心神颤动的眼瞳不再清亮,取而代之的是无限的深邃和淡漠。   如筝看向他眼睛时察觉到危险,本能地想要转身逃开,却听到玄嚣唤她:“阿筝。”迟疑片刻,如筝回头看见玄嚣微笑着向她招手:“过来。”仿佛又回到五百年前,他第一次向她伸出双手,将她揽入怀中。如筝有些迟疑,脚步却不由自主地朝玄嚣移去。
  有冰冷的东西套上她的脖颈,如筝仰头发出尖利的呼啸,在那一瞬间她的人形消散开来,显露出妖兽的真身伏趴在地。是锁妖扣!她抬眼去看玄嚣,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捉自己。玄嚣没有回答她,只是冷漠地转过身,然后吩咐侍从将如筝带走。
  神族内部纷争,南北部落征战激烈,天神的力量相差无几,难分胜负,因此需要三界妖兽的力量协助。
  “待此战告捷,我便带你回章莪山,我们一起去取那坛梨花酒。”玄嚣把这句话说了很多次,在如筝不愿意与其他妖兽为敌时,在如筝不肯吞食同类时,在每一次战争之前,也在他为如筝料理伤口之后。每一次玄嚣的语气都很温柔,眉眼都很诚恳,都让如筝想起很多年前那个衣衫褴褛的少年。但她已经渐渐学着不再相信他,只是她的心很疼,锁妖扣又扣得太紧,她挣脱不开。
  神族这场战争整整持续了一百年,最后以南天帝统领的南部神族得胜而告终。古卷轴上记载,狰是能吞虎豹的凶兽,亦是这场旷日持久的上古之战中为南部神族立下大功的神兽。
  如筝不在意这些赞誉之辞,却总在午夜梦回时,看见那个眼眸清亮的少年,笑意暖软地夸她一句“最好看”。她挣扎着从梦境中醒来,不在那人的怀中,也不在章莪山,她在少昊神君的居所中,她是闻名三界的少昊神君的妖宠,是一只威风凛凛的狰。
  她终于将心底最后一丝余烬浇熄,不再提及那坛梨花酒,也开始改口唤他“神君”,只是她仍然掙不开颈上的锁妖扣。
  其实玄嚣偶尔也会想起在章莪山的日子,想起一树一树望不见尽头的梨花白,也想起如筝的长尾柔软地掠过手心时痒痒的感觉,还有她幻化成红衫的少女,脚踏细雪向他走来,眉目如画。可他如今已是少昊神君,而不是三界浪游的弃子,他不知晓自己对如筝的许诺有几分真情,却很清楚每当如筝用戒备的目光看过来时,他的心就会细细密密地疼痛起来。但他实在太害怕跌回原地,继续过无处安放的生活,他不是不明白自己的心意,只是这些细小的心意终归及不上他心底的无限江山。
  很快便又到了少昊神君的寿辰,长留神殿内外诸事繁杂,对如筝的看守也略有松懈。就在寿宴前夕,如筝看见了毕方,他趁侍卫换班的空当偷偷溜了进来,青衫男子的眉眼仍是俊逸飞扬,她已经一百年没有见过毕方。他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神情悲悯。
  如筝只觉眼眶一热,有泪水滚落,她将额头埋在毕方的掌心,哑着嗓子低声哭泣道:“毕方,带我走,带我回家。”
  次日寿宴上宾主尽欢,神君身边却始终不见神兽陪伴。当宴席散尽,玄嚣才收敛了笑意缓缓走入关着如筝的宫殿,月光将他的背影拉长,显出些许寥落与孤寂。他推开半掩着的雕花木门,在空旷的殿宇里,没有看见如筝的身影,唯见一只酒盏端端正正地放置在大殿中央。
  他似被惊雷击中,颤抖着手去执那只酒盏,一瞬间陈年往事在脑海中轮转,浮世如同沧海桑田,历经几多变迁,唯有这杯薄酒仍带着最初的清冽甘甜,辗转至喉间。只是,终究迟到了六百年。
其他文献
多年后,黄娥写下“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青山不杜鹃”时,内心是否有恨?时光浩荡,多少个春天在明媚涌来,而她一个人守着内心空寂的旷野,从最初的度日如年到彼时的“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经年”。  读诗到此,恍惚间犹闻一声叹息。  才女的命运总是千回百折。“议大礼”事件之前,她和杨慎是令人艳羡的神仙眷侣。她才名早播,作诗填词写曲样样出色。  杨慎亦少年早慧,12岁便以诗文名动四方,殿试第一后由明武宗钦
期刊
三月三日,长安水边又站满了盛装丽人,你明亮的笑颜仿佛也出现在烟柳笼丝里,回眸对我轻笑,连春光都失了颜色,可再细看时,却又踪迹全无。原来,这一切只是因我刻骨的想念而生出的幻影。  玉环,你是我不忍再念出的名。  你定已涉水而过,三生途,彼岸花,都留不住你飘逝的身影,从此与我隔水坐于尘世两岸,留我一人吊影念生涯。彼岸曼珠沙华缤纷艳极,一如你当年凝住我眼光的倾城容颜。你在天花如雨里言笑晏晏,而我在人间地
期刊
长街上空无行人,小乞丐在地痞无赖撕扯自己衣服时奋力反抗,当哭泣哀求都无济于事时,有英雄从天而降,拔刀相助。  那是她与公子川的初见,始于一场意外,埋下一出算计。  被撕破的衣裳暴露了小乞丐胸前那块桃花样的印记,神色复杂的公子将她带到客栈,沐浴过的少女如枝头蔷薇般清新明媚,始终立于屏风后的公子问她名字,得悉她叫明月后沉默良久。  他带她回了长安,她在车厢里看那一路烟尘,不知自己诀别的不只是江南山水和
期刊
壹  叶城率领平乱的军队回朝那日,天气很好,初夏的微风里弥漫着草木气息。正德门前是朝廷派来迎接的官员,远远便瞧见为首的丞相许致身着庄重的玄色朝服,身形挺秀恰似一竿翠竹,他眉目舒展,似是心情极好。  行至城下,叶城翻身下马,卸下头盔行礼道:“劳烦许大人相迎。”  “叶将军客气。”许致伸手接过叶城的头盔放在身旁侍从的托盘上,“南部流民作乱已久,将军为国平忧,微臣于公于私都应迎接将军凯旋,何来劳烦一说。
期刊
从先秦两汉至唐宋元明清,先民一直保持书写短简信笺的风尚。这些手札不同于长篇书信,最短七字,长不过三百字,以竹简、木牍、绢帛、宣纸为载体,简短字微,蕴含汉字的蕴藉和大美,妙趣与风情宛在眼前。  东汉诗人秦嘉和徐淑伉俪情深,逢秦嘉从家乡甘肃去洛阳赴任,临行前想见妻子一面,可接人的车子空空而返,秦嘉只得留下一封短简和所爱的明镜、宝钗、龙虎鞋、沉香、素琴,一并赠予徐淑。不怪他一个大男人如此重别离,古时交通
期刊
世人都说,董生的心里住着一位佳人,不然他笔下的梅花怎会如此温婉。世人也说,董生性格孤僻,唯爱梅如痴,他曾建一孤馆于梅林旁,独自一人与梅为伴。世人还说,董生不会轻易下笔,他的画价值千金,寻常人得一幅则余生不愁。  但世人不知的是,董生爱梅,也爱扇,只是能做好扇的工匠却不多,洛城的温先生算是其中佼佼者。  董生悄悄来到洛城那日,天正下着霏霏细雨,温先生的小阁大门紧闭,董生敲门许久无人应答,他也未恼,只
期刊
“这里一切都是丑的,风、雨、太阳,都丑,人也丑,我也丑得很。只有你是青天一样可羡。”  看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信,有种不算缠绵但十分诚恳的风趣在。诚恳的风趣说起来虽容易,放眼那个年代,无数精彩绝伦的书信往来之中,却算得上是独一份。  对于朱生豪而言,宋清如亦是独一份。  他们是杭州之江大学的校友,他比她高三届,她比他长半岁,他出生于一个落魄商户之家,她是书香门第富商之女。这样各走一端的两人,在193
期刊
与君初相识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是他第一次来到长安。  水边几株桃花开得明艳,她一身红裙蹲在河边,葱白的手在水波中漾着丝绢,像是在细细洗着倒映的桃花影。  他心中顿时柔软,却不敢靠近,生怕自己的灰色长袍污了眼前的明丽。许是目光太痴,竟引得女子回首。映入瞳孔的男子面如冠玉,剑眉星目,她不禁感叹:好个气宇不凡的男儿!  她蛾眉一挑,吟唱道:“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易云能来?
期刊
念起书信,总是与思念、怀人、追忆有关。  譬如,宋人晏几道写过一首与书信相关的《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这首词满是旧时深闺女子的哀怨之悲、相思之苦,好似那些眼泪清脆有力地落在字迹未干的信笺上,却未寄出,因为她也不知他在何方。  女子怀人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别人知道她的思念
期刊
荷香盈袖,亭水入梦,墙上素纸写的簪花小字了无痕迹,案头镌刻的“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的图章也不知去处。丁香怀愁,芭蕉不展,雨滴点点打在青瓦上,一壶清酒在侧,沈复仰头饮尽,说不清心中百般滋味。  他经历了多少幽窗冷雨一灯孤的日子,度过多少点滴芭蕉心欲碎的夜晚,写过多少一纸梅雨话相思的手书。而今世相迷离,昔日落拓不羁的江南才子怕是也被雨打风吹去了吧?  中国文人多以兼济天下为毕生之追求,沈复却不然。他生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