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旅游真实性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研究——怀旧和道家生态价值观的作用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m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导旅游者实施环境责任行为是应对传统村落环境困境、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以刺激-机体-反应理论为基础,引入中介变量怀旧和调节变量道家生态价值观,用以探讨传统村落情境下旅游真实性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边界.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对宏村349名游客的问卷调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客体真实性和存在真实性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怀旧分别在客体真实性、存在真实性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关系中扮演中介角色;(3)道家生态价值观显著正向调节怀旧情绪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4)道家生态价值观分别调节怀旧在客体真实性、存在真实性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据此,应加强对传统村落资源的保护,注重打造原生态体验等,不断增强旅游者的真实性感知和怀旧情绪,进而在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中提升旅游者环境保护的参与水平.
其他文献
河口近海海域的海表温度分布特征对于深入理解海洋热力、动力过程及海气相互作用等自然过程及综合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卫星数据重构是精确获取动态大面积海表温度数据的重要手段,采用非线性系统的动态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DMD)数据分析方法,利用2003年1月至2016年7月的MODIS\\SST数据,经剔除异常数据、填补空白数据后,重构了2016年8月至2019年12月长江口海洋表面温度数据,并评估了重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时序数据充足的情况下,DMD算法能很好地解决动
期刊
通过检索古籍文献,整理了明代(公元1368—1644年)长江流域人口大量死亡事件(mass death events,MDE)10 a尺度的频次与县次序列,利用自然断点分级法、空间分析法等分析了MDE的时空特征及发生原因.结果表明:276 a间,长江流域有158 a发生MDE,明代后期发生频次和影响规模最大;季节上,表现为夏季多发(44.3%),春、秋季次之;空间上,集中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且呈从各省交界处向各省中心扩散的趋势.“未记录原因的饥荒”和“旱灾+其他灾害-饥荒”是造成明代长
同步脱氮除硫工艺以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硫化物作为电子供体,通过以废治废,去除氮硫污染物.本文构建了双室型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将同步脱氮除硫工艺与MFC相结合,在处理废水的同时生产电能.与化学对照组相比,该同步脱氮除硫MFC具有高基质去除性能和产电性能.当进水硝态氮和硫化物的浓度分别为95.54和540 mg·L-1,反应时间为20 h时,硝态氮和硫化物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6.50%和99.64%;最大电流密度达457.20 mA·m-2,稳定电流密度为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