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8267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教学设计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教学设计的理念思路,以及教学设计的过程方法。
  【关键词】教学设计 新理念 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141-0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的教学设计也越来越被广大的教师更多地关注,一篇好的教学设计恰似一幅蕴涵师生人文素养、观念想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蓝图,也是对学习过程的一种规划或实施步骤的一种预设,是展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学设计具有上述特征和功能呢?我想最关键的就是要树立新的理念、探索新的模式方法。
  一、教学设计的新理念
  详细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应以下面的新理念作指导:
  (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二)让语文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要让语文走向生活就是要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培养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为重点。其次,要让生活走进语文。要引领学生融入现实社会,投身于大自然,以充实他们的生活;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开展调查研究、多做实践活动,以引进生活中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指导学生适度、科学地接触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使“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三)教学设计的目标从三维目标出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的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根据上述目标的内涵和特点,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树立整体备课的意识,既要注意设计教学的“硬任务”(如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也要备“软任务”(如某种文化意识、道德思想的熏陶、想象力思维发展的培养、学会学习的引导等)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做到真正吃透教材、融会贯通、全面把握、整体设计、分节实施。
  二、教学设计的新模式、新方法
  根据上述理念思路,在教学中可以按以下模式进行:
  (一)深入研究、解读文本
  当前有不少教师已成为教参忠实的执行者,离开教参后甚至连课也不会备了,他们单纯依据教参确立教学目标,构思教学方法,把教参内容生搬硬套。毫无教师本人对文本的解读、对教学的构想。实际上,教参仅仅是素材、例子、资料库,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备课法宝。所以,教师要从解读文本入手,才能解决单纯依赖教参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设计的个性化、多样化、创新化。
  (二)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也要从“三个维度”出发,注重体现综合性和全面性。目标既要有共性,也要有弹性,要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要求。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其实,课程资源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四)合理设计教学流程
  好的教学流程所实施的教学过程是充满智慧、连接学生生活的开放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解读者、教案的执行者,而是一个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富有教学机智、充满教育智慧的人;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不再是单单给予学生以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學习动机的唤醒、学习习惯的养成、思维品质的提升、综合素养的增强。不同课型的性质、任务对教学流程设计有直接的制约作用,教学流程要根据不同课型的性质和任务,既要体现针对性,又要注重操作性。
  (五)做好教学反思
  通过反思,教师会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反思,教师能在学生的“错误”中寻求发展,在自身的“失败”中找到出路,在教材的“局限”中谋求进步;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从冲动的、例性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审慎的、意志的方式实施教学行为;通过反思,还可以使教师从教学主体、目的和工具等方面,从教学前、中、后等环节获得体验,变得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2]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事业是支撑我国发展的基础力量,只有重视发展教育,才能为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专业的人才资源,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尽管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很大跨步,但是西部地区的农村教育始终处于落后的状态,导致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出现严重的不均衡现象。为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西藏农村地区的教育情况,本文就该区域农村的教育现状予以分析,并对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西藏 农村教育 现状 应对  【中图
【Abstract】Arbitrariness is one of the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And a linguistic sign,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the concept and the sound image, is arbitrary. There exist both absolute and relative
期刊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医院现有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医院实施全成本核算已经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全成本核算的概念,实施的必要性与意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学界一致将罗慕士的《三国演义》全译本尊为经典,认为其实为学术翻译的典范,但是国内译者虞苏美于2
【摘要】以校企合作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围绕机电类工程应用型人才“3+1”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师资建设队伍、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和考核与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为机电类工程应用型专业建设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可行途经,构建出适合许昌学院发展的、校企产学研用结合的、多维立体化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校企合作 3+1培养模式 实践能力  【基金项
【摘要】随着计算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很多企业都开始使用到计算机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技术,特别是一些关系到企业整体运营情况的核心数据信息,一旦损坏或丢失就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为此,很多企业都迫切的需要计算机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技术,以解企业的后顾之忧。本文主要是针对计算机数据库备份技术的应用和计算机数据库恢复技术以及两者的结合使用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数据库 备份技术 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