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声色吃肥肉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猪肉、牛肉还是鸡肉,若只有富含蛋白质的肌肉纤维,那么端上桌来,食客们只有一个字的评价:柴。兔肉之所以和什么肉炖就是什么味道,正是这个缘故,它不仅没有成层的肥肉,连肌肉缝隙当中,都难见脂肪的踪迹。猪肉之所以受到国人的拥捧,就是因为它最肥。
  不过,直接把肥肉做成东坡肉、红烧肉、蒜泥白肉、梅菜扣肉之类,就显得理念太落伍了。肥肉之美,在于取其香而隐其形。
  比如说,在肉类柜台上,排骨为什么总是最受欢迎?正因为它肥而不显,香嫩可口。高达30%的脂肪,不动声色地分布在骨棒四周,并深入肌肉纹理当中。这样的肉,胆固醇和能量相当高,人们却总是爱不释口。
  再看看大大小小的火锅店,菜單上永远是肥牛肥羊唱主角,没见到说涮瘦羊的。奥妙在于,其中的肥肉,总是和瘦肉亲密地交织在一起。高档的要达到水乳交融、难分难解的大理石花纹境界,差一点的也要做到“肥中有瘦、瘦中有肥”的层层叠叠状态。肥肉还是那个肥肉,可是看看店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们,却无不笑靥如花,欣然纳入口中。要说肥肉在哪里隐藏得最深,大概要算是肉肠、鱼丸、饺子馅之类的肉糜状食品了。
  超市里的推销员经常会在肉肠货架前嚷嚷“无淀粉”,却没人嚷嚷“无肥肉”。按国际惯例,灌肠类产品中都含有超过20%的脂肪,其中主要来自故意添加的肥肉糜。如果没有肥肉帮忙,不仅少了香气和美味,还会让灌肠切片困难,口感粗硬。某位烹饪大师传授做鱼肉饺子的秘诀,也没忘记提到,鱼肉脂肪太少,必须加入适量的肥肉糜,饺馅才能香浓多汁。鱼丸也是一样的道理,肥肉和淀粉都是常见配料。即便是普通老百姓,也都知道做丸子和饺子馅的肉必须三肥七瘦,否则怎能产生诱人的美味口感呢?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跑不如走。运动有益长寿,但要量力而行。有些老人喜欢在晨练时快跑,这并不值得提倡。因为,跑步时身体耗氧量会增加,易导致呼吸短促、身体缺氧,而大多数老人本身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很容易诱发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对老人来说,运动的最佳选择是散步,同时甩甩手、拍拍肩膀、扭扭腰胯,适可而止。体质好的老人可以慢跑,但一定要做好跑前热身和整理运动。  听不如唱。经常放声歌唱,除了增加肺活量,
腌菜的一大麻烦就是含盐量太高,从3%直到8%,甚至更高。从前的腌菜为了保证不会腐坏,都是尽情地加盐,含盐量甚至能达到15%,咸得比盐差不了多少。  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吃腌菜不妨碍控盐,也不妨碍维生素摄取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用它替代盐来做菜。  腌菜虽然维生素C含量很低,但是其中含有丰富的钾和膳食纤维,营养上也并非一无可取。反正做菜也要放盐,如果用腌菜来替代盐,在严格控制咸度的情况下,还能比直接
多余的关照  有一种常见错误思维是:身体不适,就等于病了,就要消灭这种不适。  其实,身体不适,未必就是健康在恶化,也有可能是身体在康复。  比如,当我们的伤口接近愈合时,常常会发痒。当伤口接近愈合时,新的神经末梢长进结缔组织后,局部知觉也逐渐恢复,对外界刺激渐趋敏感,所以这时伤口容易发痒。等到伤口完全长好后,新的神经末梢习惯了周围环境,也就不再觉得痒了。这种痒的感觉并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所以
养生顺其自然  我年过七十时,不少人看到我没有老态,或者把我实际年龄少看了一大截,便问我有什么养生之道。其中有熟人,也有在旅途中萍水相逢的,我如实回答:平常生活、平常心态而已。  有位老同事说我是“三不主义”:一不锻炼,二不戒烟,三不戒酒。关于锻炼,如打太极拳、做气功之类的健身运动,我承认有益身心,可以延年益寿。有位作家朋友说,过去因为政治运动,丧失宝贵时间太多,做健身运动需要付出时间,宁可少活些
我年届八旬,眼不花、背不驼、耳不聋,记性非常好,是名副其实的健康老人。我经常去大学的操场晨练,还向人们讲解我的养生之道。概括起来,我的秘诀就是一公里、一碗粥、一天乐、一颗心、一根线。  一公里。我每天都要慢跑一公里,然后再慢走两公里,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二十多年了。当初和我一起锻炼的老人,要么锻炼减了量,要么半途而废,只有我坚持下来。  一碗粥。我每天晚上都会喝一碗冬枣玉米粥,暖一暖胃。玉米是粗粮,常
酒水—凉菜—热菜—汤—主食—水果,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于康分析,如此吃飯,其实不利于身体健康。  饭前喝点鲜豆浆。饭前喝饮料、茶、酒都是不好的习惯。碳酸饮料会妨碍肠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空腹喝酒的话,乙醇五分钟就可以进入血液,很容易酒精中毒;茶喝多了也会降低食物营养的丰富性和全面性。而且,许多饮料都是冰冻的,会刺激胃部,造成胃痉挛、胃炎或胃痛。因此,饭前聊天的时候,喝点纯果汁或鲜豆浆是不错的选
一年前,刘女士右侧上下牙齿都做了根管治疗以及牙冠修复,这基本上是常规套路。  刘女士以为,这对牙齿经过如此复杂、精细的治疗后,应该就此万事大吉了,也就没有留意装上假牙冠后的略微不适,因为她是个“不麻烦”的病人,自认为像穿新鞋一样,适应一下就好了。可她不懂,这种不适是两个人工假牙冠由于手工制作导致的误差,使得这对牙齿略高于口腔里的其他牙齿。于是,每当咀嚼时总是这对牙齿先接触,显然咀嚼效率不够,因此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