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畏惧的老鼠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henying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那么人的恐惧来自哪里?神经心理学家说,是来自大脑基底结的杏仁核。当然,前提是必须有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的恐怖经历或在进化过程中获得的畏惧过程,才会在大脑中形成这样的恐惧中心,并通过神经中枢的反射弧而产生恐惧效应。
  
  杯弓蛇影与老鼠怕猫
  
  恐惧的产生或来源分两类。一类是后天生活中从生活经历中产生的。比如,被蛇咬后会产生恐惧心理,以致后来见到类似形状的物体都会是蛇并产生恐惧感。“杯弓蛇影”就是这种情况的极好解释。而另一种恐惧是天生的或遗传上获得的,比如老鼠千百年来形成的见猫就恐惧逃窜。
  虽然这两种形式的恐惧都有神经生理的基础,但是多少年来人们对后天环境中产生的恐惧心理一直了解不深。如果弄清恐惧心理的基础和根源楚将有助于治疗和改善恐惧以及类似的恐惧的多种心理疾病,或找到治疗心病的突破口。比如,精神创伤后综合征(PTSD)就是一种最为典型的后天生活所获得的恐惧。
  一个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幸或灾难,如火灾、车祸、罪犯袭击、地震或洪水等,经历了这样的自然的或人为的灾害后,都会在精神上受到打击,并产生精神创伤后综合征,而且即使一个人的身体完好无损也不一定能幸免于PTSD。患PTSD的人常常表现为焦虑、气愤、紧张、失眠、恶梦多、易激怒及对噪音过于敏感等,他们常感到自卑、害怕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存在达半年或更长时间,患者还会出现沮丧、气愤、个性的改变和行为的退变。为了缓解自己的状况,患者也会以酗酒(借酒浇愁)或滥服药物来缓解症状。比如,经历过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美军士兵回国后,由于战争场面的血腥、惊恐以及滥杀无辜的内疚,都会让他们患PTSD。如果不能控制就会酿成悲剧。患PTSD的一些人不是杀死家人并自杀(全家死亡),就是他杀以寻求解脱。
  
  是杏仁核让人感到恐惧
  
  PTSD表现出的恐惧现象的心理根源究竟在哪里呢?神经生理学认为这是有火脑或基因的生物学根源的,但如果把生活经历看成是外因的话,那么大脑和基因的生物机制就是内因。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不断地探索恐惧的大脑神经的内在机理。
  神经生物学家早就知道,杏仁核能使人和其它动物产生恐惧感以及学习躲避伤害性刺激带来的疼痛。但是要真正弄清杏仁核在人脑中的功能却是非常复杂的事情,因为杏仁核深藏于大脑深部,并且被很多复杂精细的神经结构所包绕,人们很难直接探测到杏仁核内神经元活动。不过,多少年的研究越来越清楚地证明,人类的杏仁核同动物的杏仁核一样,能够处理那些预示威胁的刺激信息并同时发出一个强烈的恐惧信号,这种信号可以让人的注意力快速转移到有可能产生威胁的物体上,比如一根可疑的、形状像蛇的棍子。
  那么,杏仁核是如何让人感到恐惧的呢?以往的研究发现,杏仁核可能是通过两条相关的途径来协调情绪和注意之间的关系。其一,杏仁核的信号促进情绪的诱导过程(至少是恐惧情绪的诱导),这个过程是指在忽略了某些平常视觉图像后在大脑高级皮质区域产生的有选择的图像。
  其次,尽管一些研究结果有争议,但也揭示出杏仁核还可以在不与大脑高级视皮质区进行联系的情况下独立工作。比如,杏仁核可以通过一个古老而不太精致的视觉通路来发现威胁信息。视觉信息通过这个直接通路到达杏仁核的速度要比通过进化上更高级的通路快,因为后者首先要把视觉图像送到人脑皮质进行处理。虽然这仅仅是数十毫秒差别,但对干一个神经元来说,已经是一个巨大的领先优势了,特别是对于在危险情况下的反应速度来说更是如此,这完全能让动物躲避危险。
  基于上述情况的理解,研究人员一直在试图用干扰杏仁核神经通路的方法来去除动物或人的恐惧感,这对于医治心理疾病至关重要。比如,干扰了通向杏仁核的通路,就可以让人不再感到恐惧、焦虑,也就能医治诸如焦虑、抑郁、精神创伤后综合征(PTSD),甚至精神分裂症。
  
  不怕猫的老鼠
  
  无论是后天生活中获得的恐惧还是先天就有的恐惧,都需要通过大脑中的杏仁核及其神经通道来体验和完成。顺理成章的推论是,如果对恐惧中心杏仁核及其传导通路作一些改造,也许就可以为“老鼠怕猫,千古奇冤”的翻案奠定基础了,也即是能从根源上治疗恐惧和PTSD之类的心理疾病。
  研究人员的设想在小鼠身上得到初步证实,因为老鼠怕猫是一种天然的恐惧模式。美国却发现,通过去除涉及恐惧的基因和蛋白质可以消除老鼠的恐惧感,使得老鼠不怕猫的奇闻变成现实。
  本来,研究人员打算通过干扰基底结中的杏仁核的发育来减少小鼠的恐惧,但是这种做法对大脑的损害极大,也因此难以准确地控制恐惧反应。于是美国新泽西Rutgers大学的格莱博·苏米亚茨基(GlebShumyatsky)等人通过敲掉一个单基因改变了小鼠大脑杏仁核的通道联系,这样一来便产生了一只无所艮惧的老鼠。这个基因叫做胞浆磷蛋白基因(也称微管去稳蛋白基因、癌蛋白18基因),它能编码并产生胞浆磷蛋白(stathmin),后者是细胞质溶质中广泛存在的磷蛋白,它可与微管蛋白二聚体结合,抑制微管蛋白向微管上添加,从而促进微管解聚。简单地说,胞浆磷蛋白基因编码产生的胞浆磷蛋白能控制微管的形成与分解。而微管又是一种提供结构支撑和帮助蛋白质在细胞内部转移的细丝。没有它,神经细胞和其他细胞内的物质传递,也即信息的传递就不可能完成。
  实验证明,这种改变了基因的小鼠与正常小鼠对电击恐惧的反应(类似于老鼠见猫后的恐惧)是不一样的,它们毫不理睬以前所习得的与电击相联系的恐惧声音,而正常小鼠听到这种声音却吓得蜷缩起来。不仅如此,这种胆大的小鼠还对恐怖的声音感到高兴。在空旷的环境中胆大小鼠也毫不畏惧正常小鼠所极力躲避的东西。当然,这种改变了基因的小鼠并非像人类一样无知者无畏,也不是因为它变傻了才没有恐惧感。因为实验证明改变了基因的小鼠并没有变傻,它和正常小鼠在通过迷宫以测定它们记忆的实验中都表现得一样好。
  苏米亚茨基解释说,胞浆磷蛋白的作用原理在于,它控制着神经细胞内大多数需要结构支持的分子的产生,而这些分子大多数又是在杏仁核中表达,当然这些分子也在睾丸中表达。如果没有支持结构,神经元(细胞)就不能发育成与其他细胞联系的通道。这样就会影响大脑中这种情感中心的记忆形成。也因此,如果消除了不良记忆,也消除了焦虑和PTSD等。
  
  寻找根治恐惧和心病的新药
  
  显而易见,去除小鼠胞浆磷蛋白基因的做法是切断大脑杏仁核中关于恐惧记忆的通道,也就能去除那些让人恐惧和不愉快的记忆,从而根治心理疾病。
  当然,研究人员认为,需要进一步研究胞浆磷蛋白的确切作用原理,如果能更准确地理解胞浆磷蛋白是如何调整恐惧的,就有助于我们归纳出记忆形成的基本机理和特点,这同时也有助于人类的认知和学习。当然,这种机理同样可以帮助药物生产者设计出更好的药物,以治疗PTSD、焦虑等。
其他文献
“买××盒送×盒”、“拿药品旧包装加×元可买一盒”等,药店的各种活动确实使患者节约了购买成本,可是当你在购买药物后出现问题,你是否能在这些药店中得到满意的解决呢?    发票是您购物的凭据    一般我们患上感冒或是消化不良到附近药店买上些常用药物,既方便又能缓解病症。刘大爷上星期就有些咳嗽,于是到楼下一家药店想买些止咳药,正好有种止咳药是买两瓶送一包创可贴,他想创可贴反正平时能用得上,就买了两瓶
2008年8月24日,一个将载入中国拳击史册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不仅仅北京奥运会举行闭幕式,还因为在这一天“中国拳击第一人”邹市明击败蒙古选手塞尔丹巴,夺得中国军团第50枚金牌,实现了中国拳击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从这一刻起,中国拳王开始“雄霸天下”。在荣登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之后,邹市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海盗拳法,独步武林    对于成长于内陆的邹市明来说,童年时并没看见过大海,更不要说海
2007年10月8日是第十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全国高血压日”的活动主题为“健康膳食,健康血压”。  高血压在我国发病率很高,患病人群已经超过了1.6亿。为此,我们专门请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专家为您讲解治疗高血压病的知识。    Step1    在中医学里面没有“高血压”这个词,中医学通常将高血压病归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的发生除了与人的先天体质因素有关外,还与气血、
记得去年夏天的一个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窗外,蝉鸣阵阵,树木也无精打采地低着头。我则舒服地躺在床上,享受空调带来的凉风。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忽然响起。“儿子,去开下门,应该是你大舅来了。”母亲的声音在厨房中响起。我只好有些不情愿地去开门。  一打开门,一股汗臭味扑鼻而来,我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定睛一看,来人皮肤黝黑,衣服都湿透了,发梢上还挂着不少汗珠。他看了我一眼,眼中露出些许兴
罗伯特·奥本海默于1904年4月22日在美国纽约出生,从小就特别好学,而且喜欢独立思考,爸爸妈妈竭力培养他。  他5岁生日那天,妈妈摆好生日蛋糕,然后坐在钢琴边弹奏生日歌。爸爸将双手背在后面,从房里走出来。  “爸爸,我的生日礼物!”奥本海默高兴地跑到爸爸跟前。  爸爸举起一个美丽的盒子,说:“猜猜看,是什么?”  “一套新衣服?”  “不是。”  “一辆玩具汽车?”  “不对。”  “肯定是一个
Step2    临床上可将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型分成虚、实两大类,“实”证又可以分为肝阳上亢型和痰湿内阻型,“虚”证则可以分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    1、实证  (1)肝阳上亢型:症状有头晕头胀、面红耳赤、心烦易怒,舌红、脉弦有力。  (2)痰湿内阻型:虽然也有头晕、头痛,但是这个头晕头痛的特点是头沉重,好像布裹的感觉,常伴有胸闷、腹胀、吃饭不好、肢体麻木、身重倦怠、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弦滑
传统中医治疗对亚健康状态具有显著的作用,如针灸、推拿、药浴、气功等,可以疏通经络、解除疲劳、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而外出旅游也是摆脱亚健康的好方法之一。旅游使人脱离紧张单调的生活环境,有放松身心的作用。于是,一种健康旅游的新主题近年来脱颖而出,它的特色是以旅游的方式感受中医疗法,让处于亚健康状态或其他需要中医疗养的疾病患者,于治疗中享受大自然的滋润。    最火的疗养圣地:三亚    近年来,“
大自然中散步    台湾的庄淑旗老人,在她19岁时父亲患大肠癌过世,26岁时丈夫患肺癌过世,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家人遭逢癌症骤逝,因此奠定庄淑旗立志学医的宏大志向。  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庄淑旗的不懈努力,她终于领有中医师执照,并在41岁时获得日本庆应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年轻时,庄淑旗为了抚养5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每天努力工作,除此,她还需在传统医学上做专业研究,忙碌是她当时的生活写照。庄淑旗真希
一些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老病号,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这些患者就医时经常要看多个专科,如因高血压看心内科,因肢体麻木去看神经内科,又因糖尿病再看内分泌科等。各科的医生分别开出各种药物,其中有一些是中成药。在这些药物中,有些药物虽然名称不同,但却可能含有相同的药物成分,若患者不知情,同时吃下这些药,必定使某些药物成分用量加大,从而造成较大的毒副作用,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肝肾损伤。    长期服用中成药的慢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人,觉得活得没劲,干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好,什么都失败。这时我们要注意,可能他或者她有抑郁症的前兆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元化成为一种趋势,意识多元化,思维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化,人们都面临选择的多元化,无所适从似乎成了很多人做任何事情的通病。从上小学、中学、大学、工作、结婚、生育,似乎任何事情都在逼迫您做出选择,一次次的选择恐惧和对选择的不满意会使自己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