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有许多德育的内容,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德育促进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仅学习到了知识,更能学会做人,学生在德、智两个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促进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就写在我校的教学楼上。这句话告诉我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品格。“欲做学问,先做人”是我教学的指导思想。我深知语文课堂上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一次上课,我问全班同学:“昨天布置的古诗词大家都会背了吗?会的举手。”结果全班都齐刷刷地举起了手,显得很自信。我一看这种情形,很高兴。但是转念一想我又感觉有些反常,因为以前背古诗文通常都会有8、9个成绩较差的不会背,他们会进步这么快吗?我不信,决定检查一下。于是我就让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站起来背诵,果然一连叫了3个都不能完整地背诵。我知道有些学生想蒙混过关,欺骗老师。类似的事情已不是第一次,怎么办?我略一思索,马上意识到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真诚这一品质的重要性。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了5个字“做人要真诚”,然后我解释道:“一个人如果常在大家面前说假话,那么,以后即使他说了真话,我们也会认为他的话是假话,因为我们不知道他哪句话是真话。我们刚刚学过《信客》这一课,信客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提高了嗓门问。学生齐答:“讲究一个‘信’字。”我又问:“‘信’字的内涵是什么?”学生回答:“诚实,讲信用,不坑蒙拐骗,不截留别人的东西。”我接着问:“老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学生齐答:“他截留了别人的绸缎,不讲诚信,大家不信任老信客了。”我意味深长的说:“老信客就因为一寸绸缎毁了他一生的清誉,他后悔的用剪刀扎自己的手,扎手就能换回来自己的诚信吗?”学生齐答:“不能。”我说:“所以一个人不可随意丢了自己的诚信,诚信丢了就很难找回来。”我讲完这番话,课堂上异常安静。停了停我说:“古诗词不会背的同学举手。”先是有3个同学举手,全班同学都把目光投向那些成绩差的同学,那些成绩差的同学也是面面相觑,很快又有6个同学举起了手。我知道这几十秒的短暂时间里,这6位同学心里进行了激烈思想斗争,结果真诚战胜了投机取巧。我的真诚教育迈出了第一步。
过了几天,我检查作业,有位同学告诉我:“老师,我的作业忘家了。”我心想这位同学常说假话,是班里学习上的一大“难题”,作业不完成就说忘记带了,诗文不会背装作会背,我要利用这个典型再次好好教育全班同学,树立全班的正气。于是我不紧不慢地问他:“你说作业忘记带了,我凭什么相信你。”这位学生语气肯定地回答道:“老师请你相信我,我的作业确实忘记带了,下午我就交给你检查。”我反驳道:“你的话没有任何说服力,再说你下午交的作业是你昨天做的还是午饭后补的,能说清楚吗?”我的话让这个学生低下了头。我又对全班同学说:“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大家会相信他吗?”学生回答道:“不会相信。”我说:“以前,你的诚信已经淹没在自己的谎言里,你要努力找回自己的诚信,你要想让大家相信你,首先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建立起自己的诚信,不说假话,不投机取巧,大家才会相信你,老师才会相信你。”这个学生心悦诚服的点点头:“我懂了,我一定讲诚信,不说假话,不让大家失望。”以后这位同学处处以诚待人。每次背诵诗词他会背了,就主动举手背诵,不会就不举手。我在班里多次表扬他的真诚,全班的风气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学生还是孩子,很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能体谅父母的苦心,不孝顺父母的情况不同程度的存在。我打算结合教材慢慢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我们该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我想这不正是教育学生要有孝心的时机吗?于是我精心设计教案,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我特意加入一个小细节:要求学生回忆5件父母关心、疼爱自己的小事,并列出小事的提纲;然后与自己的行为对比一下,想一想自己对父母关心够不够?自己有没有尽力回报父母?设计好教案,我信心满满的去上课。《背影》这篇散文有这样一个细节:父亲穿的是深青布棉袍,黑布大马褂;而父亲给儿子的确是裘皮大衣。父亲把买来的橘子一股脑给了儿子,自己一点不留。就这一细节我让学生闭上眼,回忆自己的爸妈平时对自己关心、爱护的5件小事,然后思考,比较一下两种亲情是否相同?5分钟后,我请了3位同学说说自己的体验,结果3位同学说着说着就泣不成声,班里偶尔也能听到抽泣声。我知道学生被爸妈无私的爱感动了,我告诉学生如果你们把自己回忆的5件小事写下来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因为这文章抒发的是真情实感,这种感情也是人世间最宝贵的情感。每当读到《背影》我们就会想到自己的父亲对我们关爱,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感恩,更应该懂得孝道。这篇文章我讲的很顺利,因为不用我讲,学生就理解了文章抒发的情感,我还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德育课。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渗透德育的内容,德育促进了语文教学的进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思想教育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张寨镇中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促进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就写在我校的教学楼上。这句话告诉我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品格。“欲做学问,先做人”是我教学的指导思想。我深知语文课堂上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一次上课,我问全班同学:“昨天布置的古诗词大家都会背了吗?会的举手。”结果全班都齐刷刷地举起了手,显得很自信。我一看这种情形,很高兴。但是转念一想我又感觉有些反常,因为以前背古诗文通常都会有8、9个成绩较差的不会背,他们会进步这么快吗?我不信,决定检查一下。于是我就让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站起来背诵,果然一连叫了3个都不能完整地背诵。我知道有些学生想蒙混过关,欺骗老师。类似的事情已不是第一次,怎么办?我略一思索,马上意识到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真诚这一品质的重要性。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了5个字“做人要真诚”,然后我解释道:“一个人如果常在大家面前说假话,那么,以后即使他说了真话,我们也会认为他的话是假话,因为我们不知道他哪句话是真话。我们刚刚学过《信客》这一课,信客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提高了嗓门问。学生齐答:“讲究一个‘信’字。”我又问:“‘信’字的内涵是什么?”学生回答:“诚实,讲信用,不坑蒙拐骗,不截留别人的东西。”我接着问:“老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学生齐答:“他截留了别人的绸缎,不讲诚信,大家不信任老信客了。”我意味深长的说:“老信客就因为一寸绸缎毁了他一生的清誉,他后悔的用剪刀扎自己的手,扎手就能换回来自己的诚信吗?”学生齐答:“不能。”我说:“所以一个人不可随意丢了自己的诚信,诚信丢了就很难找回来。”我讲完这番话,课堂上异常安静。停了停我说:“古诗词不会背的同学举手。”先是有3个同学举手,全班同学都把目光投向那些成绩差的同学,那些成绩差的同学也是面面相觑,很快又有6个同学举起了手。我知道这几十秒的短暂时间里,这6位同学心里进行了激烈思想斗争,结果真诚战胜了投机取巧。我的真诚教育迈出了第一步。
过了几天,我检查作业,有位同学告诉我:“老师,我的作业忘家了。”我心想这位同学常说假话,是班里学习上的一大“难题”,作业不完成就说忘记带了,诗文不会背装作会背,我要利用这个典型再次好好教育全班同学,树立全班的正气。于是我不紧不慢地问他:“你说作业忘记带了,我凭什么相信你。”这位学生语气肯定地回答道:“老师请你相信我,我的作业确实忘记带了,下午我就交给你检查。”我反驳道:“你的话没有任何说服力,再说你下午交的作业是你昨天做的还是午饭后补的,能说清楚吗?”我的话让这个学生低下了头。我又对全班同学说:“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大家会相信他吗?”学生回答道:“不会相信。”我说:“以前,你的诚信已经淹没在自己的谎言里,你要努力找回自己的诚信,你要想让大家相信你,首先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建立起自己的诚信,不说假话,不投机取巧,大家才会相信你,老师才会相信你。”这个学生心悦诚服的点点头:“我懂了,我一定讲诚信,不说假话,不让大家失望。”以后这位同学处处以诚待人。每次背诵诗词他会背了,就主动举手背诵,不会就不举手。我在班里多次表扬他的真诚,全班的风气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学生还是孩子,很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能体谅父母的苦心,不孝顺父母的情况不同程度的存在。我打算结合教材慢慢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我们该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我想这不正是教育学生要有孝心的时机吗?于是我精心设计教案,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我特意加入一个小细节:要求学生回忆5件父母关心、疼爱自己的小事,并列出小事的提纲;然后与自己的行为对比一下,想一想自己对父母关心够不够?自己有没有尽力回报父母?设计好教案,我信心满满的去上课。《背影》这篇散文有这样一个细节:父亲穿的是深青布棉袍,黑布大马褂;而父亲给儿子的确是裘皮大衣。父亲把买来的橘子一股脑给了儿子,自己一点不留。就这一细节我让学生闭上眼,回忆自己的爸妈平时对自己关心、爱护的5件小事,然后思考,比较一下两种亲情是否相同?5分钟后,我请了3位同学说说自己的体验,结果3位同学说着说着就泣不成声,班里偶尔也能听到抽泣声。我知道学生被爸妈无私的爱感动了,我告诉学生如果你们把自己回忆的5件小事写下来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因为这文章抒发的是真情实感,这种感情也是人世间最宝贵的情感。每当读到《背影》我们就会想到自己的父亲对我们关爱,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感恩,更应该懂得孝道。这篇文章我讲的很顺利,因为不用我讲,学生就理解了文章抒发的情感,我还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德育课。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渗透德育的内容,德育促进了语文教学的进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思想教育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张寨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