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惠民利民体现在服务上

来源 :领导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wcccc3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新农村管理服务模式,实现对农村社会的有效管理,把惠民利民体现在服务上,栾城县栾城镇推行了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民事村办、站点服务”农村管理服务模式。
  
  一、模式缘起
  
  栾城镇镇大村多,事情繁杂。居住较边远的群众到乡镇办事路程较远,最远的村庄距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群众往来很不方便。有时群众来到镇政府办事,正遇到机关工作人员外出开会或到其他村处理事务,常常要往返二三趟才能办结。特别是一些五保户、退伍或伤残军人,来镇政府领取优抚经费和物资等更十分不便。群众有事不能及时办理,难免会有怨言、发牢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也影响镇政府机关形象。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从2009年3月开始探索运行“民事村办、站点服务”农村管理服务模式,旨在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栾城镇工作实际的农村管理服务模式。
  
  二、具体做法
  
  栾城镇“民事村办、站点服务”的框架结构是:镇政府建立一个为民服务总站,按划分区域设立9个服务分站,分设47个村服务点。
  划片定点,定岗定人。为确保“民事村办、站点服务”实现全覆盖,镇党委、政府将所辖47个行政村,按就近原则划分为9个区域,每个区域4~6个村,建立一个民事村办服务点,由1~2名班子成员作为站点(包片)负责人,每村明确一名包村负责人,具体负责本点“民事村办、站点服务”工作。
  定期定点,按时服务。根据各村位置,除城区村和其他村需特殊服务事项在镇政府服务总站接受服务外,每个片在本片中心村位置设立一个民事村办服务分站,场地选择在村“两委”办公室。同时,各村设立“民事村办”服务点,采取镇站所工作人员定期定点到村集中受理、派员在村固定站点代办、经常性业务到专门场所办理、定期流动巡回办理等方式开展服务。
  拓宽服务,一门办理。根据农村特点,不断增加为民服务内容,对群众比较关心的基层组织建设、信访、土地、财务、计生、科技、农业结构调整等问题,根据有关政策予以归口办理,为群众排忧解难。对于涉及方面多、情况较为复杂的事项,实行各部门联合会诊、协调办理,做到“一门清”。在“民事村办、站点服务”工作中,切实做到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就立即拍板答复解决;对暂时不能马上解决的,耐心做好解释说明工作,约定出具体时间,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真正使站点服务做到精益求精,工作不出任何纰漏,确保所处理问题的过程无争议、结果不反弹。
  突出特色,创新模式。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拓宽延伸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一是严格实行以“上门办理”和“下村约办”为主要形式的“约办制”,一次性提前告知群众办事程序和相关准备,确保一次性办清涉及群众的事项。二是属于村级层面能够自行解决的,由村“民事村办”服务点就地办理解决。三是在村一级无法办理的事务,需乡镇层面才能解决的,由村“两委”干部、镇包村干部帮助到镇服务总站代为办理。四是组织相关人员,定期派出流动服务车,深入到远离镇政府的村中集中开展办理政务、生产、法律等项服务。
  
  三、实际效果
  
  实践证明,“民事村办、站点服务”管理服务模式,已成为党委、政府惠及民生的抓手。
  镇党委、政府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从而树立了党员干部的新形象,极大地提高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为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供了最好的实践载体。镇党委、政府职能实现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变“群众跑机关找干部办事”为“干部下村为群众服务”,变缓慢办事为及时办事,变暗箱操作为阳光操作,有效地克服了办事拖拉、相互推诿、吃拿卡要的现象。基层干部在为群众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增进了同群众的感情,工作作风明显改善,干部能较全面地掌握群众的真实意愿,及时地掌握一些带有苗头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了基层。同时,通过实行村务公开、村级重大事项一事一议等制度,强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障村民民主权利,找准了和谐农村建设的关键。
  
  四、问题与对策
  
  “民事村办、站点服务”管理服务模式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从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如“民事村办、站点服务”与中心工作有时发生时间冲突,需要做到统筹兼顾;“民事村办、站点服务”内容及覆盖面需要进一步拓宽;“民事村办、站点服务”长效机制建设应该加强。
  要使“民事村办、站点服务”真正成为镇党委、政府了解民情的窗口、办理民事的载体、解决民忧的途径、凝聚民心的纽带、造福民众的平台,必须采取积极对策,认真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畅通沟通渠道,统筹安排调度。由于乡镇工作自身就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再加上县委、县政府布置下来的重大活动安排也大多比较庞杂,有时难免会出现“民事村办、站点服务”工作与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发生时间上冲突的情况。为了尽量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确保“民事村办、站点服务”工作顺利进行,镇政府一是做到未雨绸缪,统筹安排。月初制定“民事村办、站点服务”工作计划时,首先考虑到当前工作重心所在,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安排。二是加强上下联系,及时沟通。经常与县委、县政府和县直部门沟通联系,做到对临时性会议、群体性活动提前知晓,以便调整安排。三是实行工作AB角制,及时调度安排民事村办服务工作人员。如一旦发生时间上的冲突,且不可避让,镇政府要在最短时间内作出决策,适当调整工作人员,保证按时到站点服务。
  拓宽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围绕“民事村办、站点服务”的内容,创新管理体制,构建服务新模式。尽可能地将镇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事项下放到村一级,将群众有需求的服务项目,放到“民事村办、站点服务”站办理,实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对广大群众的全覆盖。同时,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要求,推进镇政府职能转变。把农村公共服务作为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以“民事村办、站点服务”为实践载体,通过把镇干部下派到各服务站,更直接地服务群众。此外,针对群众办理农事业务手续复杂,代办员办理业务费时、费力等问题,在镇、村两级服务站点逐步开通网络办公系统,面向群众开展“一站式”服务,提高服务工作效率。
  创新管理体制,建立长效机制。围绕推进“民事村办、站点服务”工作的常态化,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为“民事村办、站点服务”工作提供保障。完善工作制度,执行行政审批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完善考评制度,以办理群众申请事项的数量、办结率、承诺期限兑现率和群众满意率等来核定镇、村干部政绩;建立监督激励制度,设立投诉电话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对在工作中不负责任、造成严重影响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对在“民事村办、站点服务”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群众拥护的干部,予以表彰奖励或提拔重用。
  作者:栾城县栾城镇党委书记
  (责编/彭澜)
其他文献
乳酸脱氢酶是生物法转化苯丙酮酸为苯乳酸的一种有效的酶。实验克隆到一种新型L乳酸脱氢酶基因ldhL,来源于Lactobacillus plantarumSK2(植物乳杆菌SK-2),GenBank接受号为FJ392647
我国的慕课发展方兴未艾,知识产权问题成为慕课发展难以克服的瓶颈,也是发展慕课解决和跨越的最重的非技术障碍之一。从分析慕课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切入,详细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所
研究H2O2适应对Bifidobacterium bifidum KLDS2.0613生长特性、疏水性和降胆固醇能力等特性的影响,以及该菌株H2O2适应反应的遗传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与未适应菌株相比,经3mg/L
就业是民生之本,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是有效促进就业、调节人力资源市场和维护就业公平的有效措施,也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必须适应市场变化和服务对象的新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方式,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扩展服务领域,全面提升水平。   一、就业服务创新   (一)优化服务,重心下移   公共就业服务应以人为本,不断提升就业服务队伍素质,拓展就业服务功能,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趋势,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
近年来,以经济全球化为主的全球化浪潮已经席卷了世界各地,面对全球化来袭,各国加入全球化进程的方式并不相同,而非洲大多数国家却陷入“被全球化”的困境,面临种种挑战。  “被全球化”制约非洲经济发展  全球化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凸显的社会现象,全球化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总的来看,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