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机动车检测企业为了适应市场化改革,实现经济效益,就必须进行成本管控。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成本管控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进行解决,以期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是每个企业管理层必须面对并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目前机动车检测行业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展开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成本管控;考核机制;利益最大化;机动车检测企业
一、引言
成本管控是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分析影响经营目标的成本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和环节,通过建立制度及成本防控体系,从而对内部的成本进行合理的安排,统筹安排和激励内部积极性,以期降低企业的成本。成本管控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成本的预测、决策和计划为成本控制提供了依据。通过成本管控,既能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同时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二、机动车检测企业成本管控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成本管控是企业利润获取的有力手段,是企业利益增优挖潜的主要途径之一。机动车检测企业通过管控采购环节的货比三家,生产过程中的设备自身的保修保养维护以及各种零配件的消耗使用,公司管理过程中各种人工、水电来挤压成本,并对检测费用合理定价。通过管控成本,提高收入,提高实现经营利润的能力,提高企业在同行业和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从而抢占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二)有利于为企业重大决策提供依据
机动车检测企业为了实现经营利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往往需要采取许多战略措施,这就要求成本管理提供支撑。例如,原有的机动车检测流程造成员工利用管理上的漏洞“吃拿卡要”车主,管理人员为了防止员工不法行为的出现,通过设计管理软件改善作业流程,优化作业秩序,而这部份软件的开发成本是必须发生的,是为企业的未来考虑的。
企业管理人员确定了企业的战略目标后,在经营过程中通过比较成本、质量、销售、价格等变动因素,平衡与取舍成本的降低类别与程度,支持企业提高业务质量,提高生产技术,优化生产工艺,调整市场价格,获取经营利润,实现经营目标,维持企业的良性运营和稳健发展。因此,企业的成本管控需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匹配,成本管控需为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一切从战略目标出发的成本管控都是有效的,都是优质的。
(三)有利于实现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在实施成本管控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真实可靠、有据可查的财务记录对企业成本的使用情况进行细致的调查、统计和分析,并根据成本管控数据掌握自身经济状况及企业的利润增长点,发现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不足,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进而对后续的成本管控提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目标和要求,再在工作实践中加以推广和运用,促使企业整体经营高效节能,解决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形成企业内部管理规范。
三、当前机动车检测企业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考核体系不健全
企业不能只有成本管控制度,成本管控的效果是否有效,是否达到预期的经营目标,需要通过成本考核来监督和检验。虽然机动车检测企业已经意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但缺乏衡量成本管控效果的一套考核机制。因此,如何将经营目标与员工的绩效考核挂钩量化考核,通过设定成本管控的考核目标,健全成本管控的考核指标,设定硬性指标,避免考核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影响考核的公平和公正,不造成考核不到位,对员工的考核能够到底到边,不使考核流于形式,这些是摆在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企业进行成本管控往往注重发生时,而容易忽略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联系。尤其是事后的监督和考核,它是衡量成本管控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对成本管控的业绩的评价。企业如果缺乏监督和考核机制,就会对成本管控没有约束力,造成成本管控流于形式,未起到实质的作用。
(二)员工成本管控意识淡薄
一方面,机动车检测企业是随着近些年家用汽车盛行发展起来的企业,起步较晚,企业成本管控的氛围较缺乏,员工也未树立成本管控意识,觉得成本管控与己无关,部门与部门之间也缺乏配合,技术部门注重的是机动车检测技术和流程的规范,质量监督部门注重的是机动车检测质量的结果认定,没有人重视技术部门与财务部门,或者质量监督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业务的配合与融合,更沒有将成本管控到经营的全过程,也未将成本管理落实到每个生产和经营环节,造成财务和业务脱节。
另一方面,由于上级或主管部门在设定考核指标和考核要求时,未全面考虑,只是有选择性地列支了企业部分的成本费用,企业管理人员限于考核的局限性,造成了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粗放,对全面成本管控执行力弱,成本管控措施不成体系,从而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企业成本管控受到固定成本制约
机动车检测企业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包括人工、水电、设备的折旧、车辆审验经营耗材的成本支出、设备的标定、设备的网络维护费、设备的维修费用等。变动成本则包括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因运营管理的需要发生的不定支出,如办公费、招待费、差旅费、劳动保护费、场地绿化费等。在这两类成本中其中固定成本占比较大,大约在70%以上。而且很多固定成本因为其供应商在机动车检测行业处于垄断地位,无竞争对手,导致费用居高不下,企业无法实施成本管控;也因为某些固定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刚性需求,且年年攀升,也无法有效地进行成本管控。
(四)企业预算制度不健全
企业的成本管控往往是事后管理,等一切经营行为发生以后才认为应该管控成本。没有成本预算,根本不知道该项成本应该发生多少,实际发生了多少,计划与实际之间有多大的差距,调节的重点在哪里,成本管控的重点在哪里。事前预计与事中执行、事后考核未能完全统一,而是相互割裂开来,导致预算与执行、考核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 (五)成本管控手段受制约
由于机动车检测企业是全流程作业,其相关业务数据均有操作软件控制,人为修改不了,而这样的成本由供应商确定。该行业的供应商又是由政府招标指定,更换供应商的可能性很小,企业成本管控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四、机动车检测企业成本管控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树立全员成本管控意识
机动车检测企业的作业流程是通过软件进行操作和管理的,是一个流水线式的作业方式,因此,要想对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涉及到操作的各个环节,覆盖到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岗位,这就要求必须树立全员成本管控意识。对上级管理部门下达的年度经营目标任务,企业首先应进行分解,分解到各个作业组、各个部门,由业务组需要实现的经营目标直接挂钩其对应的成本,使得各业务组清晰地认识到要实现的收入指标和利润指标,从而主观上调动积极性进行成本管理。通过经营目标任务的分解,无疑使得员工明确了工作的方向,约束了操作行为,自觉得将工作规范到实现成本管控、经营目标上来。
(二)分类精细化成本管理
机动车检测企业的成本也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由于固定成本的比重较大,受管理层的决策影响的变动成本较少,因此,为了进行更好的成本管控须分类精细化管理。对于必须发生的固定成本通过与供应商谈判降低价格,且对固定成本的年增长率进行管控,不是刚性需求的固定成本则可以不发生,从而缩小固定成本的基数,降低成本总额。对于变动成本,取决于经营管理层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为满足企业运行的需要而发生的成本,则要精打细算,必须发生的变动成本才发生,否则不予考虑。
(三)建立企业成本控制机制
企业的成本控制应体系化,全面化,企业应通过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划分,明确职能职责,设置合理的岗位分工,及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将企业的经营管理融入到各个业务环节,业务流程,从而实现经营目标,约束经营行为。通过细化企业组织,进行作业组成本管理,使得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对使用的机器设备加强成本管理,能不发生的费用尽量不发生,加强了责任心和尽职意识。
总之,机动车检测企业要实现成本管控,实现经济效益,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培养一支能适应成本管理现代化需要的员工队伍,同时不断强化员工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提倡节约、杜绝浪费,唯此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环境的变化,才能推动成本管理工作不断前进,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进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四)建立企业预算制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企业应建立成本管控的预算制度,年初制定经营目标任务时就应根据经营目标任务作好成本规划,刨出成本预算,让当年度的成本规划有目标、有方向,成本管控具体执行时按照预算计划进行,坚决执行无预算不发生,超预算先申请,这样年终时整个成本管控没有超出预算的范围。
(五)建立成本考核机制
成本考核机制是企业成本管控的关键环节,科学完整的评价机制在成本管控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通过明确成本管控目标,确定成本管控方向,再加以事后的成本考核,才能确保成本管控目标的实现。通过成本考核可以分析出企业各部门的成本管理措施,各部门管理职责是否履行到位,管理人员的配置是否合理,各岗位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否符合岗位要求,成本考核的重点是什么,成本考核的指标是哪些,哪些重要指标还未列入考核范畴,以及如何针对考核结果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从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五、结语
成本管控水平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制约着企业经营效益的高低,企业要提升综合经营管理能力,实现高质量的经营效益,就需要建章立制规范成本管控体系,优化成本管控环节,采取高效的成本管控手段,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推动企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蔓.制造企业的成本管控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5):149-150.
[2]孙兴利.探究如何加强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J].商讯,2020(09):132-133.
[3]張昊.企业成本管控研究[J].中国商论, 2020(05):213-214.
[4]王新华.深化成本管控措施探讨[J].财会学习,2020(05):166-167.
[5]李继发.强化企业成本管控的现时思考[J].中国商论,2020(09):178-179.
(作者单位:射洪风顺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关键词:成本管控;考核机制;利益最大化;机动车检测企业
一、引言
成本管控是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分析影响经营目标的成本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和环节,通过建立制度及成本防控体系,从而对内部的成本进行合理的安排,统筹安排和激励内部积极性,以期降低企业的成本。成本管控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成本的预测、决策和计划为成本控制提供了依据。通过成本管控,既能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同时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二、机动车检测企业成本管控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成本管控是企业利润获取的有力手段,是企业利益增优挖潜的主要途径之一。机动车检测企业通过管控采购环节的货比三家,生产过程中的设备自身的保修保养维护以及各种零配件的消耗使用,公司管理过程中各种人工、水电来挤压成本,并对检测费用合理定价。通过管控成本,提高收入,提高实现经营利润的能力,提高企业在同行业和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从而抢占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二)有利于为企业重大决策提供依据
机动车检测企业为了实现经营利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往往需要采取许多战略措施,这就要求成本管理提供支撑。例如,原有的机动车检测流程造成员工利用管理上的漏洞“吃拿卡要”车主,管理人员为了防止员工不法行为的出现,通过设计管理软件改善作业流程,优化作业秩序,而这部份软件的开发成本是必须发生的,是为企业的未来考虑的。
企业管理人员确定了企业的战略目标后,在经营过程中通过比较成本、质量、销售、价格等变动因素,平衡与取舍成本的降低类别与程度,支持企业提高业务质量,提高生产技术,优化生产工艺,调整市场价格,获取经营利润,实现经营目标,维持企业的良性运营和稳健发展。因此,企业的成本管控需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匹配,成本管控需为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一切从战略目标出发的成本管控都是有效的,都是优质的。
(三)有利于实现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在实施成本管控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真实可靠、有据可查的财务记录对企业成本的使用情况进行细致的调查、统计和分析,并根据成本管控数据掌握自身经济状况及企业的利润增长点,发现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不足,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进而对后续的成本管控提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目标和要求,再在工作实践中加以推广和运用,促使企业整体经营高效节能,解决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形成企业内部管理规范。
三、当前机动车检测企业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考核体系不健全
企业不能只有成本管控制度,成本管控的效果是否有效,是否达到预期的经营目标,需要通过成本考核来监督和检验。虽然机动车检测企业已经意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但缺乏衡量成本管控效果的一套考核机制。因此,如何将经营目标与员工的绩效考核挂钩量化考核,通过设定成本管控的考核目标,健全成本管控的考核指标,设定硬性指标,避免考核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影响考核的公平和公正,不造成考核不到位,对员工的考核能够到底到边,不使考核流于形式,这些是摆在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企业进行成本管控往往注重发生时,而容易忽略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联系。尤其是事后的监督和考核,它是衡量成本管控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对成本管控的业绩的评价。企业如果缺乏监督和考核机制,就会对成本管控没有约束力,造成成本管控流于形式,未起到实质的作用。
(二)员工成本管控意识淡薄
一方面,机动车检测企业是随着近些年家用汽车盛行发展起来的企业,起步较晚,企业成本管控的氛围较缺乏,员工也未树立成本管控意识,觉得成本管控与己无关,部门与部门之间也缺乏配合,技术部门注重的是机动车检测技术和流程的规范,质量监督部门注重的是机动车检测质量的结果认定,没有人重视技术部门与财务部门,或者质量监督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业务的配合与融合,更沒有将成本管控到经营的全过程,也未将成本管理落实到每个生产和经营环节,造成财务和业务脱节。
另一方面,由于上级或主管部门在设定考核指标和考核要求时,未全面考虑,只是有选择性地列支了企业部分的成本费用,企业管理人员限于考核的局限性,造成了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粗放,对全面成本管控执行力弱,成本管控措施不成体系,从而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企业成本管控受到固定成本制约
机动车检测企业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包括人工、水电、设备的折旧、车辆审验经营耗材的成本支出、设备的标定、设备的网络维护费、设备的维修费用等。变动成本则包括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因运营管理的需要发生的不定支出,如办公费、招待费、差旅费、劳动保护费、场地绿化费等。在这两类成本中其中固定成本占比较大,大约在70%以上。而且很多固定成本因为其供应商在机动车检测行业处于垄断地位,无竞争对手,导致费用居高不下,企业无法实施成本管控;也因为某些固定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刚性需求,且年年攀升,也无法有效地进行成本管控。
(四)企业预算制度不健全
企业的成本管控往往是事后管理,等一切经营行为发生以后才认为应该管控成本。没有成本预算,根本不知道该项成本应该发生多少,实际发生了多少,计划与实际之间有多大的差距,调节的重点在哪里,成本管控的重点在哪里。事前预计与事中执行、事后考核未能完全统一,而是相互割裂开来,导致预算与执行、考核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 (五)成本管控手段受制约
由于机动车检测企业是全流程作业,其相关业务数据均有操作软件控制,人为修改不了,而这样的成本由供应商确定。该行业的供应商又是由政府招标指定,更换供应商的可能性很小,企业成本管控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四、机动车检测企业成本管控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树立全员成本管控意识
机动车检测企业的作业流程是通过软件进行操作和管理的,是一个流水线式的作业方式,因此,要想对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涉及到操作的各个环节,覆盖到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岗位,这就要求必须树立全员成本管控意识。对上级管理部门下达的年度经营目标任务,企业首先应进行分解,分解到各个作业组、各个部门,由业务组需要实现的经营目标直接挂钩其对应的成本,使得各业务组清晰地认识到要实现的收入指标和利润指标,从而主观上调动积极性进行成本管理。通过经营目标任务的分解,无疑使得员工明确了工作的方向,约束了操作行为,自觉得将工作规范到实现成本管控、经营目标上来。
(二)分类精细化成本管理
机动车检测企业的成本也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由于固定成本的比重较大,受管理层的决策影响的变动成本较少,因此,为了进行更好的成本管控须分类精细化管理。对于必须发生的固定成本通过与供应商谈判降低价格,且对固定成本的年增长率进行管控,不是刚性需求的固定成本则可以不发生,从而缩小固定成本的基数,降低成本总额。对于变动成本,取决于经营管理层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为满足企业运行的需要而发生的成本,则要精打细算,必须发生的变动成本才发生,否则不予考虑。
(三)建立企业成本控制机制
企业的成本控制应体系化,全面化,企业应通过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划分,明确职能职责,设置合理的岗位分工,及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将企业的经营管理融入到各个业务环节,业务流程,从而实现经营目标,约束经营行为。通过细化企业组织,进行作业组成本管理,使得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对使用的机器设备加强成本管理,能不发生的费用尽量不发生,加强了责任心和尽职意识。
总之,机动车检测企业要实现成本管控,实现经济效益,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培养一支能适应成本管理现代化需要的员工队伍,同时不断强化员工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提倡节约、杜绝浪费,唯此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环境的变化,才能推动成本管理工作不断前进,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进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四)建立企业预算制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企业应建立成本管控的预算制度,年初制定经营目标任务时就应根据经营目标任务作好成本规划,刨出成本预算,让当年度的成本规划有目标、有方向,成本管控具体执行时按照预算计划进行,坚决执行无预算不发生,超预算先申请,这样年终时整个成本管控没有超出预算的范围。
(五)建立成本考核机制
成本考核机制是企业成本管控的关键环节,科学完整的评价机制在成本管控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通过明确成本管控目标,确定成本管控方向,再加以事后的成本考核,才能确保成本管控目标的实现。通过成本考核可以分析出企业各部门的成本管理措施,各部门管理职责是否履行到位,管理人员的配置是否合理,各岗位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否符合岗位要求,成本考核的重点是什么,成本考核的指标是哪些,哪些重要指标还未列入考核范畴,以及如何针对考核结果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从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五、结语
成本管控水平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制约着企业经营效益的高低,企业要提升综合经营管理能力,实现高质量的经营效益,就需要建章立制规范成本管控体系,优化成本管控环节,采取高效的成本管控手段,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推动企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蔓.制造企业的成本管控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5):149-150.
[2]孙兴利.探究如何加强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J].商讯,2020(09):132-133.
[3]張昊.企业成本管控研究[J].中国商论, 2020(05):213-214.
[4]王新华.深化成本管控措施探讨[J].财会学习,2020(05):166-167.
[5]李继发.强化企业成本管控的现时思考[J].中国商论,2020(09):178-179.
(作者单位:射洪风顺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