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教学策略探析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ia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学生步入高中后,对物理学习很不适应,觉得物理一下子难了很多.所以,帮助学生在高一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培養学生正确的物理学习态度和方法是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本文就该话题谈点笔者的看法.
  一、成因分析
  1.初、高中在知识内容、要求上存在跨度
  初中物理知识主要以定性了解为主,如:力、电、热、光等.许多物理现象和过程与日常生产、生活联系密切,通过对简单的实验和直观现象的观察,就可分析归纳得出简单的物理规律;高中物理知识定量要求高,要进行理论的分析推导和论证,与数学等学科联系密切,要求应用数学的函数、图象和极值等来进行分析研究,因而学生感到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学习起来感觉很困难.
  2.数学运用能力跟不上
  高中物理所用到的有关数学知识,远比初中物理复杂很多.例如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时,涉及解二次方程、函数与函数的极值问题、函数的图象问题等.很多学生无法将数学知识与物理问题相结合,不能运用到物理学习之中.这与其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关,与将数理结合能力有关,同时还存在数学知识的学习滞后于物理知识应用的现象,更是无形中加大了物理的学习难度.
  3.消极心理影响较大
  有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前,听别人说高中物理难学,进入高中开始学习物理后,作业中错误较多,没勇气直面问题,问题会越积越多,越来越感到物理不好学,于是对自己能否学好物理产生怀疑,失去学好物理的兴趣和信心.学生害怕物理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性格内向、胆小,个性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受到挫折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二是缺乏创新、进取精神.
  二、应对策略分析
  1.深入研究初、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已掌握知识与新知识间的联系,对症下药,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已有知识来同化新的知识.
  2.重点从物理学科角度组织探究式教学
  (1)重视探究性的实验设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寻找解决为些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又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例如,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物体质量的关系”时,让学生讨论影响加速度的因素,除课本所介绍的实验之外,自己能否设计一些实验来进行研究.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对加速度的理解更加深入.
  (2)剖析物理概念形成的过程,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对于难以理解的地方,通过各种正、误的辩析,在变式和比较,过程中加深理解,对基本概念有针对性进行巩固与训练,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3)建议采用纠错本建立错题集,搜集、整理在学习时出现的错误,深入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并做好订正,与同学交流讨论,使印象更加深刻,从而切实有效地防止类似错误的再次出现.
  3.树立学习信心,磨练学习意志
  调动一切手段来引起并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学习有了浓厚兴趣,才会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教学中,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用多媒体通过动态的课件来展示,使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物理模型等形象直观,同时也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要引导学困生正确认识学习物理的目的和意义,端正学习物理的态度,通过磨炼,不断地战胜学习中的困难,这样,逐渐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强化内驱力,增强自制力.
  加强物理学习方法的指导,增强学习物理的自主意识.学习物理困难,主要是他们没有及时学会高一物理的学习方法.高一物理学习要抓好预习、听课、总结归纳、练习巩固、复习深化等环节.物理问题往往有许多不同的解题思路、多种解决方法.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机会和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提问,启发、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和途径去分析、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获取的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交流讨论,去探索物理规律,获取物理知识.
  4.培养学生数理结合意识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数理结合意识,提高学生使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有了数理结合的意识,分析、思考问题会更加透彻,容易抓住问题的本质,能将解过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形成“问题原型”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必须在物理情景中理解,不能用纯数学方式来理解,否则就会造成对物理规律的误解、错解.
  总之,高一物理教师应端正心态,不能搞一步到位,急于求成,要明确夯实基础是高一物理的首要教学目标,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工作,为学生后续物理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打好基础,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在高中新课程教学实验阶段,与原高中数学课程相比,新课程教学内容明显增多,教材的难度有所降低,授课时数减少,增强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既要独立思考,又要积极参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集体学习活动,在宽松与民主的教学环境中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何为开放性教学  开放性教学,其中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学生与教学课程相互之间的作用等方面的开放.在教学过程中,每
摘要: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在新课改背景下,怎样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不再是按照传统的观念来培养学生,而是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许多教师开始使用分层教学.每个学生的水平都是不相同的,所以采用分层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就如何在初中
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而学习成绩低下,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  一、在合作学习中学困生的主要表现  1.茫然无措  学习基础薄弱,面对自学导纲、信息及问题,不知所措,无从入手.  2.任务应付  对问题探索没有主动性,学习没有积极性;学习活动只有在老师或组长安排、督促下,才勉强完成.  3.浅尝辄止  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进程中,偶有点滴收获就停止探索,停止思考.  4.袖手旁观  在自
变式教学就是通过对知识的变式来讲解知识,变的是思考的角度、层次以及数学背景,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变”,让学生在变化中抓住不变的东西,从不同的条件和变式中找出事物不变的属性.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就要能够对数学公式、原理等融会贯通,在变式教学中开拓自己的思维,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变式教学不仅仅是变换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变换问题思路,要在变式中改变数学题的条件、前提、背景等,甚至要将公式和概念深化、多样化
寻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有效教学一直是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追求的教学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师运用哪些教学手段,采取何种教学模式,依旧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简要探讨.  一、课前充分备课,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教师有效地进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离不开充分的课前准备,离不开有目的、有针
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利用,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在工业发展带给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能源结构的变化,化学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化肥、农药的利用,又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地危害人类的健康,阻碍了工农业及科技的发展.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所以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化学教学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联
在解答试题时,学生因为疏忽、马虎、不谨慎而失掉的分数,通常称之为过失性失分.它不是因为知识和能力的缺陷而失分,而是因为非智力因素较差而引起.在考试过程中,学生的过失性失分比较普遍而且失掉的分数也较多,考试越重要,过失性失分也就越严重.因此,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减少或消除过失性失分问题,应该受到师生的重视.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过失性失分的主要表现和原因  1.审题失误  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