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实施创新教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教育顺应当代教育的主流趋势,不少教师在践行素质教育的大道上,努力开拓出了一条自主、和谐、民主的创新之路。创新教育是在基于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身潜能,调动其思维的主观创新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重在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和想象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创新教育;发展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158-01
  小学数学课程实施创新教育,就是为学生搭建自主、和谐、平等、创新的学习平台,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创新教育致力于为每位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情境中,提升想象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
  创新是每一位学生致力追求的思维准则,是每一位老师切实遵循的教学原则。实施创新教育,是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小学课堂教学必须要有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所以教师一定要用儿童的视角,孩子的眼光,学生的认知结构去思考,去探究,去倡导,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拓展思维宽度,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以广阔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能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教师不能禁锢学生的扩散性思维,提问、质疑、讨论、交流,甚至争辩的过程都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有效渠道。创新就是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观察力,一定的发言权,一定的思辩力。如此,才能将学生真正推向主人翁的地位,才能使其切实地成为学习的主体。
  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先决条件,是教师度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把尺子。师者应为学生提供创新意识的发展平台,使他们能够勇于突破自我,营养自我,发展自我。
  二、课堂教学是发展创新教育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实施和关注教育的良好基地。课堂教学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不仅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还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获取知识基础上的延展力以及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有关研究证明:学生的学习过程越轻松,学生的学习细胞就越活跃,思维发展也就越充分,创新教育就能得到极大的体现。
  心理研究表明:人的扩散性思维是由主观愿望引发的,而人的愿望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努力为学生设置有趣、充满挑战性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产生创新愿望,以此更好地强化学生的创新行为。积极构建宽松和谐的创新情景,有力地调动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让学生能够自主创新、勤于创新,努力为自己的学习生涯开辟一条创新之路。
  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是以自我的思维方向为准则的。研究表明,每个个体的大脑深层都潜在着无尽的创造力,每个人都是个性思维的载体。作为教师要尽量开发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以供学生积极尝试、努力实践,使其运用一切可供采用的条件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知识领域去发现一切有价值的问题,变被动学习的过程为主动探究创新的过程。比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教师可给出以下题目以激发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先要求学生准备一张正方形纸,然后把它折成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四个部分。一部分同学很容易就会想出两种折法。教师可顺势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有没有其它折法?”一石激起千层浪,相信很多同学又有了积极探究的主动意识,既促进了学生进一步思考的空间,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作业设计是促进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
  作业设计不仅要发挥其积极的導向功能,还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内化能力,且要以创新实践的思维能力为侧重点。为此,作业设计首先要体现三个维度:基础练习、应用练习和扩展练习。三个维度的练习各有侧重:基础练习的目的是巩固基础知识;应用练习的目的是内化所学知识,形成知识构架;扩展练习的目的是外化学生的知识体系,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的王月芬主任曾在讲座中提到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要做到“控量提质”。也就是设置少而精的作业,减少低层次的机械性作业,增加高层次的思维性作业,以高水平的、针对孩子个体差异的一些思维上的创新作业,不断增强学生在作业中的自主性,引导学生懂学会学乐学,以此来提高作业效果和质量。提高作业的有效性,这应该是深化教育改革,切实促进创新教育的有效手段。又如在学习了圆的认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圆,以此促使学生将生活中的认知事物与数学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增强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发展学生智力和主观能动性的重要途径。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师们致力于研究的重大课题。数学教育肩负着创新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领域,也是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有力基石。在新课程改革中探索一条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新型之路是充分展示数学魅力的灵魂所在,具有着重要且不可估量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付士红.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思考[J].吉林教育,2008(35):51.
  [2]黄华.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J].考试周刊,2012(1):81-82.
  [3]赵向有.如何发挥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上,2013(10).
其他文献
【摘 要】写作一直都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读、说、听、写、练缺一不可,而课外阅读不仅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重点所在,也是小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关键,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提升学生课堂的读、说、练,更要关注学生课堂之外的阅读。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生;写作;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摘 要】语用理念是当下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研究方向,“语用”即语文教育教学的实际应用。语文这门学科的实践性非常的强,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能局限于从题海中学习语文,应让学生从语文实践中发掘并掌握语文的规律,从而更好的应用语文。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合理运用教育教学方法,再结合语用理念来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语用理念;小
【摘 要】德育教育是目前在学校和社会中被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在学校的日常学习中对德育教育的接受和学习情况。体现在小学体育的日常教学中,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小学体育教师重视学生在学校的体育学习状况,同时受到重视的就是学生在日常的体育学习中对德育教育内容的接受情况,小学体育教师也在不断的研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的主要方式。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这样的现实情况,本文就主要讲述了在
随着西方殖民者东来,东亚既有的朝贡贸易体制遭受到不断的冲击,缓慢地走向瓦解,东亚逐渐被卷入世界贸易体系。这为明朝中后期中菲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使传统的中菲贸易成为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