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che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树立跨文化教学的新理念,明确基本原则,具备改革思维,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恰如其分地进行跨文化模式教学,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从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起,描述了构建跨文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最后从各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实施措施,希望能够对构建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教学 问题 原则 措施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第一,时下流行的各类英语文化教材太过理论,不适合大学生进行跨文化学习,在大学教材中仍缺少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文化教材,使得跨文化教学缺乏专业性。第二,在英语教学大纲中,多是词汇表、语法、语言技能表等内容,缺乏对文化项目的描述和界定,缺少相应的测试模式,使得跨文化教学无据可依,缺乏系统性。
  2.缺乏文化和语言教学之间的结合。第一,在大学英语课本的编排中,语言知识占据了半壁江山,文化篇目零零散散,数量有限。在内容上也都是机械式的词汇跟句型,文化内容占很少比例。第二,在目前大力推广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的情况下,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仅仅是简单的相加,两者缺乏有机结合,导致学生在语言和文化之间不能融会贯通、互相帮助。
  3.缺乏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现实表明,很多人似乎对跨文化交流有所误解。中西方文化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两大支柱缺一不可,可在实际的教学中,似乎忽略了本土文化,以普及对方文化为目的,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偏向发展,最终导致跨文化教学失去根基。
  二、构建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1.坚持结合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原则。坚持结合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原则影响到提高学生跨文化水平的基础性、根本性和全局性问题。综合性是指大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由浅入深、由易及难、从微观到宏观地逐步知晓一些文化事件、文化背景等浅层文化。系统性是指:合理地编排文化内容,增加文化信息的比例,系统地结合语言和文化。
  2.坚持融入现实和生活化的原则。坚持融入现实和生活化的原则是指大学英语教学应结合实际、联系生活、学用结合。正在进行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已经明显体现了“生活化和现实化”的趋势,发挥了很好的导向作用。英语是最普通的交际工具,只有紧密结合生活和现实,实施语言文化教学,才能增强学生对英语的亲近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构建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的措施
  1.语言与文化同等重要,相互作用。语言和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语言是文化的外在表现,文化是语言的最终归宿。只有真正掌握文化规则,方能恰如其分地运用目的语言。“carry coals to Newcastle”本意是“多此一举”,若不知道Newcastle是英国煤都这一文化历史,可能会直译为“送煤去新城堡”。因此,了解目的国的文化背景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技能,英语教学任务中应纳入恰当的文化项目,提高跨文化教学的效果;教科書应是语言与文化的同一载体,每一章后应简单介绍与之有关的文化知识与跨文化交流能力,课堂之外还要辅之以相应的文化测试检验;老师应有目的地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文化知识,借助语言了解文化,用文化表示语言,真正实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2.寓新闻于教材,相互补充。目前,英语教科书的周期较长,内容相对落后,滞后性明显。但是英语新闻形式多种多样,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都覆盖了英语新闻报道,换句话讲,英语新闻是最新英语的集成。英语新闻有较强的时效性、趣味性,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老师可以结合视频与音频、课堂讲解的形式,传播英语新闻,引导学生抒发己见,拓宽文化视野。除此之外,应带领学生借助英语新闻融入生活,拉近英语运用与现实生活的距离,真正实现向运用型英语学习模式的转换。
  3.对比中西文化,存同求异。文化的差异性是开展大学英语教学的巨大挑战,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找到中西方文化的共同点,肯定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消除中西文化融合的障碍。第一,大学老师应向学生讲解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中国文化比较注重家庭,强调和谐统一;西方文化则推崇个人主义,强调个性独特。第二,大学老师应结合多姿多彩的实际案例,加强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比如“红”在中国代表吉祥喜庆;而在西方人看来,就表示残忍杀戮。通过文化对比,能加强学生对目的文化的了解与掌握,并且间接提高对本国文化的了解。
  4.举办跨文化活动,构建良好的跨文化氛围。学校应多举办各种各样的跨文化活动,坚持学生为主体,构建良好的跨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是形成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的重中之重。比如,老师应在教学时鼓励学生模拟西方人生活的场景,让学生感受不同角色,激发起浓厚的兴趣,进而增强其问题分析处理的能力。另外,学校在课余时间多举办相关的西方文化演讲活动、话剧表演比赛等活动,拓展学生语言文化学习的范围,让学生能体会到西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李亚平.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口语交际与跨文化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02).
  [2]陆洲.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探讨[J].基础教育研究.2010(03).
  [3]贺琳.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途径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4]刘玲.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模式构建—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J].校园英语.2014(23).
其他文献
【摘要】互文性理论是一种教学的文本理论,并具有特有的思维方式与实践视角,在商务英语的翻译教学过程中,提供一种新的实践尝试。在进行商务英语的翻译教学时,教师要把学习作为教学的中心,采取开放性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主动翻译动态性与考核的多元性,从而把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培养商务英语的翻译人才。  【关键词】互文性理论 商务英语 翻译教学  翻译的本身就是互文性的活动,在翻译的实践过程中,不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供电企业关系国计民生,联系千家万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担负着重要责任.新聘员工是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做好人才储备的基础环节,做细做扎实新聘员工的见习期管理培训工作,是供
【摘要】人们获得书面语言信息的手段就是阅读,而有效的阅读不是停留在词句学习的水平上,而是从文章的层次结构和内容入手,阅读并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主要信息。所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时我们决不能忽视语境对阅读理解的制约,我们应该帮助学生确定语境,使阅读有效地实现其目的——深刻领会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语境 高中英语 阅读理解教学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
评价理论关注语篇中说话者如何使用评价性词汇实现交际意图,因此对口语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讨论了如何将评价理论运用到英语口语教学中,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实验结果表
【摘要】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系统的反思探究活动。本文以“听说”内容为例,采用任务型教学法,逐步调整行动方案,反思教学任务吗,改进教学实践,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行动研究 大学英语 任务教学法  一、教育行动研究概述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一种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研究方法。1982年Kemmis和Mc Taggart提出“行动研
人类与植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从30多万种植物中挑选出堪用的种类,经过一代代的筛选、抚育,最终成为优良的作物.有些时候我们会有这样的错觉,人类就是植物界的上帝,
【摘要】本篇文章笔者通过对当前我国高职英语的教学现况以及社会发展对其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我国高职英语的教学应该怎样和专业的教学进行紧密的联系。根据调查和研究的结果可知,对于高职英语的教学,我们需要根据其教学的目的以及学生各自的特征,对教学的理念以及教学的模式做及时的改革。进而达到强化高职英语的目的。我们只有很好的将高职的英语教学和职业之间的能力两者进行紧密的联系,才能更好的培养
【摘要】教育部2007年发布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也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出现大量关于自主能力培养的论文,本文以建构主义这一理论为理论依据,来研究民办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民办高校 大学英语 自学能力  民办大学学生英语底子薄,大多数学生英语成绩不理想,在课堂中还有好多同学采用传统式学习方法,被动的接受新
常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的学习也是一样的,尤其是写作水平更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在日常教学中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听、说、读技巧,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加强词汇和语法的运用,为写作打好基础。  任何文章都由句子组成,句子又由词组、基本句型构成。掌握好词组、基本句型,再配上合适的时态,一篇文章就基本完成。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的书面表达相对滞后,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甚微,形成了“听到写作学生心烦,见到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