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简论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c1987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林业技术创新是林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而林业经济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占有非常重要的份额,正确处理林业技术创新与林业经济发展,是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阐述了林业技术创新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关键词: 经济发展;技术创新
  随着生态效益社会重视度的逐年提高,我国传统的粗放型的林业经营模式逐渐显弊端,如何以技术创新占领林业经济的市场份额,是新形势对林业长远发展提出新挑战。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还能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基于这一现状,必须重视林业技术创新,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我国林业技术创新得以大范围推广。本文旨在对林业技术创新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
  一、林业技术创新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
  从性质划分,林业技术创新包括基础性研究和应用型研究。
  基础性研究,涵盖两方面内容:一是基本理论研究;二是生态保护研究。基础性研究兼顾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就现状而言,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关补偿机制还未健全,未得到有效贯彻,因而对于林业企业而言,研究项目未能获得林业企业的青睐。
  应用型研究也涵盖两方面内容。一是林业使用技术,二商品公共技术,相较于基础性研究,应用型研究更能吸引林业企业,因为其在某种程度上促进林业生产流程的日趋完善,减少投入成本,获取极大的利润,这正是现代林业企业发展所需,满足他们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
  目前的林业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创新滞后的弊端。大部分林化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林业生产方式较为落后,导致林业技术创新资金与人才严重匮泛,制约了林业项目开发,对于技术创新极为不利。首先,由于林产品生产周期长,市场前景多变,收益无法正确估算,导致银行贷款行不通;其次,区域性的技术创新推广难度大,我国幅员辽阔,区域不同,土壤不同,气候差异也很大,导致同一创新技术难以得到大面积应用,使得林业技术创新困难重重,导致市场化的筹集方式也行不通。
  从现状分析,现代林业发展中面临巨大的挑战,主要原因在于林业产业经营模式与现代发展方向相悖,导致林业产业的长远发展受到制约,从长远角度看,现代林业发展需要转变经营模式,不能盲目进行资本扩张,廉价劳动力种植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现代林业产业发展应寻求创新,制定新的发展战略。
  二、林业技术创新的对策思考
  (一) 颁布有效的政策措施
  针对基础性研究,国家财政需要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而对于应用型研究,需适当减少资助额度,因为对于这类研究可以通过其它渠道来集资,比如通过市场集资,并且由于资金资助渠道的不同,对于项目的研究方向,或是专利的产出影响深远,经过相关实践证明,以下两种形式对于企业专利产出作用明显,分别是企业资助研究、科技贷款。只有对基础性与应用型研究综合考量,维持平衡度,才能促进林业技术均衡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相关资料表明,我国林业科技发展速度较快,相关的科技成果正在逐年增多,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4%,相较于其它行业转化率较低,这与我国相关政策关系极为密切,以往的科技管理存在极大的弊端,相关人员只是负责立项管理,然后进行鉴定验收,其它工作则由其它部门接管,科技人员的工作只停留在鉴定环节。科技成果鉴定成果之后,转化与推广工作由其它部门监管,我国政府提供的林业技术创新经费有限,到成果鉴定阶段就结束,没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科技成果转化,或是更深层次的项目推广。就林业技术创新而言,这不仅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而且还是高风险的投资项目,不仅社会效益难以做到补偿,生态效益也同样如此,因而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缺乏足够的推动力,因此对政府资金资助提出新的需求,他们必须保证在科技成果转化阶段,或是产业化阶段,林业技术创新能够拥有充足的后备资金,保证创新技术能够持续扩散,健全与之相关的管理体系,实施新的管理模式,摒弃原有科研经费使用不当的制度。
  (三)强化知识产权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对知识与技术产权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保护科技人员产权不受到伤害,确保其自身的利益,也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创新积极性高涨。就现状而言,林业技术创新成果越来越多,但是能够申请专利产品的却是少之又少,有部分创新或是发明,基本都是在以往技术上的改进,对于这一类的创新而言,其并不属于专利产品,侵权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基于此,林业技术创新应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基准,相关的产权保护也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必须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一旦超出该区域范围,自然条件的影响因素就会特别明显,相同技术难以被模仿;同时,对于科技小创新,或是科技小发明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将其视为商业机密,有关部门应该给予保护,从而促进小创新以及小发明能够成为日后的创新合力。■
  參考文献
  [1]宋小燕,耿玉德.构建林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1(03).
  [2]管志杰,曹建华.基于绿色采购的林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1).
  [4]李湘玲,余吉安.林业专业合作社推动科技创新及成果轉化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1).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现代化程度日益加深,进而对机械密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相关调研表明,机械密封的质量和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工业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必须要积极的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机械密封技术,才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本文主要讲述了机械密封的构成原理和主要结构,机械密封常见故障发生的主要因素,机械密封介质泄漏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应的故
摘 要: 渗漏水是铁路隧道的主要质量通病之一。据铁路公务部门统计,渗漏水隧道钢轨的使用寿命约为正常状态下的一半。隧道渗漏水,增加隧道内空气湿 度,造成钢轨、通讯、照明等设施损坏,道床及路面 积水,尤其是隧底翻浆冒泥,直接危及隧道的使用功能,造成不应有的交通事故。隧道渗漏水加快衬砌混凝土碳化速度,特别是有腐蚀 性的地下水,破坏混凝土结构,减少隧道的使用寿命。隧道渗漏水降低地下水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摘 要: 本文以天津高职院校国际化专业建设大环境为背景,以化学制药技术国际化专业职业技术课《生物化学》试点教学实践为基础,从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安排,教学活动实施,考核评价和课后反思等方面对国际化专业职业技术课双语教学实践进行详细阐述,为提升高职教育水平,促进国家经济结构升级转型过程中技术技能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助力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方法积累实践经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高职教育;国际
摘 要: 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混凝土T梁合理耐久性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桥梁混凝土耐久性相关内容,结合对混凝土T梁桥合理耐用性能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的设计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并为我国桥梁工程的建设发展有所助力。  关键词: 混凝土;T梁桥;合理耐久性  一、桥梁混凝土耐用性概述  通过分析长时间的桥梁方案,人们发现一个严重的质量问题,各桥梁工程团队并没有准确估量混凝土材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仅表达欲强,而且学起来也快。为了提高孩子对于阅读的兴趣,掌握各种阅读的技能,我园每个班级都建立了图书区,刚开始的时候,常常是“人满为患”,可是时间不长,看书的孩子越来越少,甚至“无人问津”,老师们常常抱怨,尽管自己在图书区的布置上花费了很多精力,但图书区却还是难以吸引幼儿。分析这种状况我们感觉这与图书区的创设与使用不合理有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同时打
期刊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是丹阳市吕城镇中心卫生院建设发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提升医护人员素质,调动广大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全体医护人员心往一处想、
期刊
摘 要: 使用MULTIPAS模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的退火温度对冷轧家电板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随着退火的温度的增加,材料的強度与退火温度呈线性下降趋势;在680℃退火时,材料的力学性能性能达到最优。  关键词: 家电板;退火温度;组织;性能  1.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家电产品已经成为千家万户的生活必须品。冷轧家电板厚度薄、产品尺寸精度高、良好的板型、高的表
目的:在PET/CT技术中分别以11C-Choline及18F-FDG作为正电子示踪剂时对于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比较。  资料与方法: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间收集对直肠指检异常及血清前列腺特异
作为房屋拆迁安置事务所党支部,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促进单位长远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确保完成征收拆迁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党建工作坚持做到与所全面发展工作紧密结合,做到党员素质更加提高,领导班子更加团结,工作作风更加扎实,工作成绩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