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路线分析

来源 :大科技·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ddh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的农村人口众多,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产生众多的生活垃圾。而这些生活污染既包括生活固体废弃物,也包含了生活废水等其他类别的污染排放。这些废弃物一方面影响了农村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也对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极大的降低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为了改善当前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对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染进行处理,就必须要对当前农村地区的污染治理情况进行分析。笔者根据相关文献,从当前农村生活污染的危害出发,对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模式进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技术路线进行分析。
  关键词:技术路线;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治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X79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1-0341-02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一方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正在承受着发展的阵痛,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困扰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为了改善农村环境,对当前的农村生活污染进行控制,就必须要对当前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模式进行分析,制定出适合农村地区的污染治理技术路线。
  1 农村生活污染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危害
  1.1 污染土壤
  由于农村的人数较多,因此生活废弃物也较多,而这些废弃物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和不可分解材质,以及大量的化工原料。同时,在农业生产中,会大量的使用农药等化学肥料,造成土壤的污染。土壤一旦污染,恢复期较长,而且伴随淋失效应,会对深层土壤污染,并造成有害物质的堆积,进而对地下水等农业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危害极大。其次,许多生活垃圾在腐烂之后会传播病原菌,造成该区域农业土壤的污染,并会给该区域植被带来传染病,造成区域内植被的大量污染坏死,且病菌污染土地只能深度掩埋,该区域很长一段时间不能进行其他植被的耕种,会极大的破坏农业生产的效益[1]。
  1.2 污染灌溉水源
  目前,由于农村地区的环保意识欠缺,再加上政府政策不清晰,经常会出现直接将生活垃圾倾倒入河流湖泊的现象,这些生活废弃物中的重金属,化工成分会对农村地区的灌溉水源造成直接的污染。而这些生活废弃物对灌溉水源造成的直接污染,会间接的对农业土壤、农业水源,造成饮用水源的污染及灌溉水源的污染。影响农民的身体健康,进而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
  1.3 污染大气
  生活废弃物一方面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和化学元素,这些材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与H2O,O2发生反应,会污染空气。其次,由于生活废弃物处理手段和处理技术的局限,导致目前在农村地区许多生活廢弃物是直接采取焚烧处理的,这些废弃物在经过燃烧后会释放大量的污染气体,例如硫化物、铅化物等污染气体,造成大气的污染。
  2 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治理模式分析
  2.1 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
  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主要是将农村基层各部门之间连接器来,通过组与村,村与镇,镇与市之间的连接来进行链条化的处理。将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直接的纳入到城镇治污领域,通过城镇来对农村地区进行统筹处理。农村地区的污水直接经过城乡连接管道进入城市,并在城镇进行统一的污水集中处理。而固体垃圾则通过运输进入城镇,有城镇集中处理。这种城乡一体化模式可以极大地降低农村地区的污染治理强度,并且减轻农村地区的经济压力和人力压力,同时也会提高污染处理的效果。但是,这种模式的运输成本却较高,而且对于农村地区的基础管网设施要求较为严格[2]。
  2.2 就地集中处理模式
  2.2.1 固体废弃物的集中处理
  集中处理就是指将多个村落或者是多个农村家庭连接在一起,在村落与村落之间建立垃圾处理设施,通过这种集体共有的垃圾处理设备来对范围内的农村生活固体垃圾进行处理,这种就地处理一般采用掩埋或者是焚烧、堆肥。该处理模式的投入较低,而且没有技术难度,处理起来容易上手,而且运输费用也较少。但是该处理模式所使用的掩埋和焚烧、堆肥的技术含量较低,而且会产生二次污染[3]。
  2.2.2 污水集中处理
  污水集中处理与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基本相似,也是将多个相近的村落或者是家庭联合在一起,在范围内建造污水净化池和污水收集管道。通过这种适用于农村地区的小型净化池来对区域内的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现阶段,除了生化处理技术之外,还有藻类塘处理技术,稳定塘技术、生物膜法技术、人工湿地技术和蚯蚓生态滤池技术以及土壤渗滤技术。在这些技术中,生化处理技术以及蚯蚓生态滤池技术的使用是最为广泛的[4]。而这种污水处理技术能够将偏远地区的多个村落连接起来,对农村生活废水进行集中处理,避免污水的直接排放。这一治理模式需要有配套的管网设施,技术操作较为便捷,成本较低。
  2.3 分散式家庭处理模式
  2.3.1 固体废弃物的家庭处理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口分布较为分散,而且许多边缘地区的经济条件较为落后,与城市的相隔距离较远,因此使用集体处理和城乡处理模式并不现实,于是便诞生了这种家庭处理模式。也就是通过家庭单独的个体来自行进行垃圾的处理,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或者是自行处理。家庭处理模式适用于那些人口密度较小而且生活垃圾的总量较小的农村地区,虽然对于技术的要求不高,但是却对农村人口的环保意识要求较高,需要居民有良好的环保意识,能够自行的对垃圾进行环保处理。
  2.3.2 污水家庭处理模式
  对于一些较为偏远和分散的农村地区来说,污水的集中处理是不现实的。这时候就需要采取家庭处理模式,以家庭为单位来进行污水的处理。这种以个体为主的小型的分散处理模式能够满足一般的个体家庭的污水处理需求。现如今,家庭式污水处理所使用的较为广泛的便是小型净化槽技术以及filter技术,当然也有部分地区采取实地技术和生化技术[5]。
  3 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技术路线设计
  在具体的农村生活污染的治理过程中,单一的处理技术往往很难满足对污染的有效治理和控制。在对农村生活污染进行整治的过程中,应根据污染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环境状况,进行多种技术或者工艺的组合,以达到最好的治理效果。基于上述背景设计的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方案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技术线路的关键单元是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分类处理相结合、生活污水生物处理与生态处理相结合,并可以根据污染的实际情况和村级的级别选择不同的处理规模。
  4 结 语
  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来说,生活垃圾的产生是无法避免的,在居民的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垃圾、生活废水等其他污染物,而这些垃圾如果不进行妥善的处理,必然会对农村的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和破坏,影响农村的整体生态环境。现阶段,农村的生活污染治理模式分为城乡一体化模式,就地集中处理模式和以家庭为主的家庭处理模式,这三种模式所适应的环境都不相同。为了能够对农村的环境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减少农村的环境污染,就必须要把基本处理与生态处理相结合,集中处理与分类处理相结合,通过不断地对农村生活污染技术路线的优化来提高农村污染的综合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范 彬.统筹管理、综合治理突破农村水污染治理难题[J].环境保护,2017,42(15):15~19.
  [2]杨林章,施卫明,薛利红,宋祥甫,王慎强,常志州.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总体思路与“4R”治理技术[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6,32(01):1~8.
  [3]项继权.湖泊治理:从“工程治污”到“综合治理”——云南洱海水污染治理的经验与思考[J].中国软科学,2016(02):81~89.
  [4]赵秋月.统筹管理、综合治理突破农村水污染治理难题[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6):319.
  [5]刘 勇.农村面源污染整治主体及其责任优化思路研究——基于对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9):5~14.
  收稿日期:2018-2-26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学位
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江南古陆中段的湘东北地区是湖南省重要的产金基地之一。区内金矿床主要产于中元古界冷家溪群一套浅变质碎屑岩地层中,前人称之为“改造型金矿床”(王秀璋等
欧美信息化技术成熟较早,19世纪末互联网覆盖率就接近40%。其中,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农业电商较为成熟,基本走资讯服务和交易平台两个方向。从促进农业电商发展的因素来看
学位
微流控芯片系统是随着微机电系统(MEMS)的发展而快速崛起的一项高新技术,它是将样品制备、生化反应、分离与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用以完成不同生
现场煤巷掘进施工时,顶板岩层岩性、厚度及位置经常发生较大变化而产生隐蔽性不良岩层组合,往往无法及时发现并正确支护而导致冒顶事故。钻进装置破岩时的推力、钻速、转速、
硅微陀螺仪(SMG)是一种利用哥氏效应来检测物体角速度的惯性器件,广泛应用于姿态定位、导航控制等领域。在硅微陀螺的检测电路研究方面,基于带通Sigma-delta调制器(SDM)所设
为了使煤矿工程管理人员能直观的、动态的了解地下矿床构造的三维形态特征,可以通过空间信息技术、数字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建立三维矿床地质模型。但由于地质勘探资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