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练习的精髓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i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有较高的练习质量作基础。如何让数学练习散发出新课程的气息,是新理念下教师们所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求新、求活、求近是数学课堂练习的精髓。
  一、求新——提供新鲜的东西引起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学生的心理活动就会处于激活状态,富有满足感和愉悦感 ,从而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我要学”的意识增强。我们要积极探索,大力倡导。在练习中也要体现一个“新”字。
  1、题型新
  教材中的题型设计,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就习题本身而言,练习形式比较单调。因此,在挖掘快乐因素上主要应在组织完成练习的形式和对习题处理方法上下功夫。可以根据儿童的好动、好胜、好表现的天性,让学生“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得到快乐;让学生“比”,使学生在竞争中不断前进;让学生“炫”,使学生在考别人中进步;让学生“用”,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所以在创设题型时,要关注学生,让他们快乐学习。
  2.题材新
  数学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如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时,设计这样两道练习:①春池春水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戏春风。这首诗中“春”字比全诗总字数少( )%。②请用百分数表示下列成语:百里挑一( );百發百中()。这两题都融合了语文知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也学到了古诗和成语的知识,学生的兴趣更为浓厚。
  3.方式新
  在教学《质数和合数》结束新课时设计这样一个游戏练习: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号,按老师要求站立,看谁反应快。① 学号是质数的同学,② 学号是最小合数的同学,③ 学号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同学,④ 学号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同学,⑤ 学号是合数的同学,⑥ 没有站立过的同学。这样可以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让学生带着愉快和渴望学习新知识的心情结束一节课。
  二、求活——挖掘习题本身的内在力量保持兴趣
  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表现在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题目进行分析推理,从而获得不同的结果。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开放式的课堂结构,需要教师设计出灵活性较大的练习题。
  1.空间的灵活性
  作为自然科学基础课的数学只有实现回归自然,融入生活,教育的多向性目标才能实现。比如,《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枯燥乏味的,为了激发学生兴趣,结合生活巩固这部分知识,我要求学生到生活用品超市去逛一逛看一看,或者买此所需的物品,回来后把活动过程说一说,议一议,编出相应的小数四则运算习题,再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争当“小电脑”处理遇到的各式情况。
  2.思维的灵活性
  为了让学生在解题时保持兴趣,可给学生提供一些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参考互联网上某位教师的设计,设计了了这样一道练习题:“用三根小棒,你能摆出哪些图形,数一数,有几个角?”这道题的符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为摆的方法不同,摆出角的个数就不同,使学生充分体验和感悟学习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层次的灵活性
  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认识钟表》这一课中,我第一个练习是连线练习,(把钟表与时刻对应起来);第二个练习是看钟表说时刻;第三个练习是让学生在一天的活动中认识钟表,体会时间,在学生认识到早上6:00精灵鼠小弟起床,晚上6:00精灵鼠小弟从动物园回家之后,老师追问学生:为什么一天中会出现两个6:00,这两个6:00有什么不同?
  三、求近——揭示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兴趣:
  “生活味浓”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练习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不断的实践中,我捂出了这样几点:
  1.处理书上的练习,使之更加丰满
  小学数学课本上的练习大多来源于生活,而这些生动活泼的内容一旦被列入教材,如《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中的例题,二年级四个班的小朋友排队准备分乘两辆汽车前往博物馆参观。各班的班牌上写着二(1)班36人,二(2)班30人,二(3)班35人,二(4)班34人,这时教师可以告诉大家两辆车都限坐70人。请同学们算一算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唯一的,在学生列出算式弄清算理后集中讨论这个问题:二(2)班和二(4)班的小朋友可以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了100以内加法的算理,又对加法的含义有了深入的理解,同时还渗透了“优化组合”的数学思想。经过教师智慧的闪动,使这一个数学题耳目一新,产生的效果也是天壤之别。
  2.运用生活经验,寻找练习材料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条件,为体现练习的生活化,在讲授小学数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道生活情境练习题:“超市购物”。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扮演顾客和营业员,看哪位营业员收钱、找钱既对又快,哪位顾客最会计划用钱,买到自己最需要的物品(事先准备好商品及标价)。
  3.创造练习材料,感受生活数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知识,只是留意,就会发现,要学生明白这个道理,老师就是一面镜子。出示例题:我们坐的大巴从箬山出发,每分钟行驶900米,经过了40分钟,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你们能算出箬山到达目的地有多远吗?通到计算让学生认识到速度和时间就可以用乘法计算出路程来,从而掌握了“速度×时间=路程”这个数量关系,这样就把数学知识用到了生活当中。
  总之,新课标下数学练习的设计应是集生活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文字于一体,反映现代技术、现代文明和现代教育观的数学教学活动的内容之一,关注的是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可以说,数学练习的设计也体现了一种文化。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代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感受和表现。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就必须进行大胆的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因此,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特的音乐想象力和鉴赏力。  [关键词]音乐激发兴趣  初中音乐课教学通过学唱与演唱、鉴赏与表现,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
[摘 要]班级活动是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活动,全班同学共同参加,是目前普遍实施的组织形式,主要完成必修的语文活动课程。  [关键词]语文活动 竞赛  一、语文活动课的类型  语文课堂教学因为受教学目标和教材的严格限制,不能随意安排内容。而语文活动课的内容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是与语言知识有关的,也可以是与语言能力有关的,还可以是与课文主题、情节、内容有关的活动。只要是有明确的语文教学目标的,都可以活动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就学校教育而言,政治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政治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当务之急。科学地设计课堂练习及作业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很有利的。   一、利用政治课练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   创新精
[摘 要]在全国新课改的东风影响下,国家进行新的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学校,而教师是素质教育的推行者和试行者。  [关键词]生物 教学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离开了教师,也就谈不上如何推行素质教育。如果教师改变不了思想,素质教育的推行也只能是空谈。脱离实际地推进素质教育也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   我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和高考的实际,浅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更好推进素
创新思维能力,是指创造性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智力活动中的最高表现。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巨大压力下,语文课堂教学对培养创造性思维没有足够重视,在教学中一味地要求学生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思维模式和思维轨道思考问题,而对学生独出心裁,大胆质疑,教师却不予理会,甚至训斥挖苦。长此以往,培养出的学生附和随从,墨守陈规,缺乏独立思考,锐意求新的意识,学习效果也不尽人意。在
初中生物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讲述了各种生命现象和规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能举一反三、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掌握概念,并从各个概念中找出生命活动的规律,将知识融会贯通,这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难题。采用比较法教学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一、比较法的作用   可使学生在已知概念的基础上,迅速而准确地由此及彼,去认识未知概念,获得新的知识;扩大原有知识的范围,加深原有知识的程度。如讲细菌的营
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一、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离教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
[摘 要]把流行元素引进中学音乐课堂,音乐教学中适当引进流行乐,不仅使学生享受到音乐艺术所给予的无限乐趣,还有利于减轻音乐教师教学上的难度,利用学生最熟悉的音乐教材,从学生最容易接触的点切入教材,来完成音乐课程标准中的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流行音乐 课堂 兴趣 选择 结合“度”  参加音乐教育工作六年来有很多事情值得我思考和探索,但没有一件事情能像这件事情一样给我感触这么深,有好多
[摘 要]作为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情境,提出疑问的一种教学活动行为方式----课堂提问,既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提问通过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使教师了解其学习的状态和进展。作为一种教学行为过程,提问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基本形式;是沟通师生情感和反馈教学信息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的有力举措。提问既是教师业务能力、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教师对
语文课堂应是激情飞扬的,是师生之间彰显人性的舞台、闪现灵性的广场,更是张扬个性的天地。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个性飞扬的舞台?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谈一些切身的感受。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