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人们对于公路的使用需求越来越高,而公路路基的建设是公路建设的一大难点,因此,必须加强公路路基建设的施工技术控制,从而提高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公路路基的建设主要分为以下环节:设计、施工可行性分析、实地勘察、施工和养护。其中施工环节最为重要,公路路基施工这一过程十分复杂。在施工开始之前,各部门人员要对图纸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图纸符合实际施工要求,同时分析施工的可行性。施工单位要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对于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提前做好风险预案,这样才可以在问题出现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确保公路路基施工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通病;措施
1加强路基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路基工程作为公路工程項目的基础性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工程数量和工程事项多,建设里程较长,使用的材料数量较多,占地范围较广,同时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通过不同措施加强路基工程质量控制,通过使路基工程的施工措施更加合理来顺利推进路基工作,这是确保一个公路工程能够顺利完成的基础。与此同时,路基工程和公路工程中的其它部分工程之间有着紧密联系,若路基工程的质量达不到标准,则会对后续公路的正常使用和通过该公路车辆的行车安全产生影响。为了使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和运营安全得到保障,国家建设相关部门和公路建设行业对于路基工程的施工过程,都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和工程事故教训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范,强制施工单位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施工作业,通过严格把控技术措施,使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标准的要求,从而使公路能够安全长效使用。
2公路施工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2.1客观因素
一般情况下,公路施工的施工工期相对较长,公路工程的施工会受到气候变化或其他自然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由于现阶段应用在施工中的生产环境与生产设备都缺乏稳定性,可能会影响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现阶段,我国公路建设的设计和施工二者之间采取的是分离成本制度,可能在公路设计过程中缺乏对现场实际情况的勘测,这就导致设计文件与实际不符,从而造成后期施工当中资源浪费现象发生。而在设计机构与施工企业的交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施工人员对设计图纸的理解不彻底或设计文件疏漏都问题,从而导致公路建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影响了整体的施工效果。
2.2主观因素
施工单位可能会受到利益的引诱,出现以次充好等现象,这就导致了一些豆腐渣工程的出现,严重影响着公路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其次,由于施工工人的自身素质以及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对施工设计图纸的理解以偏概全,或凭借着工人长期工作经验对施工图纸擅自更改等都会影响施工工程的质量。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能够进行全程监管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就导致了施工过程得不到监督和保障,不规范做法比比皆是,都对施工整体效果产生了严重影响。
3我国公路路基的质量通病
3.1裂缝问题
公路裂缝是一种普遍现象,原因首先考虑人为因素。在施工之前,工作人员没有进行现场考察,不了解施工现场的特征,例如存在软土地基的情况,由于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很差,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必须加固原始的软土地基,比如可以混合凝固剂等,增加地基的强度,如果忽略这一点,将导致路面开裂并威胁生命安全。同时,公路裂缝也应考虑自然因素的原因。现场考察应考虑当地的空气环境,如果施工现场的空气湿度较高,则土壤含水量会增加。建好路基后,大量的水分会蒸发,时间久了会出现裂缝。如果超载的卡车在道路上通过,将会对道路的寿命产生进一步的影响。因此,一方面要严格进行施工前的现场考察,另一方面,司机也要注意规范驾驶,避免超重超载的行为。
3.2路基下沉
路基作为公路的基础,如果路基不稳定,整个公路都会受到相应的破坏,影响交通,甚至危及生命安全。造成路基沉降的主要原因是施工现场遇到了软土层,处理不当导致。通常遇到软土地基时,技术人员会将地基和加固材料混合以增加地基的硬度,避免塌陷。后期公路投入使用时,还需要定期对道路进行养护工作,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避免出现重大安全隐患,确保改善道路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3.3两侧坍塌
在具有一定坡度的山区,道路两侧都会出现塌方现象,这也是在山坡上修建道路的难点。山区的地形和气候是公路建设和养护的难点。一旦山区下雨,道路两侧塌方的现象就更容易发生。经过长时间的雨水冲洗后,很可能会损坏地基的边缘,因此路基的维护非常值得关注。
4公路路基施工中提高质量控制的措施
4.1施工设计阶段
公路路基设计是在施工工作进行的前期,在此过程当中,应当注意的要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要加强对公路建设的实地勘察工作,确保所设计的图纸能够符合实际要求。当面对地质情况复杂的路段,应充分保证地下水以及路面水不会为路基的稳定性带来影响,有效降低路基因不稳定性给施工质量安全带来的问题和隐患。2)要结合国家相关规定以及路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明确路基施工建设的压实标准,对最大砂石粒径进行具体要求。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禁止使用腐殖土、种植土等服饰脱落的土料进行填充。3)通过对各项防护措施的建设来争抢路基、边坡、路基边缘的稳定性,避免路基不稳给整体施工工程造成影响。
4.2施工建设阶段
施工建设阶段主要可以分为清理、填筑和对坡堤稳定性、排水性进行合理规划,要确保路基的干燥以此来提高路基的施工质量。在施工前期,要进行合理设计,确保路基与公路的交接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同时要对现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施工中的各个工序进行优化处理,以此来保障路基施工场地整体水平和质量得到保障。此外,要结合路基设计图纸进行合理的排水设施安装工作,确保路基的排水效果能够正常发挥作用。
4.3施工验收阶段
在我国公路施工工程的质量验收工作当中,主要验收的是施工效果,而忽视了对施工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因此要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的监管体系,有效确保施工质量能够到达建设标准,将安全质量问题降到最低。具体可以通过建立监督验收制度,组建专业的工程质量验收团队等措施来进行优化。此外,当公路验收合格后正式投入使用后也应当对公路的质量安全进行定期检查,最大限度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同时有效满足人们的出行要求。
结束语:经过前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来说,路基施工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为了保证路基基础的质量,也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来采取对策。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复杂性,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对于其质量的重要性有一个确切的认识,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来选择最为合适的施工工艺和设备,并且提高质量意识,这样才从根本上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肖志宏.关于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管理措施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6(3):172-172.
[2]吴尚远.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的分析[J].江西建材,2016(2):156-156.
[3]彭童,毛粘林,李明杰,etal.分析二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低碳世界,2016(16):204-205.
[4]孙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5):143-145.
江苏高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通病;措施
1加强路基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路基工程作为公路工程項目的基础性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工程数量和工程事项多,建设里程较长,使用的材料数量较多,占地范围较广,同时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通过不同措施加强路基工程质量控制,通过使路基工程的施工措施更加合理来顺利推进路基工作,这是确保一个公路工程能够顺利完成的基础。与此同时,路基工程和公路工程中的其它部分工程之间有着紧密联系,若路基工程的质量达不到标准,则会对后续公路的正常使用和通过该公路车辆的行车安全产生影响。为了使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和运营安全得到保障,国家建设相关部门和公路建设行业对于路基工程的施工过程,都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和工程事故教训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范,强制施工单位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施工作业,通过严格把控技术措施,使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标准的要求,从而使公路能够安全长效使用。
2公路施工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2.1客观因素
一般情况下,公路施工的施工工期相对较长,公路工程的施工会受到气候变化或其他自然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由于现阶段应用在施工中的生产环境与生产设备都缺乏稳定性,可能会影响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现阶段,我国公路建设的设计和施工二者之间采取的是分离成本制度,可能在公路设计过程中缺乏对现场实际情况的勘测,这就导致设计文件与实际不符,从而造成后期施工当中资源浪费现象发生。而在设计机构与施工企业的交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施工人员对设计图纸的理解不彻底或设计文件疏漏都问题,从而导致公路建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影响了整体的施工效果。
2.2主观因素
施工单位可能会受到利益的引诱,出现以次充好等现象,这就导致了一些豆腐渣工程的出现,严重影响着公路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其次,由于施工工人的自身素质以及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对施工设计图纸的理解以偏概全,或凭借着工人长期工作经验对施工图纸擅自更改等都会影响施工工程的质量。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能够进行全程监管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就导致了施工过程得不到监督和保障,不规范做法比比皆是,都对施工整体效果产生了严重影响。
3我国公路路基的质量通病
3.1裂缝问题
公路裂缝是一种普遍现象,原因首先考虑人为因素。在施工之前,工作人员没有进行现场考察,不了解施工现场的特征,例如存在软土地基的情况,由于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很差,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必须加固原始的软土地基,比如可以混合凝固剂等,增加地基的强度,如果忽略这一点,将导致路面开裂并威胁生命安全。同时,公路裂缝也应考虑自然因素的原因。现场考察应考虑当地的空气环境,如果施工现场的空气湿度较高,则土壤含水量会增加。建好路基后,大量的水分会蒸发,时间久了会出现裂缝。如果超载的卡车在道路上通过,将会对道路的寿命产生进一步的影响。因此,一方面要严格进行施工前的现场考察,另一方面,司机也要注意规范驾驶,避免超重超载的行为。
3.2路基下沉
路基作为公路的基础,如果路基不稳定,整个公路都会受到相应的破坏,影响交通,甚至危及生命安全。造成路基沉降的主要原因是施工现场遇到了软土层,处理不当导致。通常遇到软土地基时,技术人员会将地基和加固材料混合以增加地基的硬度,避免塌陷。后期公路投入使用时,还需要定期对道路进行养护工作,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避免出现重大安全隐患,确保改善道路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3.3两侧坍塌
在具有一定坡度的山区,道路两侧都会出现塌方现象,这也是在山坡上修建道路的难点。山区的地形和气候是公路建设和养护的难点。一旦山区下雨,道路两侧塌方的现象就更容易发生。经过长时间的雨水冲洗后,很可能会损坏地基的边缘,因此路基的维护非常值得关注。
4公路路基施工中提高质量控制的措施
4.1施工设计阶段
公路路基设计是在施工工作进行的前期,在此过程当中,应当注意的要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要加强对公路建设的实地勘察工作,确保所设计的图纸能够符合实际要求。当面对地质情况复杂的路段,应充分保证地下水以及路面水不会为路基的稳定性带来影响,有效降低路基因不稳定性给施工质量安全带来的问题和隐患。2)要结合国家相关规定以及路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明确路基施工建设的压实标准,对最大砂石粒径进行具体要求。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禁止使用腐殖土、种植土等服饰脱落的土料进行填充。3)通过对各项防护措施的建设来争抢路基、边坡、路基边缘的稳定性,避免路基不稳给整体施工工程造成影响。
4.2施工建设阶段
施工建设阶段主要可以分为清理、填筑和对坡堤稳定性、排水性进行合理规划,要确保路基的干燥以此来提高路基的施工质量。在施工前期,要进行合理设计,确保路基与公路的交接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同时要对现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施工中的各个工序进行优化处理,以此来保障路基施工场地整体水平和质量得到保障。此外,要结合路基设计图纸进行合理的排水设施安装工作,确保路基的排水效果能够正常发挥作用。
4.3施工验收阶段
在我国公路施工工程的质量验收工作当中,主要验收的是施工效果,而忽视了对施工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因此要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的监管体系,有效确保施工质量能够到达建设标准,将安全质量问题降到最低。具体可以通过建立监督验收制度,组建专业的工程质量验收团队等措施来进行优化。此外,当公路验收合格后正式投入使用后也应当对公路的质量安全进行定期检查,最大限度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同时有效满足人们的出行要求。
结束语:经过前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来说,路基施工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为了保证路基基础的质量,也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来采取对策。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复杂性,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对于其质量的重要性有一个确切的认识,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来选择最为合适的施工工艺和设备,并且提高质量意识,这样才从根本上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肖志宏.关于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管理措施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6(3):172-172.
[2]吴尚远.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的分析[J].江西建材,2016(2):156-156.
[3]彭童,毛粘林,李明杰,etal.分析二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低碳世界,2016(16):204-205.
[4]孙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5):143-145.
江苏高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