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女职工妇科病普查结果分析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s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有效降低妇女的患病率,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方法:对本企业的女职工进行较为全面的妇科病普查,对获得的检查资料整理分析。结果:在体检的1326人中疾病检出559人,患病率为42.16%。其中宫颈糜烂居首位,为27.75%,其余依次为阴道炎、子宫肌瘤、乳房疾病、附件炎、卵巢囊肿。30~49岁是各种与妇科癌症相关疾病的高发年龄。结论:充分发挥妇科病普查的作用,有效降低妇科病的患病率,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妇科病;普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094-1
  
  为了进一步开展妇科病的预防、检查、治疗工作,有效降低妇女的患病率,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我们对本企业的女职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妇科病普查,现将检查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本企业女职工2008年进行妇科病普查的全部资料。
  1.2方法采用统一妇科病普查表格,由妇科医生按表格内容认真询问病史、检查和填写,采取来院集中检查。
  1.3检查项目妇科检查、宫颈刮片、白带检查、阴道镜检查、乳房触诊加红外线乳透仪、阴道超声检查。
  2结果
  2.1一般情况本次检查1326人,疾病检出559人,总患病率为42.16 %。无宫颈癌和乳房癌发现。
  2.2不同年龄段妇女常见病的发病情况:见表1。
  3讨论
  本资料结果显示,宫颈糜烂占本次普查27.75%,占妇科病的首位。宫颈糜烂是生育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对妇女的健康危害极大。宫颈糜烂好发于31~50岁的育龄妇女,此期妇女体内的雌激素相对较高;性生活机械刺激频率较多;处于生殖旺盛期,人流、分娩、放置避孕器悈对宫颈的损伤等,都是造成宫颈糜烂的因素。重度宫颈糜烂是宫颈癌发生的内在基础,更应引起医务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对各种类型的宫颈炎均应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阴道炎极其常见,种类繁多,是严重影响妇女生活质量的疾病。目前常有白色念珠菌病、滴虫病、沙眼衣原体、淋球菌和老年性阴道炎等。其预防措施有:增强机体抵抗力;合理用药;科学护理;定期检查,夫妻同查同治,防止复发。
  30~49岁是上述各种与妇科癌症相关的高发年龄,高峰在40~49岁。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与环境、精神压力、激素水平和内分泌改变因素有关。随着社会竞争激烈,女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加重,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生活环境污染、饮食结构改变、保健食品药品的滥用,造成女性肿瘤疾病的发生。比如卵巢囊肿、附件包块等。因此,育龄期妇女应定期妇科检查,特别是30~49岁的妇女,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广大妇女的生殖健康已被社会所重视,我们应加强妇女保健宣传教育,增强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医疗卫生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为广大妇女提供更优质、全面的服务,进而提高广大妇女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乐杰.中华妇产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6-31.
  [2] 刘凤英.1472例妇女宫颈糜烂的影响因素分析[M].卫生软科学,1998,12(4):18.
其他文献
将籽棉从采棉机棉箱运至运棉车或打模机是棉花机械化采摘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为保证采棉机最高的采摘效率和最佳的棉花质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三团从山东省天鹅棉业机械有
由于尿毒症的不可根治性和各种并发症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在患者的心灵上蒙上了一层阴影。过重的心理负担可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准备工作,既要避免患者对疾病预后的期望值过高,又要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焦虑心理。就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工作,增加患者及家属对尿毒症的了解和治疗方法,对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增进医患合作与相互信任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对尿毒症患者心理特征及护理报道如下。
·拨禾链式喂入技术·8对专用剥皮辊·配置籽粒回收装置·配置秸秆粉碎还田机·可选配秸秆切碎收集装置·适合大地块作业·收获效率高,一季可收
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和剂型不断增加,药品不良反应(advene dnjs reartion,ADR)的危害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的关注。为了掌握湖南省常德市喹诺酮类药物ADR的发生特点及临床表现,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ADR的发生率。现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常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192例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关键词】心肌梗死;高血压病  【中图分类号】R5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2-080-1    我国冠心病发病率、病死率日益增加,急性心肌梗死(AMI)作为其严重的发病类型,发病率也在增加。自1982年Hophins和Williams提出了246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以来[1],虽然新的危险因素还在不断被发现,但高血压病(HT)、糖尿病、血脂紊乱等仍是最主要